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發〔2005〕24號 關于加快全市畜牧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08-09-04
主 題 詞: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發〔2005〕24號 關于加快全市畜牧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08-09-04 瀏覽次數:163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5〕1號)和省政府《關于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決定》(遼政發〔2004〕36號)精神,進一步加快畜牧經濟和畜牧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進行,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全市畜牧業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明確發展思路和奮斗目標

    1.充分認識畜牧業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畜牧業具有產業關聯度大、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大的特點,是跨行業、多學科的產業。畜牧業是農業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產業,是“一主三化”的重要依托。加快發展畜牧業,不僅可以直接增加農民收入,還能大幅度帶動糧食生產、農產品加工業、飼料工業、生物工程乃至皮革、制藥、紡織等相關領域的發展。要善于運用工業化的理念來規劃全市畜牧業的發展,提高畜牧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2.堅持科學發展觀,嚴格遵循畜牧業發展規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核心,以加快生產方式轉變、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強化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和發展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為重點,推進規模經營,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兩個效益”,實現全市畜牧業發展的新跨越。

    3.到2010年實現畜牧業產值成倍增長,達到30億元,年均遞增23.3%;畜牧業增加值15億元,年均遞增17.2%;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5%,畜牧業成為現代農業的支柱產業。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達到2000元,年均遞增15.8%。全市肉蛋奶總產量達到30萬噸,年均遞增8.5%,其中肉類產量18萬噸,年均增長7.6%;蛋類產量8萬噸,年均遞增5.9%;奶類產量4萬噸,年均遞增21.6%,實現畜禽產品加工能力30萬噸的奮斗目標。

    二、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布局

    4.建立與資源條件、市場需求相適應的生產結構。穩定發展生豬、蛋雞、肉雞、肉鴨生產,加快發展肉牛、肉羊、肉鵝等草食畜禽生產,突出發展奶牛生產,大力發展毛皮動物等特種養殖生產,搞好地方良種保護與開發。

    5.構建區域比較優勢和產業競爭優勢。充分利用我市作為遼東半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緩沖區的優勢,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出口產業。著力抓好“四大”優勢畜禽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即:以西安、甜水、壩墻子等鄉鎮為中心的生豬養殖基地;以清水、田莊臺、平安、沙嶺、高升等鄉鎮為中心的肉鴨、肉雞、肉鵝和蛋禽養殖基地;以石山種畜場、田家鎮為中心的奶牛養殖基地;以榮興、西安、吳家等鄉鎮為中心的毛皮動物養殖基地。實行非均衡發展戰略,加大對優勢產業區的扶持力度。

    三、轉變生產方式和增長方式,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

    6.以建設和發展標準化村外畜牧小區和規模飼養場為重點,加快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生產步伐,全面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村外畜牧小區、規模飼養場建設質量和標準,本著效益第一,多元投入,突出特色,群眾自愿,數量與質量并重的原則,力爭到2010年全市建成村外立體生態型養殖小區100個,基本取消零星散養,實現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扶持資金和貸款貼息重點支持養殖小區和規模飼養場基礎設施建設。

    7.妥善解決村外畜牧小區和規模飼養場用地、用水、用電問題。制定合理的畜牧小區和規模飼養場建設用地規劃。鼓勵以未利用土地建設畜牧小區,對確需占用耕地的,可以采取購買、土地入股和租賃等方式解決,并做到“占一補一”。畜牧業用地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用地,免收上繳省級部分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畜牧小區和規模飼養場(戶)享受農業用水、用電政策。
8.加快實施畜牧業標準化進程。建立健全畜牧業標準化體系,加強畜禽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和相關知識宣傳,提高生產者質量標準意識和應用能力。村外畜牧小區和規模飼養場,要率先實施標準化技術規程和質量監控措施,嚴格控制動物疫病、藥物殘留和環境污染,加快實現科學化飼養、全程化監控、安全化生產。

    四、實施龍頭牽動,做大產業基地

    9.培育壯大一批規模大、水平高、國際化的畜產品加工和飼料加工龍頭企業。到2010年,全市畜禽龍頭加工企業肉類產品的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奶類產品的加工能力達到10萬噸。全市規模以上畜禽龍頭加工企業要達到10家,年銷售收入實現20億元。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重點企業的貸款貼息,支持企業擴大規模,擴建項目。

    10.做大做強產業基地。到2010年,全市建設村外畜牧小區100個,飼養專業戶(場)5萬個。年出欄生豬100萬頭,出欄肉牛5萬頭,存欄奶牛3萬頭,出欄肉雞3000萬只,出欄肉鴨800萬只。建成與加工能力基本相配套的飼養基地。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動養殖基地與龍頭企業的對接,依托加工企業建立優質畜產品原料基地。

    11.科技創新,實施品牌戰略。畜禽加工企業積極開發畜禽產品新品種,大力提高清水肉鴨、西安有機豬等無公害畜禽產品檔次和科技含量,不斷拓寬我市畜禽產品的銷售市場,打造優質名牌產品,切實提高我市畜禽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按照《盤錦市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對當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對當年獲得遼寧省著名商標、遼寧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對當年獲得盤錦名牌商標、盤錦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2萬元的獎勵。對新獲得農業部無公害畜產品認證的企業給予1萬元的獎勵。

    五、實施良種工程,保障品種優勢

    12.扶持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到2010年,在現有基礎上,全市規劃建設原種豬場1家、父母代肉種雞場3家,父母代蛋種雞場2家,肉種鴨場8家。建奶牛胚胎移植中心一處。強化基層人工改良站點綜合服務功能,建立區域中心改良站點。重點支持優良品種引進、品種選育和種畜禽擴繁工作,基本建成適應我市畜牧業發展的原種場、擴繁場、人工改良站點三級配套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個人創辦良種繁育基地,積極開展合資、合作,增加引種數量,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繁育技術,加快良種擴繁速度,提高供種能力,滿足種源需求。

    13.加大畜禽良種擴繁和選育力度。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技術推廣經費,加大荷斯坦奶牛的推廣力度,改善牛群質量,提高單產水平。

    14.大力推廣西安生態種畜場“四級凈化、五步利用”的生態型養殖模式,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到2010年全市建成立體生態型養殖場30家,市相關部門組織統一驗收,合格的將予以獎勵。

    六、強化動物衛生工作,保證畜禽產品安全

    15.加強動物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嚴格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動物防疫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要建立健全各級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控制機構和機制,并將動物防疫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考核內容,依法制定動物防疫計劃、措施,完善快速反應應急預案,做好應對突發疫情的物資準備工作。重大動物疫病防治經費和防疫監督檢疫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保證重大動物疫情的有效控制。強化動物防疫、檢疫、監測和監督工作,完善制度和標準,落實強制免疫、檢疫、消毒、撲殺和堵截等疫病控制措施,以控制、消滅規定動物疫病為目標,搞好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緩沖區建設。

    16.建立穩定的動物疫病防治投入機制。重點支持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動物檢疫檢驗體系、防疫監督體系、疫情監測體系、防疫屏障體系和預防用生物制品流轉冷鏈體系與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保證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結核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免疫、疫病監測、病畜撲殺和疫情撲滅等工作經費支出。

    17.加強畜產品安全監控工作。開展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畜產品殘留監控計劃》,加強獸藥飼料監管和監測體系建設,實現畜產品監控工作的規范化、常規化。到2010年,全市實行無公害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體系基礎設施建設,5年內把我市獸藥飼料監察所建成省級區域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畜產品安全監管檢測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

    七、健全服務體系,強化服務功能

    18.做好全市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建立一支作風過硬、技術精良的畜牧獸醫隊伍。按照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服務分開的原則,不斷強化動物防檢疫監督等公益性職能。動物防檢疫監督等公益性職能機構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財政保障機制。

    19.加強市、縣、鄉(鎮)三級畜牧信息和重大動物疫病預警系統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軟件開發。3年內形成遍及全市的畜牧業信息服務網絡,實施和完善網上預警、查詢、咨詢、診斷等功能,為畜牧業龍頭企業、飼養場(戶)提供零距離技術服務和經營決策服務;實施畜牧行業電子政務,實現網上申報、審批、公告,提高行政效率。

    20.加強科技培訓。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經費,有計劃地對廣大農民進行培訓教育,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和執法學習,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促進養殖業發展。畜牧技術推廣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

    八、建立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不斷強化對畜牧產業發展的領導

    21.建立穩定增長的財政投入機制。市政府在產業發展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畜牧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畜牧小區、良種工程、防疫滅病、畜產品安全監測、服務體系建設和重點企業貸款貼息等。逐漸增加資金投入數量,形成穩定的長效投入機制。

    22.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部門要增加對畜牧業的貸款額度,逐步增加畜牧業信貸占年度農貸總額比例,適當放寬貸款條件,簡化貸款手續,延長貸款期限,降低貸款利率。

    23.拓寬融資渠道,廣泛吸納社會資金。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外地資金到我市發展畜牧業;鼓勵和支持城鎮工商業者、下崗職工投資興辦飼養場、飼料廠、獸藥廠、畜產品加工廠等企業;加快畜牧產業化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畜牧業等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

    24.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切實加強對畜牧業發展的組織領導,研究制定并落實有利于畜牧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把畜牧經濟指標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并增加考核分數比重。各涉農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抓好畜牧產業開發。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將畜牧產業化作為重點,加大支持力度;國土資源、規劃、城建等部門在村外畜牧小區和規模飼養場建設方面要放寬條件,簡化手續,減免收費;經濟、貿易、工商、稅務、衛生、質監、公安等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為畜牧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金融部門要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優化農村融資環境,暢通投融資渠道,增加金融資金對畜牧產業的支持;畜牧行政主管部門要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加強畜牧業生產宏觀指導,搞好良種工程建設、動物疫病防治、動物衛生監督、畜牧獸醫行政和畜產品安全監管、檢測等。

    25.弘揚產業文化。定期開展各種針對畜禽類動物及產品的比賽及品牌產品新聞發布會,提高優良品種和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從2006年開始,在全市開展“興牧杯”競賽活動,一年一考核,兩年一表獎,使全社會形成加快畜牧業發展的共識和氛圍,努力實現全市畜牧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盤錦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