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盤錦簡介 > 盤錦年鑒 > 盤錦年鑒(2012年)

遼河石油·華錦集團(2012年)

發布時間:2015-08-17 信息來源:盤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瀏覽次數:1525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

【概 況】 遼河油田是全國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的12個市(地)、32個縣(旗),勘探開發分為遼河盆地陸上、盆地灘海和外圍盆地三個區域。遼河油田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主要從事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燃氣利用、多種經營、礦區服務等業務,下設二級單位47個,有各類用工100 820人,公司資產總值540億元。2012年,公司生產原油1 000萬噸、生產天然氣7.2億立方米。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 178萬噸,新增動用石油地質儲量3 047.02萬噸,新增動用可采儲量673.81萬噸,老區增加石油可采儲量339.6萬噸,實現收入740億元,其中,上市業務360億元、未上市業務228億元、多種經營152億元,收入比上年增長6.82%。上繳稅費138億元,其中,上市業務上繳稅費118億元,未上市業務上繳稅費20億元。資產總額827.03億元,其中,上市業務643.68億元、未上市業務183.35億元,資產總額比上年增長5.1%。

【油氣勘探】 2012年,加強區域勘探,新增控制含油面積26.7平方千米,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 178.28萬噸,可采儲量638.27萬噸,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05.9%和105.3%。新增溶解氣地質儲量11.59億立方米,可采儲量2.71億立方米。大民屯凹陷邊臺油田邊臺潛山、曹臺潛山和靜安堡油田新增探明儲量2 901萬噸。中央凸起南部趙家潛山新增控制儲量4 558萬噸,茨榆坨潛山新增預測儲量6 046萬噸,初步形成3個億噸級規模儲量區。致密油氣和巖性油氣藏精細勘探獲得重要進展,在雷家、董家崗斜坡帶等4個地區落實三級儲量規模1.1億噸。火成巖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東部凹陷和陸家堡凹陷有望形成整裝含油氣區帶。推進新區勘探,在南海探區中國建設和華光坳陷部署探井6口,在南黃海地區新登記礦權3 559平方千米,遼北地區新登記礦權22 585平方千米。全年新增三級儲量1.38億噸,保持儲量替換率大于0.94。

【油氣生產】 2012年,公司按照“產量穩、成本穩、效益穩,規模增、實力增、效益增”的部署,推進產能增長、恢復產量、穩定產量、減緩產量遞減及開發準備“五大開發布局”,實現“產量穩定與結構調整并重,技術研發與現場試驗并重,評價勘探與開發建設并行,新方式開發與老方式延續并存”,實施大民屯潛山等新區高效開發、難采儲量開發及老油田二次開發、分層開發,維持油區產能增減平衡。針對產能建設新區目標主要集中在深層潛山和薄層油藏、老區目標主要以實施二次開發區域為主的特點,加快研究、加快設計、超前組織、實時跟蹤、及時調整,全年完鉆產能建設新井300口,鉆井進尺57.8萬米,新建原油生產能力79.7萬噸,新井當年產油40萬噸。推進轉換開發方式重大試驗,實施十大類473個井組,年產油212萬噸;齊40塊蒸汽驅連續四年穩產60萬噸以上,曙一區SAGD年產油達到70萬噸。擴大水平井規模,累計實施新井1 205口,年產油265萬噸,占油田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優化產量結構,興隆臺潛山保持百萬噸生產能力;提升注水油田開發水平,稀油、高凝油年產量達到428萬噸。二次開發、分層開發累計建產能190萬噸,提高采收率10%。海南—月東、高升火驅年產油22萬噸;科學組織生產運行,統籌安排油氣儲、運、銷業務,克服自然災害影響,實現原油產量、商品量“雙超千萬”,創近年最好水平。

【相關業務發展】

一、工程技術服務。2012年,公司工程技術系統發揮油氣生產主力軍作用,開展“三提一降”(提升素質、提高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活動,推行采油作業聯產承包,創建甲級小修示范作業隊,加強井控、安全管理,提升作業質量效益,全年完成工作量2.45萬井次。加大外部市場開發力度,拓展市場空間,分析、研究國內外部市場,加強重點項目的跟蹤和管理,重新確定重點發展業務和方向,確立以稠油熱采、技術服務和天然氣壓縮回收等業務為主的發展目標。外部市場動用基層隊伍29支,實現產值2.01億元。其中,國內市場動用基層隊伍26支,實現產值1.31億元;3支基層隊伍開拓國際市場,實現產值0.7億元,比上年增長22.7%,新增合同額7 000萬美元。

二、燃氣利用。2012年,公司開拓燃氣利用市場,與遼寧省鐵嶺市、沈陽市鐵西區和阜新市簽訂天然氣合作框架協議、特許經營協議,簽訂企業合作協議和用戶購銷意向書等,新增燃氣需求6億立方米。雙6儲氣庫主體竣工,投產盤錦母站二期工程和鞍山加氣站等項目,推進遼陽、朝陽、海城、營口氣源廠等6條支線建設;組建遼陽等5家城市燃氣公司。深化投資控制管理,嚴格執行計劃,科學規劃管道路由,規避“三穿”(公路、鐵路、河流)工程和環境敏感性工程。組建遼河油田能源管理公司,拓展LNG(液化天然氣)業務,覆蓋遼寧省14個城市;“氣代油”項目供氣指標穩定在每日350萬立方米;全年氣代油用天然氣12.6億立方米,替換燃料油100萬噸。

三、工程建設。2012年,公司工程建設系統立足服務生產、積極開拓市場,發揮EPC總承包優勢,實施產能建設、開發試驗等重點項目,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完善市場開發機制,提升開發能力,優化生產組織,合理調配資源,統籌安排開工項目,生產建設高效運行,取得了良好成果。成功中標西氣東輸三線西段、錦州—鄭州線、中國—緬甸線、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漠大線適應性改造工程儲罐安裝、哈輪輸油管道、營口—盤錦線、西三線、金秋氣田二期、內蒙巴拜油庫等大型項目。發揮整體作戰優勢,突出方案預審和前期準備工作,強化現場監控和施工日志管理,加強施工進度考核,提升項目管理水平。推進國內口徑最大的復合管焊接,施工水平處于國內領先,為發展外部工程建設市場創造了條件。

四、多種經營。2012年,多種經營系統依托油田一體化管理優勢,突出產業和特色定位,深化內部重組整合,持續清理法人和掛靠企業,集中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堅持發展油氣能源配套產業,加快重點項目和新項目開發建設,加大項目對外合作力度,存量業務與增量業務協同發展,主營業務支撐拉動作用日趨明顯,穩步推進天意頂驅、海瀾化工等重點項目,全年實現收入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利潤總額2億元,上繳稅費8億元,各項業務實現整體協調發展。

【經營管理】 2012年,油田公司全面開展管理提升活動,積極推進規章制度與管理體系融合,明確權限、理清界面、簡化流程,提升企業管理效能。精細投資管理,加強源頭控制和過程監管,優化核減投資1.6億元,確保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強化預算執行,嚴格動態管理,控制成本、壓縮費用、減少外協,實現成本剛性受控。堅持依法依規治企,加強概預算、結算、合同、市場、物資、資本運營管理,深化內控、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加大審計和效能監察力度,提高管控水平。推進“基本素質達標工程”,舉辦第七屆員工職業技能競賽。嚴格落實“三控制一規范”(控制機構編制,控制用工總量,控制人工成本,規范薪酬分配秩序),優化組織、隊伍和人員結構;落實強激勵與強約束機制,全面管控人工成本。深入開展“全員精細管理、杜絕百種浪費”、“兩省一增”(盤活資產省一塊投資、細化管理省一塊成本,創新發展增一塊效益)等活動,挖潛創效2億元。通過開源節流并舉、降本增效并重,全面完成業績考核指標,發展質量效益躍上新臺階。

【科技進步】 2012年,“千萬噸穩產重大科技專項”順利啟動,被集團公司列為“樣板工程”,確立4項工程17個課題,初步形成四大增儲格局、五大開發布局,20項先導試驗進入現場,建立千萬噸原油產量再穩產十年的技術架構。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蒸汽驅、SAGD兩個示范區建設,稠油開發技術保持行業領先水平。開展集團公司低碳專項課題,有力支撐稠油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信息化建設在基礎設施、系統集成、信息共享和應用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推動企業管理現代化。全年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6項,其中,《變質巖內幕油氣重大發現與高效開發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榮獲國家授權專利236項。科技進步助力企業實現“雙千”目標的作用愈發凸顯。

【安全環保】 2012年,深入踐行“有感領導、直線責任、屬地管理”的安全環保核心價值理念,堅持管業務與管安全同步、管工作與管安全同步,集合制度、培訓、績效、審核等舉措,推動責任共擔。全年制定、修訂、轉化、刪減、整合規章制度及標準三大類20項,完善安全績效兌現方案、干部掛職、責任追究等正負激勵措施8項,強化體系運行質量審核,合理劃分干部履職、直線監管和基層現場的審核權重。深化HSE體系建設,推進管理模式和方法創新,按制度召開HSE委員會議和HSE體系推進會議。強化制度完善、過程管控和違章查處,出臺法規性、政策性和決策性文件88項。組織各級領導干部簽訂負有第一責任、直線責任的《健康安全環保責任書》1 286份;開展安全聯系點督查、指導服務5 206人次;通報、曝光、責令整改存在安全環保、職業健康隱患項目1 660個,叫停無法保證安全的建設項目和施工作業現場26個,順利通過集團公司年度審核。加強重點領域、要害部位安全環保管理,投入4.5億元組織新一輪三年隱患集中治理,開展“打非治違”、掛牌督辦專項活動,削減安全環保風險。加強應急管理,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實現采油污水循環利用,節能6.3萬噸標準煤,節水130萬立方米,節約土地68.4公頃,減排二氧化硫3 534噸。公司榮獲國家職業健康先進企業稱號,連續保持集團公司安全環保先進,第八年被評為節能節水型先進企業。

【黨建思想政治工作】 2012年,油田公司黨委積極組織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領導干部理論武裝。豐富創先爭優載體,廣泛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引領發展作用,團結帶領干部員工開拓進取、奮力前行,圍繞“四大攻堅戰”(生命之戰、榮譽之戰、信任之戰和能力之戰),特別是在油田生產經營建設未上市業務解困扭虧、多種經營發展、改善外部環境、維護礦區穩定等方面凝聚共識、開闊思路,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加強思想政治、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強化“三支”人才隊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專業技能人才)建設,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推進“千隊示范”工程,實施基層黨支部分類定級考核,提高“三基”(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素質)工作水平。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懲防體系基本框架,深化廉潔從業教育,全面推進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為全面超額完成各項業績指標提供動力和保證。

【和諧礦區建設】 2012年,油田公司推進民生工程,投資2.4億元,實施基礎設施改造、小區物防技防、數字化電視、醫療設備更新等重點項目。推行“一站式”服務、“走動式”管理,探索供暖、醫療、托幼、市政等服務新模式,提升礦區服務水平。嚴格落實維穩責任,完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突出抓好十八大等特殊時段信訪維穩工作,礦區和隊伍保持穩定。加大政法綜治工作力度,開展打擊涉油犯罪專項行動,保障一方平安。為提前退休人員和離退休員工增加待遇,支出資金1.26億元。為退崗家屬建立養老保險,支出資金1.4億元。實施各類幫扶1.4萬人次、支出資金2 338萬元。盡職、盡責、盡力,按需、按崗、按優,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大學生招聘、轉業兵安置、特困子女安排和社會化就業等多渠道,解決子女就業1 200余人。履行國有企業政治、經濟和社會三大責任,推進油地融合戰略,做好定點扶貧工作,創造油田和諧有利的發展環境。 (田英 魯艷萍)

.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領導成員名單

 

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

謝文彥

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

周 灝

副總經理 任芳祥

張恩臣

李志杰

孟衛工

張維申

總會計師 范國權

黨委副書記 羅文柱

總工程師 劉喜林

 


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概 況】 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華錦”) 2010年7月在原遼寧華錦集團和盤錦北瀝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發展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的平臺,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最大的民品工業企業。北方華錦現有遼通公司、北瀝公司兩大主體企業,錦禾農資公司、遼河催化劑公司、遼寧北化公司、廣州北化公司等參控股企業,形成石油化工、化學肥料、道路瀝青和潤滑油基礎油三大業務板塊,現有生產能力:年加工原油800萬噸,年產柴油190萬噸、乙烯70萬噸、合成樹脂100萬噸、尿素160萬噸、道路瀝青100萬噸。現有總資產372億元,在崗職工1.2萬人。2012年,北方華錦實現銷售收入457億元,實現利潤3.36億元,上繳稅金26億元。

【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201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北方華錦全體干部職工緊緊圍繞“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精益生產和精細管理”三條主線,團結一心、真抓實干,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56億元、利潤3.36億元,其中銷售收入比上年增加40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43萬元/人.年,比上年增加4.56萬元/人.年。

【生產經營】

一、化肥產量、效益創歷史最高水平。三大化肥企業全年生產尿素175萬噸,比上年增加29萬噸,超設計能力23萬噸。其中,遼河化肥扭轉了多年來冬季停產的局面,全年生產尿素55萬噸;新疆化肥合成氨裝置創兩個A級連續百天,尿素裝置A級連續340天,尿素產量達到64萬噸;錦西化肥全年生產尿素56萬噸。化肥板塊全年實現利潤8.6億元,為企業取得全年效益做出了較大貢獻。

二、瀝青經營邁上新臺階。全年加工原油180萬噸、生產瀝青82萬噸,比上年分別增加97萬噸和4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利潤2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28.7%和62.8%。

三、石化運行質量實現新提升。煉油、大乙烯和小乙烯裝置A級連續運行分別達到724天、244天和422天,生產負荷均達到100%以上,全年加工原油500萬噸,生產油品160萬噸、聚合物74萬噸。優化檢修組織安排,嚴抓檢修質量、安全和費用控制,優質高效完成石化裝置大修任務,解決了關鍵設備隱患,優化了生產工藝。

【結構調整】

一、組織結構調整基本完成。按照“小而精、管控能力強”的要求和“定戰略、配資源、建機制、育文化、控風險”的職能定位,完成了北方華錦總部機構組建工作,修訂完善了約90項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小總部、大板塊”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北方華錦開始實質性運行。

二、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在兵器集團的領導下,支持配合產業園辦公室,全力推進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前期工作,抽調40多名管理和技術骨干,完成了項目前期所需的大部分材料,項目申請報告已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內蒙古化肥項目完成了備案審批和可研審批,設計合同已經簽訂,部分生產、生活輔助設施已完成基礎施工。北瀝公司40萬噸/年加氫尾油項目的基礎設計、長周期設備訂貨全部完成,詳細設計出圖和工程施工完成計劃的50%以上。新疆化肥50%增產改造項目的詳細設計和設備訂貨基本完成,部分基礎已經完工。

三、資產結構優化取得新成果。投資參股廣州北化公司,拓展華南銷售市場,創新了商業模式;內蒙古化肥項目轉入遼通公司,為遼通公司在證券市場募集資金奠定了基礎;退出北瀝公司對北燃公司的投資,為北瀝公司優化資源、加快發展創造了條件。遼河醫院移交社會基本結束,進一步分離了輔業;醫保納入社會統籌,廣大職工就醫范圍得到擴展,就醫質量得到提高。

【技術創新】 現有裝置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效益顯著。煉油裝置優化節能改造實施后,原油加工能力由500萬噸/年增加到600萬噸/年,提高了重油混配比例和含硫原油處理能力,為降低采購成本奠定了堅實基礎;實施大乙烯加氫裝置技術改造,年處理能力由34萬噸增加到48萬噸,年增效1 600余萬元。實施丁二烯裝置塔內件改造,抽余油和殘液中的丁二烯含量明顯下降,滿負荷運行每年可增效7 000余萬元。先后開發并投入市場6個聚合物新牌號,增效800萬元。

北方華錦—大連理工工程研究院開始實質性運行。雙方合作開展優化PBL附聚及ABS接枝聚合工藝項目的研究,高膠粉性能和ABS質量得到提高;完成ABS產品國產膠代替進口膠的中試試驗,具備了工業化條件。開展本體SAN生產技術開發的中試試驗,生產出合格的本體SAN產品;取得3項發明專利,形成了自有知識產權。通過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了技術研發和技術成果轉化能力。

【“三化”工作】 北方華錦高度重視精益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和合理化建議工作,持續推進對標、全面預算管理和精益成本管理,“三化”管理的實效性進一步增強。

一、各項生產消耗持續下降。三大化肥的合成氨、尿素綜合能耗均好于上年,遼河化肥氨耗天然氣最好月份達到763立方米/噸,創25年來最高水平。瀝青裝置水、蒸汽、電、燃料消耗比上年下降36%—45%,運行質量明顯改善。石化板塊煉油綜合損失率、大乙烯雙烯收率等指標達到行業最高水平。

二、精細對標管理的領域不斷拓展。熱電裝置通過與先進企業對標,提高了蒸汽鍋爐的褐煤摻混比例,降低了燃煤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加強原油采購各環節的精細管理,擴大化學品招標品種,較好控制了原油和化學品的采購成本。

三、合理化建議取得良好實效。全年職工提合理化建議15 000余條,采納5 300條,實施完成3 413條,員工參與率為94.8%,創效1 444萬元。持續開展“一事一獎”活動,全年發現及處理各類事故隱患476項。

【安全環保】 安全生產實現了重傷以上事故為零。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等10余多項安全環保管理制度,堅持每季度召開安委會工作會,并按“業務誰主管、安全誰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責任狀,形成了常態化安全工作機制。開展“打非治違”、異地企業安全檢查、石油庫安全專項檢查、安全月等活動,針對重大節假日、不同季節特點,加大隱患排查力度,累計查出并整改隱患1 300余項。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遼通公司、北瀝公司取得安全標準化二級資質。

減排指標全面完成。加大環保設施管理力度,加強對環保指標的監測分析,完善環境風險防控制度、主要污染源和風險源的“三級”檢查制度,全年廢水、COD、二氧化硫排放分別為912萬噸、477噸和4120噸,比上年分別下降2.2%、4.4%和3.4%。 (魏 堯)

 

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領導成員名單

 

董事長 王成國(7月離任)

李金泉(7月任職)

副董事長 馮恩良

董 事  

劉云文

于小虎

岳連俊

于國宏

劉一江

于 焱

監事會主席 丁景昌

監事會副主席王久洲

監 事 王利人

李萬忠

楊有華

總經理 劉云文

黨委書記 于小虎

紀委書記 王久洲

總會計師 任勇強

副總經理 于小虎

呂慶剛

王成虎

杜秉光

王 偉

黨委副書記 劉云文

許曉軍

工會主席 陳 軍

 


中國石油遼河石化分公司

【概 況】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坐落在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新工街,始建于1970年。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加工能力510萬噸/年,擁有20套主要裝置,固定資產原值36.9億元,銷售收入271億元,上交稅費34億元的現代化煉化企業。公司有3條原油加工工藝路線,以加工遼河稠油、超稠油為主,主要產品有瀝青、潤滑油、燃料油三大系列及石油焦、聚丙烯、液化氣、硫磺等。特色產品包括“昆侖—歡喜嶺”牌重交道路瀝青、機場瀝青、水工瀝青、改性瀝青和環保型橡膠填充油等。公司發揮稠油加工的技術優勢,生產高附加值特色產品,成為遼河稠油、超稠油的加工基地。是中國石油最具特色的煉化企業之一,2011年至2012年連續兩次被集團公司評為“優秀煉化企業”。2012年,公司機構規格由副局級調整為正局級。截至年底,公司設12個機關處室、7個附屬機構、4個直屬部門、33個基層單位,在冊員工2 855人。

【主要生產經營指標】 2012年,公司加工原油513萬噸,其中,加工遼河稀油131.47萬噸,遼河超稠油118.23萬噸,大混合油110.97萬噸,遼河低凝油89.44萬噸,海月原油1.52萬噸,大慶原油0.26萬噸,進口原油61.03萬噸。全年生產汽油37.05萬噸,比上年增加1.99萬噸;生產柴油142.83萬噸,比上年增加10.62萬噸;生產道路瀝青180萬噸,比上年減少9.58萬噸;生產石腦油35.73萬噸,潤滑油18.47萬噸,聚丙烯2.3萬噸,石油焦18.2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71億元,比上年增加12億元;賬面利潤3.31億元,在煉化板塊排名第三;上繳稅費34億元,比上年增加6億元;現金單位加工費103.51元/噸;煉油完全加工費221.62元/噸。原油綜合損失率0.17%,加工損失率0.25%,綜合能耗43.88千克標油/噸,噸油耗電34.98千瓦時/噸,上述四項指標在板塊排名均列第一位。可比綜合商品率95.48%,比同期提高0.11%,比股份公司平均水平高出2.64%;綜合自用率3.55%,比同期下降0.13%。

【加強計劃的編制】 在資源配置、產品結構調整、經營策略上實現優化管理。通過召開經營預算會,總結上月的經營情況,對下月的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進行安排,將各項費用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利用調度會,通報上周效益分析情況和本周經濟效益測算;通過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對本月經營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三項舉措使公司的經濟運行處于可控之中,推動經營持續優化運行。抓好動力費、輔材費、檢維修費、辦公費等各項費用承包指標的分解和考核工作。加強經濟責任制考核力度和財務日常考核工作,對資金計劃、班組核算、ERP運行情況和固定資產管理等進行月考核,使成本費用及利潤等指標按月、季和年考核。嚴格資金管理,保證全年均衡有序,保證資金管理安全、高效。公司以班組一體化系統為載體,開展班組核算、分析和績效管理工作,建立基層單位經濟核算和績效管理的信息化,實現成本、費用和利潤核算自動化計算生成,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持續改善,確保公司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公司統計工作通過MES、綜合統計信息平臺,全面監控公司的油品數據,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實現閉環管理,編制《盤點報表》詳細記錄該月油品的走向情況,保證了原始數據的準確性。

【經濟責任制考核】 以公司業績為主導,實現獎金浮動機制。實現KPI指標的量化,考核結果清晰透明。對于承擔公司級指標的單位,放大其所承擔指標的權重,實現年初預定的各項目標。公司控制“選商、采購、保管檢驗、使用反饋”四個過程,完善比價方案,加大框架采購力度,加大超市品種,采購過程更加簡捷、規范、公正、公平,確保生產、工程建設物資順利到位。嚴格執行招標操作流程,繼續保持低價中標和量化評標方式,嚴格控制人為影響因素,全年節約采購資金2 500余萬元。獨家商務談判,組織逐項詢價、分析測算,做橫向、縱向對比,節約采購資金1 000余萬元。全年框架采購額達50 645萬元。全年共簽訂采購合同2 198份,采購金額120 065.18萬元,節約采購資金3 500余萬元,完成電子采購10 393.55萬元。

【強化審計監督】 全年完成專項審計10項,審減額232.97萬元。完成工程審計245份,審計金額15 032.14萬元,審減額358.72萬元;完成合同簽約前審計167份,合同報審金額5 472.29萬元,審減額459.05萬元;完成物資比價采購審計2 211項,審計額153 146.48萬元,審減額1 163.95萬元。全年取得的直接審計成果2 214.69萬元。審減不合理價款1 981.72萬元。

【安全環保】

一、2012年,全公司未發生一般及以上工業生產傷亡事故、環境污染事故,職業病發病率為零,HSE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安全、環保年度工作目標,成為遼寧省危化企業第一家達到“二級安全標準化”的企業,被集團公司評為“安全生產先進企業”。公司修訂《HSE屬地管理考核標準》。完善《HSE屬地管理考核辦法》,界定屬地劃分范圍,堅持月考核、月排序、月度和季度兌現,通報月度屬地管理考核排序結果,并實行排序公示,將考核結果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履行新改擴建項目的安全、消防、職業衛生“三同時”報審手續。組織完成公司級應急預案的全面修訂和內部評審,形成“15+1”的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組織修訂車間級應急處置方案共176個。公司應急預案上報遼寧省安全生產監督局和集團公司備案,已獲得遼寧省安全生產監督局備案文書。

二、依據《煉化企業清潔生產企業驗收標準》,對16個重點單位實施了持續清潔生產審核,將審核結果納入屬地單位HSE管理考核。公司繼續加強污染物源頭控制,確保污水處理穩定達標排放。將所有一級排污口全部納入監控范圍。公司在COD、SO2等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控制上,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下達的總量指標,各項污染物外排達標率100%,實現“三廢”全面有效治理。加強污水處理場優化運行,COD年平均濃度為43.0毫克/升,實現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加快推進150立方米/小時超稠油污水預處理裝置擴能優化改造項目。污水處理場新建一套4.5立方米/小時惡臭氣體處理裝置,對污水場的無組織排放惡臭氣體進行集中收集與治理。進一步削減廢氣污染物排放量,完成集團公司和地方政府下達的“十二五”污染物總量指標,在8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增設一套15萬標立/小時的再生煙氣脫硫裝置。完成污水總排口和硫磺回收尾氣排放口在線監測數據與集團公司在線監測平臺聯網要求。

【工程建設】 2012年,公司重整、加氫等項目得到有序推進。股份公司下達投資計劃分別是重整項目83 328萬元、加氫項目48 220萬元。年底,實際完成重整項目81 059萬元,完成投資進度97.27%,完成加氫項目40 044萬元,完成投資進度83.04%, 加快推進1.5萬立/小時制氫裝置和40萬噸/年汽油加氫裝置兩個重要項目,該裝置年底已進入工程施工階段,兩套裝置預計2013年建成投產。催化再生煙氣脫硫項目作為國家環保總局督辦項目,總投資9 086萬元,年內已進入工程施工階段,預計2013年5月份完成中交,2013年6月投產運行。全年共完成4個項目后評價報告和15個歸類后評價報告。其中4個項目后評價報告中,包括集團公司項目一個和公司后評價項目3個。公司解決了天然氣進廠管線施工受堵近3年的問題,保證重整開工的燃料問題。協調完成新建液化氣裝車站臺、重整加氫裝置區域內油田井場電纜埋地工程,保證公司重整裝置、柴油加氫裝置、制氫裝置、循環水場、氣柜等裝置順利施工。

【科技創新與成果】

一、2012年,通過劣質重油輕質化關鍵技術研究(一期)4個課題、22個專題中的10個專題的驗收。繼續開展項目二期的滾動研發工作。重大現場工業試驗,《委內瑞拉超重油渣油延遲焦化工業試驗》和《萬噸級重油梯級分離耦合萃余殘渣造粒工業示范試驗》兩個項目,按照計劃任務書完成工作內容,順利通過股份公司科技管理部的驗收。公司承擔的4項煉油與化工公司接轉項目順利通過中評估。《專用瀝青及環保型瀝青產品的開發與應用》共開發出橡膠瀝青、硬質瀝青及橋面改性瀝青三種瀝青產品。《環保型橡膠填充油的工業試驗及應用研究》開發出環保橡膠油生產技術,在工業裝置上成功生產出CA值15.0%的環保橡膠油,環保指標通過SGS、BIU兩家世界權威檢測機構的認證。

二、承擔的焦化工業試驗技術開發申報的《全委油延遲焦化加工過程中分餾塔頂結鹽的防控方法》、《全委油延遲焦化加工過程中加熱爐爐管結焦的防控方法》、《全委油渣油延遲焦化加工的加熱爐出口溫度優選與控制方法》3項技術秘密已經通過股份公司審批,獲得登記證書。公司獲得5項遼寧省自然科學成果,其中《基于貝葉斯網絡的催化裂化裝置反再系統火災爆炸事故定量風險評價》獲一等獎。成功生產了97號車用汽油,填補了公司高標號汽油的空白。“昆侖”牌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知名品牌產品”的榮譽稱號。

【職工隊伍建設】 2012年,公司加強兩級班子建設、強化干部管理,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公司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的工作實際和綜合能力素質。組織開展年度公司所屬單位領導班子及領導人員的考核工作。認真執行領導人員管理制度,嚴格貫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全年調整領導人員共3人,其中平級交流及崗位變動2人,辭職1人。加強干部培訓和后備干部培養。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兩期領導人員綜合管理知識培訓班,培訓領導人員共計96人。舉辦第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提升了領導干部的管理意識和工作能力。完善培訓管理制度。一線員工技能培訓率達100%、HSE培訓率達100%、持證上崗率達100%。全年實訓基地共接納培訓6 536人次,推進員工“基本功大練兵、技術大比武”活動的開展。

【黨組織建設】 2012年,公司黨委推進創先爭優和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開展黨建“三聯系”、“結對共建”、“服務型機關創建”、“三亮”、“創崗建區”等一系列活動,提升公司窗口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形象。開展對黨支部創先爭優活動情況進行群眾評議,總體評價滿意率均達到89%以上。組織召開“四比四爭”“創先爭優”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建立“四比四爭”長效機制,實現活動常態化。在公司黨支部黨小組間開展黨支部(黨小組)“結對共建”活動,共建結對子18對,實現黨建工作和企業管理工作融合。組織推薦創先爭優活動中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催化車間黨支部被評為集團公司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基層黨支部,公司黨委被評為遼寧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加氫車間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四好班子”。做好黨員發展和積極分子的培養工作,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新發展黨員48名,59名預備黨員按期轉正。舉辦兩期黨員培訓班,共有185名黨員參加培訓。落實民主生活會制度。落實黨建“三聯”示范點工作,解決基層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實際問題。開展黨支部“六個一”創建活動,全年評出10個優勝黨支部,并給予表彰。

【思想政治工作】 2012年,公司黨委圍繞公司中心工作,為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高效發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全年編印12期基層政治理論學習要點,組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集團公司領導講話及相關規定、公司領導工作報告及講話。組織中心組學習18期, 重點學習中共十八大精神,召開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邀請專家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學習中央重要會議精神及集團公司相關會議精神。開展形勢任務教育4期,組織召開“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新措施”形勢任務報告會。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共征集學習成果論文84篇。開展員工思想狀況分析工作,主動與員工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問卷等方式進行員工思想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掌握員工思想狀況,主動化解矛盾,保持員工隊伍穩定。公司深入開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完成首屆“中國石油道德模范”的推薦工作,有一名員工榮獲集團公司“百佳愛心人物”稱號。

【企業文化建設】 2012年,開展企業文化交流活動與理論研討。出席“中外企業文化2012峰會”,榮獲“2012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榮譽稱號。組織基層單位到系統內企業文化典型單位參觀學習。召開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研究會年會,多篇政工論文、成果在集團公司獲獎。以《遼河石化公司子文化體系建設框架》為指導,開展體現特色的子文化建設,有10余家基層單位形成了《子文化建設框架》。在做好三個宣傳層面和四個內部宣傳媒體基礎上,重點加強報紙、電視外宣工作,樹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對弘揚企業文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履行社會責任】 2012年,公司走訪慰問困難家庭及崗位員100余人次,發放慰問金及購買慰問品總計120余萬元。建立公司困難員工檔案。公司分期分批組織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部分員工進行健康療養。為3名考入大學的特困家庭子女發放資助費。完成了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診療綠色通道。聘請醫學專家到公司現場咨詢達56人次。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活動。參加第五屆中國·盤錦國際濕地旅游周開幕式演出。公司在平安創建工作中,提供了資金保障,并與石化派出所、新工派出所和社區街道橫向聯合,共同打造“組織、防范、信息”三大網絡化防范體系,建立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穩定、控制“法輪功”邪教組織、治安聯防網絡四個工作責任網絡。防汛期間,公司按照盤錦市防汛指揮部的安排,啟動抗洪搶險應急預案,組織民兵300余人,赴雙臺子河堤壩清除雜草,組織協調物資保障、后勤保障、安全防范、交通運輸等防汛工作,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馬德君)

 

中國石油遼河石化分公司

領導成員名單

 

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李天書

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李京輝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盧 鐘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屠規龍

閆鐵倫

余昌信

相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