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任務
問題編號(四十八):“盤錦市未充分考慮風險防范要求,在遼河三角洲濕地布局建設遼東灣新區石化產業園區,并將未經防滲處理的紅旗溝、風水溝和雙井子溝3條天然潮汐水溝作為事故應急池,存在明顯環境安全隱患。”。
二、整改目標
科學論證,消除園區環境風險隱患。
三、整改措施
根據《關于<盤錦遼東灣新區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意見優化方案>的有關情況報告》(遼東灣管〔2018〕43號),盤錦遼東灣新區管理委員會決定“建設3萬立方米園區公共事故池,并通過污水管線連通園區內大型企業事故池”。
三、整改主要工作及成效
園區公共應急事故池及其配套管網于2018年3月1日開工,9月30日竣工。事故池位于遼東灣新區石化產業園區第二污水廠內,處于華錦路西側、風水溝東側、天時街南側、聯成街北側。事故池為預制混凝土管樁基礎,鋼筋砼結構,上部有蓋;長76.4米,寬51.2米,高9.7米;其中地下埋深3.2米,地上高度6.5米,總高9.7米,共864根管樁基礎,有抗壓和抗拔的作用,能夠滿足池體抗浮要求;池體為結構自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8。園區內企業的事故池通過事故管線與園區公共事故池相連,事故管線管材采用碳鋼管,內部環氧樹脂防腐,外部襯塑防腐,管線采用管廊架空和地埋兩種方式敷設,事故管線總長16300米。工程在各企業事故池內各設置3臺事故水泵(兩用一備),事故水泵電源由企業配套,均為雙電源,同時園區配備移動式柴油發電機;在各企業事故池內設液位計,分別設置高中低液位,當企業發生事故且產生的事故廢水超過高液位時,立即啟動事故水泵。
2018年10月,石化園區應急事故池及配套管網已按照要求建設完成,能夠確保事故狀態下企業廢水得到全部收集,且與外環境有效隔離,防止因事故造成的水環境污染。新區還在入園企業嚴格執行石化企業三級風險防范的基礎上,建立完成了攔截、降污、導流等環境風險防控措施,有效防止事故廢水等進入外環境。此外,還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做好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做到常備不懈,提高突發性環境事件防范和處理能力,為公眾健康和環境健康保駕護航。
石化園區水環境事故的整改舉措僅僅是新區環境風險防范工作的第一步,接下來,新區將圍繞“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工作目標,整體梳理園區存在的環保問題,不斷完善園區環境風險應急設施建設,著力解決突出的環保難題,提升園區整體環境質量和核心競爭力,使得園區的資源優勢真正得到凸顯,推動區域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以上整改情況向社會公示,如有異議,請以書面或電話形式署聯系方式,向省級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機構反饋。郵寄的以郵戳為準,直接送達的以送達日期為準。
公示時間:2018年12月25日至2018年12月29日(5個工作日)
受理部門:遼寧省環境保護督察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聯系電話:024-62780601
郵寄地址:沈陽市渾南區雙園路3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