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盤錦簡介 > 盤錦年鑒 > 盤錦年鑒(2001年)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2001年)

發布時間:2010-05-24 信息來源:盤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瀏覽次數:845

城市建設

【城市規劃】

    2001年是盤錦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經過遼寧省政府審批并實施的第一年。各級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圍繞貫徹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堅持以“打造精品城市”,逐步突出和確立城市建設總體風格和地區特色的原則進行規劃建設,先后組織編制出道路交通、綠地系統、主要景觀景點、廣告設置以及中興街改造、趙家村改造、雙臺子城區改造、城市核心區開發建設等6個分區規劃、14項專項規劃和13項修建性詳細規劃。其中,主要規劃項目均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參與編制,現代意識、超前意識和地區特色在規劃方案中得到體現。在著力提高規劃“品位”、“檔次”的同時,加大對《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法》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健全規劃審批領導小組,堅持例會審批制度,嚴格查處違反規劃的建設行為,使城市規劃管理初步走上規范化、程序化、嚴格化的軌道。

【基礎工程建設】

    在財力不足、計劃安排城建資金僅有1.4億元的情況下,采取政企共建、油地共建、利用銀行貸款和招商引資等多種途徑,籌措資金6億多元,完成雙興路中段、興隆大街西出口、紅旗大街西出口、遼河路中段、湖濱路等30個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和改造。新增城市道路10.2萬平方米,新建排水管網9000延長米,改造自來水、天然氣管網2萬延長米。完成平房區、棚戶區改造30萬平方米,新增住宅60萬平方米,人均住宅使用面積已達到16.25平方米。實施了“56751”系統綠化工程,全市義務植樹30.2萬株,新增綠地55.72公頃,綠地率22.9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0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8平方米。

【規范建筑市場】

    圍繞建設工程報建管理、招投標管理、安全管理和隊伍資質管理等關鍵環節,認真落實法規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建筑市場行為,初步形成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秩序,促進了工程質量總體水平的提高。全市工程報建率、招投標覆蓋率、監理率均達100%;經質檢部門對全年88項竣工工程進行驗收,合格率100%,優良品率31%。加強安全工作,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年內死亡、重傷事故頻率分別為0.06%和0.03%,一般事故頻率控制在3%以內。在全省建筑安全生產檢查中合格率100%,優良品率50%。其中,盤錦市第五完全中學教學實驗樓被評為省優質工程。

【理順城管體制】

    按照“監督主體、監管主體、服務主體”相分離的原則,調整和理順了城管體制,初步解決了城市管理中市、區、街三個層次之間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之間職責不清、關系不順、權責脫節等問題。按照“集中、統一、精簡、效能”的原則,重新組建城市綜合管理辦公室和市城建監察總隊,對全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實行集中統一執行監察和綜合協調。通過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和建立新的城市管理運行機制,加大了城市管理和城市綜合整治工作的力度。

【城市管理】

    全年開展大型的集中整治活動7次,對全市14條主要街路和10處重點部位全面進行整治。取締非法占道市場和勞務市場15處,清理流動商販1.8萬人次,亂擺亂設攤床網點3400處,占道堆放物5200處,清理洗車點80處,占道亂豎亂立商幌、牌匾、廣告、燈箱4300余個,取締露天燒烤320余處,規范勞務人員8000余人次,拆除歷年來各類違章建筑2萬平方米。有效地扭轉了城市環境面貌混亂的狀況。在連續兩屆獲得遼寧城鎮“綠葉杯”競賽優勝市的基礎上,繼續開展以“賽城市生態環境、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賽人居生活質量”為內容的“綠葉杯”競賽活動,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年內通過了遼寧省政府檢查團的驗收。在沈陽、大連、丹東、營口、錦州、盤錦、葫蘆島七個城市核查評比中,位于第三位。

【深化公用事業和住房制度改革】

    按照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企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總體思路,積極推進公用事業改革。公用事業開始向所有制多元化、經營市場化方向發展。初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特點的經營方式和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加強企業管理,通過查漏堵漏、節約挖潛、減人增效,努力降低成本,減輕了財政負擔。維修養護工作進一步落實了管理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通過實行工資獎金與實際工作掛鉤,充分調動了人員的積極性,衛生保潔率、垃圾處理率、糞便清掏率、道路完好率等均保持較高水平。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住房分配貨幣化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全市累計出售公有住房168萬平方米,占可出售公房總面積的87.9%,回收資金4億多元;完成住房公積金繳存1.9億元,為職工購房提供公積金貸款9000多萬元,超額完成了年初計劃指標。

【法制建設】

    起草制定并陸續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通知》、《盤錦市城市管理實施辦法》、《盤錦市房屋拆遷貨幣化安置實施辦法》、《盤錦市戶外牌匾廣告管理辦法》、《盤錦市有毒有害垃圾管理暫行辦法》、《盤錦市城市綠地認養認建管理辦法》等10余種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審批、行政強制、行政處罰、行政收費等方面的規范性執法程序,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提高。進一步深化“三制”工作,通過服務中心、服務熱線,接到群眾各類投訴2000多件,每月平均180件左右。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100多件,做到一事一處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抗震減災新舉措】

    盤錦市抗震防災辦公室全年完成建設工程抗震審查項目102項。在審查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進行審查工作,確保了新建工程符合抗震防災規劃和抗震設計標準,對超規范工程嚴禁設計建設。繼續進行盤錦市液化場地抗震對策研究工作。從4月開始,組織人力深入工地(包括油田礦區),察看部分出現問題的工程,分析是否由于場地處理不當發生質量問題,從而找出適宜的場地處理方法。在系統內召集部分地質方面的專家進行座談,對海城地震對盤錦地區場地方面影響,及震后盤錦地區大規模城市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有比較詳盡的了解,提出未來用2~3年時間,形成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并編制出《盤錦市有關場地土抗液化的地方標準》,為設計與施工提供規范性文件。與高校合作,進行新型薄壁剪力墻抗震性能實驗研究。針對新技術不斷在工程實踐中采用的特點,盤錦市抗震防災辦公室與大連理工大學土建學院結構實驗研究室聯合,對新型薄壁剪力墻應用工程實踐中的新技術進行抗震性能實驗研究,此項工程仍正在進行中,預計2002年年末完成。

 

村鎮建設

【概況】

    2001年,大洼縣、田莊臺鎮、田家鎮、新立鎮、甜水鎮、平安鄉等6個鄉鎮完成了總體規劃修編任務。編制出高升鎮文化廣場、示范住宅小區、水上公園和吳家鄉工業小區及高家鄉、田家鎮住宅小區6個詳細規劃。全年村鎮(不含大洼鎮)共修建房屋37.5萬平方米,其中樓房22.6萬平方米,占60%。建制鎮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2000多萬元,修建柏油路65公里,砂石路371公里,暗排10公里,部分鄉鎮自籌資金對自來水設施進行改造和增容,解決了居民吃水難問題。市、縣分別制定村容鎮貌整治方案,明確標準,落實責任。重點整治公路沿線和違章建筑,規范治理商業網點,整修道路、清理衛生死角。通過整治,已有30%的村鎮基礎達到省規定的標準。

 

公共事業

【概況】

    公用事業系統全年完成產值及收入27098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其中,工業產值2638萬元,施工產值12095萬元,營運收入1910萬元,勘察設計完成產值5200萬元,附屬企業完成產值4463萬元,第二預算收入792萬元。全系統有2個單位進入省級文明單位行列,有2個單位進入市級文明單位標兵行列,有3個單位進入市級文明單位行列。市公用事業管理局被省建設廳授予“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2001年度抗旱增收工作先進單位。機構改革,已做了初步摸底,按市里改革方案積極實施。完成了與市里簽訂的計劃生育責任目標、消防安全責任目標。市公用事業直屬單位收到表揚信136封,錦旗11面,社會滿意率達95%以上。

【行業改革】

    本著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在市公證部門的監督下,公用事業局與其所屬的基層單位簽訂以經濟指標、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內容的綜合目標管理責任狀。成立公共汽車總公司,下設4個分公司、10個處。機構精簡20%,機關人員減少27人,精簡人員全部充實到第一線。利用職工集資,購進中巴車14輛,恢復西6路,開辟南6路;調整現有車輛,開辟13路,擴大城市公交覆蓋面;吸引資金,建設高檔次站點牌、站點棚,樹立城市公交設施的新形象;油田與地方共建3.7公里長的雙興路中段和2.9公里長的興隆大街西出口道路工程;政企聯建3.2公里長的紅旗大街西出口道路工程;利用借貸資金,建設2.4公里的遼河南路一期工程;引進社會資金,由盤錦渤海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6200萬元建設中興公園,使興隆臺區有了一座功能齊全的市級公園;吸引外資,與澳門中法水務合資合作自來水項目已達成意向,同韓國合資合作花卉苗木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行業管理】

    嚴抓企業薄弱環節,根據供水、供氣部分管網老化的實際情況,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重點控制水和氣的產銷差率,減少跑冒滴漏。加強對票據和收費的管理,嚴肅處理違紀人員,提高經濟效益。強化安全管理,采取措施,加強在防止火災、預防盜竊、避免事故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平時做好安全檢查、節假日重點復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年內全系統未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嚴格按照國家工程質量驗收標準進行工程施工管理。出臺《盤錦市有毒有害垃圾管理暫行辦法》、《盤錦市城市綠地認養認建管理辦法》、《盤錦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實施方案》等多項管理性辦法、方案。

【供水節水】

    全年完成新工地區自來水管網改造10公里,全年供水2450萬噸,銷售收入2026萬元,水質綜合合格率10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85%,居民生活用水裝表計量率94%,公共生活計劃用水率95%,推廣使用節水型衛生潔具7000套。針對干旱少雨的情況,認真落實省抗旱節水會議精神,采取改革用水機制、科學利用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及加強全民的宣傳教育等措施,大力開展節約用水,效果良好。

【市政建設】

    完成道路、橋梁、排水等市政工程44項,實現產值12532萬元,主要工程包括:遼河南路一期道路排水工程,道路長2310米,紅線60米,三幅路;紅旗大街西出口道路排水工程,道路長2300米,紅線60米,三幅路;興隆大街西出口道路工程,道路長2900米,紅線60米,三幅路;污水處理截流干管工程一標段,長3200米,24米×2米混凝土澆筑涵管;沿堤街道路排水工程,道路長1400米,紅線20米,單幅路。雙臺河大橋獲遼寧省市政工程“金杯獎”。新鋪黑色路面24萬平方米;新增排水管線8公里。較好地完成了市政設施維修養護任務:維修人行道板3.8萬平方米;維修黑色路面2.81萬平方米;大修黑色路面5200平方米;維修道路邊石8700延長米;維修排水檢查井157座,雨水井342座。

 

房產

【房屋管理維修】

    由市房產局直管各類房屋共計44萬平方米,完成房屋維修工程量40萬平方米,工作量200萬元。房屋維修及時率100%,房屋維修合格率100%,房屋完好率90%,房屋租金收繳率達98%以上,達到或超過年初確定的目標。收繳房屋租金66萬元,占年初計劃的101.54%。

【產權產籍管理】

    完成房屋產權登記10226件,面積108.17萬平方米,分別占年初計劃的170.43%和166.42%,上繳房屋登記確權費110萬元,占年初計劃的110%。整理歸集房屋檔案11970件,房屋產權產籍登記準確率98.5%,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達到年初確定的目標;完成房地產交易2637起,面積29.60萬平方米,分別占年初計劃的132%和148%,上繳房產交易管理費160萬元,占年初計劃的160%。

【供暖】

    全市集中供暖總面積1121萬平方米,其中市房產局直管供暖130萬平方米。在加強供暖行業宏觀管理的同時,狠抓房產局直管供暖的經營和服務。供暖設備完好率86%,報修及時率100%,未出現較大的運行事故,達到年初確定的目標,室溫合格率96%,供暖收費率85%,為年初計劃的106.25%。新建成的鶴鄉小區全面實行供暖一戶一閥。已交付使用的住宅樓供暖接頭并網工程已經完成,舊住宅樓一戶一閥供暖改造工程完成1萬多平方米。

【住房制度改革】

    累計出售公有住房168.47萬平方米,占可售公有住房總面積的87.91%,收回資金41218.14萬元,其中市直管公房累計出售26.11萬平方米,占可售面積的93.78%,累計回收資金5930萬元。完成住房公積金繳存額18620萬元,為職工購房提供公積金貸款9044萬元,超額完成了年初計劃指標。住房分配貨幣化政策已經開始實施,建立職工住房檔案1.3萬份。

【建筑開發與企業改制】

    為確保房產企業的生存發展,促進全系統的穩定,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廣開門路、找活源、抓質量、抓安全、講信譽,保證企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開發建筑安裝產值2922.9萬元,占年初計劃的146%,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2.4萬元,占年初計劃的109%,工程質量合格率100%,死亡事故為零,事故頻率在千分之一以下,達到年初確定的目標。企業改制工作有新進展,市房產局所屬的5個企業有2個企業全部完成改制,下屬企業的6個下屬單位與主體徹底脫鉤。

【物業管理】

    全市建成住宅小區99個。其中國家級優秀小區22個,省級優秀小區39個。年內申報省級優秀小區5個,住宅小區優秀率40%,物業管理覆蓋率94%,均超過上級下達的指標。鶴鄉小區物業管理提前介入,小區配套完善,物業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健全,物業公司辦公樓已交付使用,鶴鄉物業公司正式掛牌服務。

【落實私房政策】

    根據國家有關部委《關于城市私有房屋社會主義改造遺留問題的處理意見》和遼寧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關于落實私房政策的補充意見》的精神,市政府常務會議提出具體要求,成立組織,抽調人員,落實私房政策,接待來訪26戶,落實私房政策10戶,面積855平方米,發放資金29萬元。

 

建筑業

【概況】

    一、建筑業發展速度加快,經濟指標明顯提高。全年完成總產值21億元,完成建筑業增加值5.2億元,施工面積19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30萬平方米,全員勞動生產率52000元/人,實現利稅總額7100萬元,實現利潤總額2400萬元。

    二、建筑業企業改革成果顯著。在認真貫徹省政府《關于促進建筑業企業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同時,草擬出《關于促進建筑業企業發展有關問題的實施意見》,建筑安裝企業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全行業國有企業改制建委系統內9個,系統外12個。通過改革,企業的經營機制得到了轉換,經營活力得到了加強。

    三、以調控規模、優化隊伍結構為原則,以形成工程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三個序列的格局為目標,認真抓好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積極完成好企業的資質就位工作。年內,召開全市建筑企業就位工作會議,反復宣傳、貫徹落實有關文件精神,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結合實際,制定就位方案,多方法、多渠道地為企業就位工作創條件、打基石、想辦法、出主意,到目前為止企業就位工作仍在進行當中,進展順利。

    四、加強制度管理,做好審批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共辦理施工許可證46項,54個單位工程,建筑面積33.5萬平方米,總造價3億元;補辦遼河油田施工許可證53項,60個單位工程,建筑面積25.7萬平方米,總造價1.4億元;盤山縣4項,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總造價1300萬元;大洼縣76項,建筑面積31.4萬平方米,總造價1.8億元。審查勘察合同90項,設計合同80項,施工合同95項,監理合同72項,辦理出境施工手續42項,入盤錦市施工手續11項。行業管理工作走上正軌。

    五、建設監理趨于規范,監理隊伍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年內,對監理隊伍進行年檢,對市內6家監理單位進行再教育工作,對每個監理人員進行重新復核,實行微機聯網。提高監理隊伍中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的比例,自考、外調23人。積極鼓勵監理人員參加全國注冊監理工程師的培訓,爭取更多的人員獲取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針對建設監理隊伍數量少、規模小、無競爭的問題,控制隊伍的總量,在此基礎上,為提高隊伍的素質,先后舉辦兩期監理工程師培訓班,參加人數近百人,取得工程師證168人,監理覆蓋面達98%。廣泛搜集大量國內外、省內外的信息,充分利用盤錦市建筑業協會會刊,向企業發布建筑業國內外建筑市場信息、政府的資質審批公告、行業管理規范性文件,向全行業宣傳一大批素質較好、實力較強的先進企業,以激勵建筑業向高素質、健康的軌道發展。

    六、加強企業項目經理的培訓和管理工作。按照遼寧省建設廳的要求,有100名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省廳統一組織的項目經理培訓班,學習結業后都取得了合格證書。加強對項目經理人的管理,將全市800名項目經理進行了歸類和劃分,進行微機化管理。結合項目經理復查工作,對持有合格證者進行定位,制止工程掛靠、出賣證書等管理混亂現象的出現,管理工作步入正軌。在項目申報中,將130名持合格證書者進行定級申報,現正在省廳審批之中。在全省項目經理資質復查中,有209名項目經理進行了復檢,其中合格153人,不在崗46人,被吊銷證書10人。2000~2001年,全市審批項目經理188名。

    七、勘察設計工作。按照省廳的要求和部署,年初對全市31個勘察設計單位進行年檢。其中,合格20個,基本合格9個,不合格2個。規范勘察設計市場,從2001年6月1日起全面實行勘察、設計單位統一收費制,杜絕了勘察設計市場亂收費、亂壓價問題。充分利用藍圖網將勘察設計人員進行網上定位。注冊管理工作成績顯著,全年共培訓注冊結構師270人次。其中,考前培訓85人次,繼續教育150人次,考核教育35人次,較好地完成了培訓任務。年內報考注冊建筑師、注冊結構師115人,其中有6人考試合格。

 

環境保護

【環境管理】

    深入貫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認真執行環境法律法規,嚴把環境管理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堅決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全年共審批建設項目74項。其中,報告書16項,報告表42項,登記表16項,全部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堅持公開辦事制度,所有審批的建設項目和環保“三同時”驗收項目全部上網公布,實行月報制。

    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取得成果。根據國家、省有關精神,制定“盤錦市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針對達標企業“反彈”、生態破壞事件,對“15小”企業開展專項檢查,拆除4處小煉油廠,對田莊臺造紙廠、新立造紙廠等違法排污企業依法進行了處理。煙塵整治工作繼續深化。在上年整治的基礎上,強行拆除17臺未完成治理任務的鍋爐。制定《盤錦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暫行辦法》,市政府以5號令公布實施。加強機動車尾氣檢測,全年共檢車17600輛,經過治理,尾氣檢測合格率由50%上升到82%。建筑噪聲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強。中、高考期間是建筑施工的高峰期,超時施工甚至晝夜施工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保證考生及市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休息環境,市環境監理處領導帶隊24小時晝夜值班,發現違法施工行為堅決查處。此次活動共出動人員98人次,車輛16輛次,巡查達124次,查處大連二建等10余個違法施工單位,行政處罰20萬元。信訪案件得到及時處理。成立專門的信訪處理執法隊伍,開通了全國統一的環保投訴熱線12369,安排機關人員晝夜值班。累計處理信訪案件448件,比上年增加了23%,案件處理率100%。處理并解答市人大代表建議1件,政協委員提案3件。排污收費力度進一步加大。繳排污由于部分企業經營不善,給收費工作帶來困難,對此,市環保部門進一步加大收費力度,全年收繳排污費1650萬元,比計劃指標超收100萬元。

【遼河整治和“一控雙達標”】

    結合省“一控雙達標”和遼河整治驗收工作,盤錦市在進一步強化污染治理和達標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進行了達標驗收的準備工作,建立并完善污染源達標檔案,開展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完成驗收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4月初,通過了省專家組的檢查驗收,驗收組認為盤錦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達到規定的指標,工業企業基本實現達標排放。在全省總結表彰會上,盤錦市被評為二等獎。完成農村面源污染調查。在深化點源治理的同時,還完成了農村面源污染調查和污染治理設備運行情況調查,形成調查匯總材料1份,調研分析材料3份,總結報告1份,論文1份。完成污染指標的分解工作,下達了資金計劃。為確保完成盤錦市“十五”期間污染排放總量降低10%的任務,對各污染指標逐項進行分解,分別下達到各縣區、部門及大中企業,為實施總量控制計劃奠定基礎。下達資金計劃。其中,企業污染治理補助資金400萬元,遼河治理補助資金186萬元,清潔生產資金110萬元。

【創建環保模范城】

    遼寧省政府確定盤錦市要在“十五”期間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為確保達到標準,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各有關部門參加的“創模”工作領導小組,制訂《盤錦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實施方案》,編制出《盤錦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工作任務年度分解表》,并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分別以政府文件下發。具體實施工作正在進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經過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10月,盤錦市通過了省級衛生城驗收。

【生態建設規劃】

    編制完成《盤錦市生態建設規劃》。通過大量的基礎性工作,生態建設規劃(包括總體規劃、部門規劃和專題規劃)已經完成,5月31日,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中科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所、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的專家評審。9月26日,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在此基礎上,對規劃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12月26日,市四屆人大十三次常委會議對規劃進行了審議并獲得通過。12月28日,市人大常委會發布“關于認真組織實施《盤錦市生態建設規劃》的決議”。

【有機食品基地建設】

    有機食品生產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全國諸多開展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的城市中,盤錦市的建設規模最大。目前,大洼縣西安農場333.33公頃水稻、興隆臺區新生農場1467公頃水稻、盤山縣4個場鄉共3074.2公頃水稻已獲得有機食品轉換證書,4個加工企業獲得有機產品加工認證。西安生態養殖場有機育肥豬通過國家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個申請有機育肥豬認證的企業。

 

自然保護區

【資源管護】

    全年共進行大規模巡護檢查43次,查處案件3起,沒收獵槍1支,子彈13發,粘網6片,地籠網3個,誘鳥籠12個,教育非法拾蟹撿螺人員8000多人次。成立基層站經警組織,與保護區治安警察大隊一并擔負轄區的巡護任務。對保護區境內的遼河油田分公司等單位進行定期檢查,開展褒優罰劣等活動,使其生產開發活動得到進一步規范,有效地制止了濫開亂占行為,保障鳥類棲息與繁殖環境的安寧。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止在大洼縣小三角洲灘涂(黑嘴鷗繁殖地)內的開發養貝池行為,避免一次較大規模的破壞生態環境案件發生。依據有關規定,與東郭葦場的經濟警察聯合行動,對東郭小河區域內的非法住戶進行遷出說服教育工作,并對不服從規定非法住戶進行采取強行遷出措施,維護鳥類棲息、繁殖環境及油田和平作業的安全。針對初春鳥類遷徙期間覓食困難等實際情況,保護區管理處先后在鳥類集中分布區域投放玉米2500公斤,有效地緩解候鳥食物問題。全年共接收被群眾救護的鳥類11種21只。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丹頂鶴4只,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紅隼7只,長耳2只,短耳1只,禿鷲1只,草鷺1只,黃斑葦開鳥1只,大麻開鳥1只,白鷺1只,董雞1只,黑水雞1只。

【宣傳】

    全年總計張貼、發放《關于嚴禁在雙臺河口自然保護區內開展亂采亂捕活動的通告》、愛鳥周宣傳單10000余份。“愛鳥周”期間,會同遼河油田實驗中學師生共同組成宣傳隊,開展以“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熱愛自然、保護鳥類”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原有5個“愛鳥護鳥先進集體”的基礎上,新發展勝利小學“愛鳥班”1個,區內“愛鳥井站”4個,區內“愛鳥村屯”1個。遼河油田實驗中學(“愛鳥護鳥先進集體”)師生主動在趙圈河管理站捐資修建“愛鳥亭”,在保護區管理處協助下,已順利竣工,為保護區發展社會建設開創一個良好先例。市旅游局舉辦“遼寧國際紅海灘2001年觀賞會”、“盤錦風光”畫展與攝影展等活動。在《遼寧日報》、《盤錦日報》、《遼沈晚報》、《遼西信息報》等報紙發表宣傳保護區稿件、圖片86篇(幅);中央電視臺播發保護區新聞4次,遼寧電視臺播發保護區新聞7次,盤錦電視臺播發保護區新聞30余次;更新野外宣傳牌3塊,制作宣傳畫30余幅。保護區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科研】

    一、科研課題。

    完成市科委課題《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質量現狀與污染防治對策研究》的技術報告,為保護區進一步開展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承擔的國家林業局課題《黑嘴鷗生物學特性與保護對策研究》,被評為盤錦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盤錦市科委立項,開展“盤錦海岸帶紅海灘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及恢復技術研究”,完成翅堿蓬移植、水樣土樣采集和實驗室分析、灘涂高程測算等野外試驗和基礎數據搜集工作。同上海師范大學生物系一起進行“人工飼養丹頂鶴的殼膜”和“野生黑嘴鷗的殼膜”的生物學分析研究。

    二、資源監測。

    完成春季鳥類遷徙調查工作,重點對丹頂鶴、雁鴨類種群進行監測,共記錄到丹頂鶴726只,雁鴨類1萬余只;在渤海鄉林場首次發現池鷺繁殖種群,統計到池鷺452只,巢215個,此數據是池鷺在遼寧省繁殖的新記錄。按照“東北亞地區鶴類保護網絡”組織的要求,組織進行遼寧省環渤海地區鶴類及大型水鳥的秋季遷徙調查,共記錄到鶴類3種161只,東方白鸛238只,并確認雙臺河口保護區、鴨綠江口濕地保護區和綏中六股河口為鶴類重點棲息地,其中六股河口濕地為灰鶴重要越冬地。與日本北九洲市政府進行第十一次黑嘴鷗環志合作研究,在雙臺河口保護區共發現黑嘴鷗繁殖地5處,統計到黑嘴鷗種群數量3211只,環志黑嘴鷗143只,鷗嘴噪鷗8只,此次調查黑嘴鷗種群數量比上年有很大增加。同時,對丹東的大洋河口、錦州大凌河口進行了黑嘴鷗繁殖地調查。

【基礎建設】

    與遼寧省林業勘察設計院共同編制《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并獲國家林業局批準;與國家林業局林業勘察設計院共同制定《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期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保護區下步建設奠定基礎。完成盤錦第一條旅游路的施工。紅海灘旅游路17.7公里,為盤錦市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打下物質基礎。為灘海小區的濕地生態恢復,在圍海大堤外建排灌站1處,海上引水溝1100延長米。進一步充實、完善趙圈河管理站宣傳教育廳和動植物標本室。完成自然保護區沙盤的制作,聘請東北林業大學的教授對趙圈河管理站標本室重新進行設計,并制作動物標本50種92件。水禽園新置游船4只,豐富游覽內容;趙圈河管理站新置巡護車1輛,強化趙圈河區域管理力度。配置巡護船,為保護區水域、灘涂的管護與科研工作提供便利條件。修筑進海甬路480米,為灘海區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