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辦發〔2007〕76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2007-2008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08-10-16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07〕76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2007-2008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08-10-16 瀏覽次數:242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盤錦市2007-2008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盤錦市2007-2008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城鎮人居環境質量,確保全市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有效開展,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領導小組關于開展2007-2008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意見的通知》(遼政辦發〔2007〕52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和諧盤錦為目標,以實現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為重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城鄉統籌發展,不斷改善我市城鄉環境面貌和人居環境,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推動我市城鄉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

    二、競賽內容

    (一)建設系統安全工作

    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建設工程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實行崗位任職考核制度。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監管。全面推行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及時、準確上報安全事故,嚴肅處理事故責任主體。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三類人員考核合格證的動態監管,做好建筑施工企業意外傷害保險工作。建立健全市政公用行業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市政公用設施運營安全管理,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1.安全生產事故控制

    未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建筑施工百億產值死亡率在控制指標范圍內;及時準確上報事故快報;事故結案率達到100%。

    2.安全生產責任制

    制定行業年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建立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強化責任考核;健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包括人員、經費、設備、制度)。

    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

    全年不少于4次安全生產檢查;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整治事故類型發生率比上年度下降10%;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行為規范;文明施工合格;督促施工企業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并及時繳納保險費。

    4.安全生產許可證及三類人員動態管理

    建立三類人員(法人代表、項目經理、安全員)及安全生產許可證檔案管理制度;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企業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三類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對全市建筑施工企業進行半年和年終兩次考核評價,建立考核檔案并通報考核結果;開展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制定方案并實施。

    5.市政行業安全管理

    確保市政設施安全,主要包括橋梁檢測維修、城市亮化、路燈安全、排水泵站等。公園、風景區內包括車、船、纜車、索道游藝設施年檢合格,防火設施符合消防要求,工作人員持證上崗。

    6.公用行業安全管理

    燃氣安全:提高燃氣管網改造率;清理占壓燃氣管網工作在受檢組內排在前列;加強燃氣安全使用宣傳。

    公共交通安全:加強公共交通司乘人員的培訓并持證上崗;加強公共交通車輛維護保養,車輛無安全隱患。

    城市供水安全: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保障城市供水水質和供水壓力,二次加壓泵站由供水部門統一管理。

    (二)建設系統信訪工作

    城市建設中以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重點,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行政、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機制,認真處理城市建設中引發的信訪問題,明確信訪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開展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包案、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1.建立信訪工作機制

    明確信訪機構,確定專人負責,有專項信訪工作經費和接訪場所,信訪渠道暢通,登記、檔案完整,按時提出信訪處理、復查意見,案件處理、復查、復核準確。

    2.認真處理城鎮建設中引發的信訪突發事件

    主要領導現場解決信訪案件,提出解決方案并息訪。

    3.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

    信訪案件排查占總量95%以上,排查出的問題準確分類。

    4.領導包案

    按時限要求完成領導包案工作,集體訪結案率95%,息訪率80%,個體訪結案率95%,息訪率80%。

    5.專項治理

    省交辦的專項治理案件全部辦結,集體訪結案率95%,息訪率85%,個體訪結案率90%,息訪率80%。

    6.越級上訪事件

    無越級進京、赴省上訪案件發生。

    (三)棚戶區(平房區)改造及房地產市場管理

    按照政府組織、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的原則,全面啟動5萬平方米以下連片棚戶區(平房區)改造,規劃一步到位,改造如期實施,并妥善做好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和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設,加強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全面推進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建設、改造,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供熱體制改革。

    1.棚戶區(平房區)改造

    制定棚戶區(平房區)改造實施方案;在棚戶區(平房區)改造中,被拆遷安置對象無進京、赴省集體上訪;未發生過安全事故。

    2.房地產市場整治

    制定并出臺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方案;成立組織機構,明確分工并進行自查,主管部門組織全面檢查,并將結果上報主管部門;查處房地產開發、交易、中介環節違法違規、權錢交易案件,并通報典型案例。

    3.住房保障

    制定并出臺廉租住房管理辦法,落實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并具體實施保障計劃,制定中長期住房保障規劃及年度規劃。

    4.供熱體制改革

    制定并出臺城市供熱體制改革方案,并將采暖費理入職工工資。實施對政府機關等既有公共建筑熱計量改造;熱用戶無進京、赴省集體上訪。

    (四)建筑市場管理

    明確建筑市場監管責任,嚴格建筑市場準入管理,嚴格工程施工許可管理,嚴格施工合同履約監管,加快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行建筑企業信用手冊管理制度。

    1.基本建設程序履行情況

    每個建設項目必須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施工圖經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批準;招標方式、招標程序、招標評標定標全過程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和規定,不存在規避招標、串通投標、泄露標底、明招暗定的問題;及時辦理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建設單位、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勘察設計單位、質量檢測單位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不存在無證、越級承接工程業務,轉包、違法分包或轉讓業務;項目經理、監理工程師持證上崗,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安全生產專職人員取得安全生產培訓合格證書;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履行市場監管職能。

    2.企業不良行為記錄情況

    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牽頭部門、建立協調工作機制,印發信用手冊并對全市建筑企業發放,對不良行為記錄并予以公布。

    3.建設工程合同擔保情況

    出臺實施方案,明確負責部門,并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中開展工程款支付擔保和履約擔保等合同擔保試點工作。

    4.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

    政府投資項目中無墊資承包問題,無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

    (五)建筑節能管理

    建筑節能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建筑節能責任制。加強工程建設全過程節能監督管理,強化對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監督、檢測、驗收等重要環節建筑節能的監督管理。

    1.建筑節能工作情況

    制定建筑節能規劃、計劃,召開建筑節能工作會議,開展建筑節能檢查。

    2.建筑節能責任主體責任落實情況

    建設單位:建設項目設計委托和施工委托有建筑節能內容;建設單位采購的有關建筑材料和設備符合建筑節能指標;竣工的節能工程進行了節能性能檢測。

    設計單位:對建設項目按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設計,主要包括房屋維護結構(墻體、屋面、門窗)、電氣設備部品、用水器具和高強度材料使用;建筑節能計算規范準確;建筑結點節能設計詳細;對節能材料、部品、設備的主要性能指標提出明確要求。

    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建筑節能標準施工;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墻體材料、保溫材料、門窗部品等按規定進行復驗;建筑節能施工質量達到要求。

    監理單位:按照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建筑節能標準實施監理;制定符合建筑節能要求的監理規劃及監理實施細則;對易產生熱橋和熱工缺陷部位的施工,以及墻體、屋面等保溫工程隱蔽前的施工,專業監理工程師采取旁站形式實施監理。

    工程質量檢測單位: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節能檢測;沒有出具虛假檢測報告。

    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將施工過程建筑節能標準執行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內容;對發現未按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施工和違反建筑節能標準的問題,采取措施責令改正。

    3.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情況

    制定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規劃、計劃,并已開展工作。

    (六)城鄉環境衛生管理

    加大環衛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力度,提高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以綠化、美化為重點,做好小街小巷、亮化盲區、庭院路的綜合整治工作,積極推行垃圾袋裝化和分類定點收集,改善小街小巷、居住小區、場館周邊和公共廁所的衛生狀況。將城鄉結合部的環衛工作納入專業隊伍管理,徹底根治垃圾圍城現象和各類衛生死角。加強公共場所整治,做好鐵路沿線城市段整治。搞好集貿市場、停車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工作。加快城市主要道路和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清理“十亂”,規范戶外廣告、牌匾。

    1.城市環衛設施

    制定沿街單位廁所對外開放辦法并組織實施;萬人擁有公廁座數、內廁開放數量在受檢組內排在前列。

    2.城市環衛保潔

    公共場所及居住小區實施垃圾袋裝化和分類定點收集,道路機械化清掃保潔程度在受檢組內排在前列。

    3.公共場所整治

    火車站、汽車站、商業街、廣場、公園及集貿市場無露天燒烤、亂停車、占道經營、亂擺攤點和流動書攤。 鐵路沿線城市段用地范圍內無亂倒垃圾殘土、亂排放污水、亂設市場和廢舊物品收購點、亂設廣告牌、鐵路器材亂堆亂放行為。戶外廣告、牌匾設置規范,無亂貼亂畫現象。

    4.城鄉結合部整治

    城鄉結合部的道路清掃、垃圾清運工作納入專業隊伍管理,無垃圾殘土、“白色污染”、污水溢流、違章建筑等現象。城市出口路兩側廣告、牌匾、交通標志設置規范,無交通標志缺失現象。

    5.小街小巷改造

    加快推進小街小巷改造、亮化盲區整治、庭院路整治步伐。

    (七)園林綠化管理

    以創建園林城市、園林城鎮為目標,做好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加強和改進城市綠化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并實行“綠線”管制制度。積極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和風景名勝區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加快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

    1.創建園林城市

    爭創國家、省級園林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

    2.綠地系統規劃及實施

    制定并出臺綠地系統規劃。建立城市綠線管制制度,“綠線”向社會公布并嚴格組織實施。

    3.園林綠化建設

    新增綠地、公共綠地及植樹造林數量在受檢組內排在前列。

    4.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情況

    因地制宜、科學建綠、充分發揮鄉土樹種作用。在綠化設計、施工建設及養護管理等環節節約資源,減少消耗和浪費。

    5.園林綠化管理

    城市各類綠地潔凈,植物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無枯枝敗葉,綠籬修剪整齊、無缺株斷線,草坪及時修剪、無裸露和雜草現象。

    6.風景名勝區規劃及實施

    編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經批準并嚴格實施。劃定核心景區范圍并勘界立樁。

    7.風景名勝區建設

    建設項目嚴格履行審批程序,無違法建設。加強景區內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各種設施保持優良的運行狀態。

    8.風景名勝區管理

    有統一的管理機構,無將管理、規劃、監督職能及門票出售職能交由企業管理的現象。積極開展風景區環境綜合整治,景區景容景貌整潔美觀。積極引導游客文明旅游,不斷提升公民旅游素質。

    (八)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和暢通工程

    開展創建平安暢通縣區活動,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快速路系統建設,優化完善城市路網,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設立公交專用道,主干道上的公共交通站點實現港灣化,出租車實現定點???,逐步取締人力三輪車和客運機動三輪車,優化城市交通秩序。

    1.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建設

    交通分車線、標牌、護欄、信號燈等齊全無缺失。道路交通設施完好無損。

    2.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及實施

    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并組織實施。出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

    3.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及財政補貼到位情況

    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公交專用車道數量、城市公共交通財政補貼到位率在受檢組內排在前列。

    4.實施暢通工程

    依法取締人力三輪車和客運機動三輪車營運,無交通堵塞,未超年度交通事故傷亡控制指標。

    (九)城市污染治理

    推行集中供熱,提高清潔能源使用率。全面取締市區內的燃煤小鍋爐和露天燒烤,取締建成區內4噸以下燃煤鍋爐。嚴格控制建筑工地揚塵。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截污管網和脫氮除磷設施、水質在線監測設施。妥善做好已運行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防止二次污染。做好小型化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及中水回用工作。

    1.煙氣治理

    建設工地揚塵、廠礦企業煙塵、工業粉塵及機動車尾氣污染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全年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二類標準300天以上,監測設施和布控點合理。

    2.水體治理

    加強污水集中處理、污水處理廠負荷、生活污水處理費收繳工作。城市規劃區內地表水質量達到三類以上標準,監測設施和布控點合理。

    3.固體廢氣物治理

    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處理率,開征垃圾處理費。不斷提高醫療垃圾集中處理率,配備醫療垃圾集中處理設施。

    4.資源再生利用

    向全市推廣清潔生產、使用清潔能源。推動中水回用工作,出臺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居民區中水回用政策。 

    (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

    增加和完善城鎮市政公用設施,以縣城、中心鎮和城鄉結合部的村鎮為重點,對“十亂”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加強村鎮植樹綠化,提高村鎮綠化覆蓋率。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加快村鎮公廁建設和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步伐,逐步解決鎮區居民行路難、吃水難、垃圾排放難等問題。制定高速公路、鐵路和主要交通干道兩側綜合治理方案,盡快改善環境面貌。落實創建平安暢通縣區要求,建立縣鄉兩級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扶持農村公共交通發展,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監督檢查制度。 

    1.縣城和示范鎮規劃

    編制并完成縣域體系規劃和示范鎮總體規劃;編制或修編詳細規劃,報批并組織實施??h城和示范鎮各類新建工程實施“一書兩證”制度,無未按規劃進行審批或未批先建的違法建設;無施工占道和場外堆放物料現象。

    2.縣城和示范鎮建設

    縣城和示范鎮住宅開發建設中,配套設施(供水、排水、道路、路燈、綠化等)齊全;健全縣城和示范鎮房屋產權產籍管理檔案;物業管理規范。

    3.縣城和示范鎮管理

    縣城和示范鎮設有村鎮建設管理機構(城管、環衛、綠化和市政專業隊伍),配備專職工作人員??h城和示范鎮內道路、供水、排水、供暖、綠化、環衛(含公廁)及其它市政設施完好。無違章建筑、違章占道、垃圾殘土、殘墻斷壁、柴草垛和物料堆、散養禽畜、殘缺樹木,集貿市場衛生、施工現場圍檔、廣告牌匾設置規范。高速公路及國、省干線公路沿線兩側無違章建筑、垃圾殘土堆、墳墓、柴草垛和物料堆、殘墻斷壁及廢棄房屋、殘缺樹木等。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為加強對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成立盤錦市2007-2008 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各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總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抓好宣傳發動,成立專門機構,落實具體人員,嚴格按照統一部署,確保按期完成競賽任務并達到標準要求。

    2.明確責任,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各單位要強化責任意識,緊緊圍繞競賽目標任務,從大局出發,相互配合、精心組織、落實措施,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做到“誰的職責誰履行,誰的任務誰完成,誰出問題誰負責”,切實有效開展好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遼河油田礦區的城鎮“綠葉杯”競賽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可參照本方案組織實施。

    附件:盤錦市2007-2008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評表(略)

        盤錦市2007-2008 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暨

            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  陳斯來(副市長)、李志杰(遼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長、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主任)

    副組長  柏榮久(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濟湖(遼河石油勘探局副總工程師、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常務副主任)、蓋林(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成  員  朱中國(市政府副秘書長、信訪局局長)、李萬新(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沈國剛(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陸元成(市城鄉規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趙佐宇(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王巖(市財政局副局長)、許德富(市人事局副局長)、王繼章(市公安局副局長)、于耀忠(市城建局副局長)、原所才(市交通局副局長)、王耀(市工商局副局長)、趙波(市環保局副局長)、楊文森(市房產局副局長)、侯連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孫海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王皚巖(市衛生局副局長、愛衛會副主任)、王興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房柏峰(市交警支隊
支隊長)、孫喜慶(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物業管理處處長)、于德順(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城建管理監察支隊支隊長)、老顏武(盤山縣副縣長)、孫洪軍(大洼縣常務副縣長)、王正準(雙臺子區常務副區長)、李佰成(興隆臺區副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城鎮“綠葉杯”競賽暨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辦公室主任蓋林(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