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發〔2012〕17號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盤錦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年-2015年)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2-09-03
主 題 詞: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發〔2012〕17號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盤錦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年-2015年)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2-09-03 瀏覽次數:199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政府各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現將《盤錦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年-201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

                                                                                    2012年7月30日

 


 

盤錦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年—2015年)

    全民健身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和人的全面發展,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發展我市全民健身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體育強市建設進程,根據《全民健身條例》、《遼寧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堅持體育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針;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基礎性,從青少年兒童抓起,從農村、城市社區基層抓起;堅持群眾性,關注民生、便民惠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普惠城鄉居民;堅持協調性,統籌城鄉、區域全民健身事業均衡發展,促進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促進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的協調發展;堅持前瞻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加快構建盤錦特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為建設經濟繁榮、生態良好、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濱海新盤錦作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到2015年,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明顯增強,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明顯增加,身體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加快構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體系、活動體系、指導服務體系、保障體系、組織體系等五大體系,基本建立符合市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一)群眾健身素養普遍增強,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城鄉居民符合《國民體質監測標準》合格以上(除在校學生)比例達到90%以上。在校學生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為85%,其中優秀率為25%。

    (二)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建立各級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強化各級體育協會群眾體育工作職能;建立市、縣兩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發揮行政管理網絡、社會團體網絡、體育協會網絡和基層體育組織網絡在全民健身社會管理中的作用。支持社會各界創建各類體育俱樂部并開展活動,繼續扶持健身站(點)活動的開展,形成覆蓋面廣、包容量大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三)廣泛開展群眾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創新全民健身活動形式和內容。遵循“因地制宜、業余自愿、小型多樣、就近就便”的原則,堅持開展經常性、傳統型、品牌性的全民健身活動。借助全國第十二屆運動會在遼寧舉辦的有利契機,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共享全運”系列活動,定期舉辦市運動會、職工運動會、學生運動會、農民運動會、婦女健身展示大會等。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組織城鄉居民參加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活動,推動群眾健身活動的普遍化、經常化、科學化、社會化水平。

    (四)加大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力度。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完善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網絡;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支持各縣(區)建設具有國民體質監測功能的市民健身中心(或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支持鄉鎮建設健身廣場、公園或室內活動場所,鼓勵街道建設健身廣場或室內活動場所;繼續推進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建設,對有條件的社區實現健身路徑全覆蓋;重點支持多功能體育公園、健身步道、青少年戶外營地和健身廣場的建設;傾力打造綠茵工程、小籃板工程,在全市支持建設籠式籃球場和籠式足球場。

    (五)科學健身指導服務不斷完善,健身水平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市、縣兩級國民體質監測網絡,探索建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結合的市民體質監測指導站,實現國民體質監測站縣區全覆蓋,定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運動能力評估,依據個人體質狀況提供有針對性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增強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質量和水平。

    (六)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規范管理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全民健身指導和志愿服務隊伍進一步發展。到2015年底,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證書的人數達到5000人以上,其中國家級、一級、二級、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分別達到30人、1000人、1500人、2500人以上。每個社區、鄉鎮都有專(兼)職社會體育指導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廣泛組織優秀教練員、優秀運動員、學校體育教師開展義務健身輔導,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組織落實、結構合理、覆蓋城鄉、服務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務隊伍。

    三、保障措施

    (一)各級政府要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要將全民健身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要將全民健身事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把全民健身工作作為政府關注民生、服務民生、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

    (二)各級政府要逐年增加全民健身事業的經費投入,并加強監督管理。加強基礎建設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動的經費投入,對公益性全民健身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以捐贈的形成支持全民健身事業,體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加強對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對社會力量興辦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要在注冊登記、工作指導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并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三)加強基層體育組織建設,不斷完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配備專兼職體育干部,推進基層體育健身組織規范化建設;督促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室)履行全民健身工作職責;努力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全民健身組織覆蓋率達到100%。

    (四)提高體育設施利用率。公共體育設施要向公眾開放,并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對學生、老年人和殘疾人免費開放,學校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要向學生開放體育設施,并在保證校園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縣級以上政府對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給予經費補貼,為學校辦理有關責任保險。要積極創造條件將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對露天體育場,要創造條件免費開放;已經開放的,不得改為收費經營。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和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對體育設施的維護更新,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體育設施閑置浪費或被擠占、挪用。

    (五)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體系。成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做好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注冊、管理和服務工作。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建立投入和激勵機制,不斷發展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優化結構、增強活力。體育行政部門要提供培訓經費,完善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工作提供必要條件和便利。積極發展專職社會體育指導員,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以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進行健身指導為職業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必須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并持證上崗。鼓勵和支持退役運動員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拓寬就業渠道,為全民健身服務。

    (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動員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體,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體育專業學生和社會熱心人士廣泛參與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豐富全民健身的內容,擴大競技體育的群眾基礎。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工作體系和組織體系,健全注冊管理和培訓制度,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立足基層,示范推廣活動與日常健身指導服務活動有效結合,推廣實施多元化服務項目,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長效化機制,樹立崇尚互助、強健體魄的良好社會風尚。

    (七)加強宣傳力度,不斷營造良好的全民健身輿論氛圍,提高公民科學健身素養。鼓勵各有關媒體開設全民健身專欄,促進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圍繞全民健身日和大型群體活動,利用有關媒體進行充分宣傳報道,倡導科學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八)做好信息、科研和法治建設工作。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能力。建立全民健身基礎數據統計體系,繼續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加強評比、監督、檢查。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本計劃在市政府領導下,由體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共同推行,各縣區人民政府要依照本計劃,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并責成體育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組織共同組織實施。

    體育主管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并建立目標責任制,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考核,開展檢查。

    (二)加強成效評估。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對《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和《全民健身條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并在2014年初對實施成效進行全面評估。各縣區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對為全民健身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市政府將進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