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鄉村生態環境實現完美蝶變
“十三五”以來,我市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實施垃圾收運、污水處理、畜禽養殖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等5大類20余項工程,鄉村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人居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升,重點村屯道路綠樹成蔭、房前屋后見縫植綠,村屯廣場、空閑隙地等處喬灌結合、花草點綴,呈現出景在村中、人在景中、村在畫中的美麗景象,全市除動遷村外全部達到美麗鄉村建設標準。涌現國家級生態鄉鎮4個,省級生態鄉鎮28個。
農村垃圾實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在全省率先推進城鄉一體化大環衛體系建設,全市農村垃圾實現常態巡查、定點收集、定時清運。全面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采取“農戶源頭分類+村保潔員上門收集+保潔員二次分揀+企業專業化處理”模式清理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存儲、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農村生活污水實現凈化處理。全市累計建設氧化塘511座,在118個村建設了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共安裝污水處理設施320套,印發了《盤錦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營工作方案》,全力指導各縣區探索建立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營管理機制,有效保障設施運行成效。加強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盤山縣城鎮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主體已建設完工,全市17座鄉鎮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量3.6萬噸)有8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已委托第三方打包運營。
農村基礎設施實現全覆蓋。建立覆蓋縣區、鄉鎮和村的“路長制”組織管理體系,提升農村公路工程質量。去年,全市實施農村公路道路工程170.7公里,實施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85.9公里。完善了以市公共文化設施為龍頭,鎮綜合文化站為骨干,農村文化書屋、文體活動廣場為基礎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了276個村級文化廣場,完成30個基層公共文化示范點建設,農村文化活動廣場覆蓋率達到了90%。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計劃,在全市社區、村屯實施了籠式足球、城市健身路徑、農民健身、行政村健身等全民健身項目工程,滿足了群眾就近就便參與健身活動的需求。
畜禽養殖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結合畜禽養殖情況和土地面積,完成了土地承載能力測算,全力優化養殖布局。科學劃定畜禽禁養區,完成禁養區內135家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的搬遷關閉工作。完善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全市畜禽規模化養殖場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6%。扎實推進規模以下散養戶畜禽糞污綜合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全面開展糞污處理分戶收集、統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