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政辦發〔2009〕84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2009—2010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09-12-02 | |
主 題 詞: |
盤政辦發〔2009〕84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2009—2010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盤錦市2009—2010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九年九月九日
盤錦市2009—2010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城鎮人居環境質量,確保全市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有效開展,根據省“綠葉杯”競賽活動領導小組《關于開展2009—2010年度全省城鎮競賽活動的意見》(遼綠發〔2009〕2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推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建筑業為重點,以建設和諧盤錦為目標,以創新管理機制為保障,以加強考核評比為手段,著力提升產業地位,優化城鄉發展格局,改善城鄉環境,搞好民生保障,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
二、競賽內容
(一)推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擴大房地產開發投資,促進房地產銷售額持續增長,加快標準廠房建設。充分發揮房地產業拉動經濟、建設城市、改善民生的三大作用,努力推進住宅地產、工業地產、商業地產三箭齊發,推動市區、郊區、縣城三個空間齊頭并進。進一步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鼓勵住房消費,繼續實施政府補貼、稅費減免等政策措施。以改造城中村、危舊房和加快新城建設為切入點,全面啟動城郊結合部和縣城房地產市場。創造良好的房地產開發外部環境,建立政府、房地產開發企業、銀行金融機構定期溝通機制,加大房地產信貸投放力度。改革行政審批方式,縮短審批時間,確保工程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加強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治理,嚴肅查處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城鎮房屋拆遷行為,認真排查化解拆遷安置矛盾糾紛。
(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大幅度增加城鎮建成區綠地面積,綜合整治城鎮區域的河、湖及新開發建設人工河(湖),打造地域特色的城鎮綠化品牌和水系風景線。加快推進城市高速鐵路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度。加快城市道路、橋梁、排水、路燈、停車場和公共場所無障礙等市政設施建設,提高人均擁有道路面積和市政設施完好率。加快城市照明系統的改造和升級,推廣使用綠色照明燈具。推進供水管網和供熱管網建設,擴大覆蓋面,提高供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和供熱普及率。加快城市供水管網建設,降低城市管網漏失率。加強城市計劃用水管理,實行計劃用水和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制度,推廣節水型器具,提高節水器具普及率。抓好冬季供暖,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供熱體制改革,抓好儲煤、收費和設備“三修”,抓好低保戶、低保邊緣戶供暖保障。
(三)加強住房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擴大廉租房保障戶數、租賃補貼和經濟適用住房保障戶數,加快解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通過舊城改造、棚改中解決的保障對象、租住公有住房中廉租住房的租金核減、普通商品房與經濟適用房配建等多種渠道來加大保障力度,盡快實現困難家庭“住有所居”,擴大住房公積金覆蓋面,實現應建盡建、應繳盡繳。開展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簡化貸款手續,適當提高個貸額度,放寬個貸年齡限制。加快建設住房保障綜合信息管理網絡和住房公積金監控網絡,提高監管水平。
(四)加快推進建筑業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規范市場秩序,嚴格建筑市場準入,嚴格工程施工許可證管理,堅決查處轉包、違法分包等問題,加強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大力開展冬期施工,出臺冬期施工鼓勵政策,提高建設和施工單位的積極性。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政策規定,切實解決拖欠工程款問題,建立和完善防止拖欠的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統計工作,充分發揮建筑業統計工作在推進建筑業做大做強和科學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咨詢和監督作用。
(五)加強規劃編制實施和管理。完成總體規劃編制或修編工作。在總體規劃指導下,盡快實現近期建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進而形成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縣城戰略規劃、專項規劃、重點地段城市設計等構成的完整的規劃體系。編制和完善縣城規劃,推動縣城發展壯大,使農民在逐步發展起來的現代化縣城中完成向城市文明過渡。加快編制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城鎮綠地系統和城鎮水系等專項規劃,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抓好規劃實施管理,加強對重大規劃問題的研究論證、區域規劃的協調實施和指導監督等工作。完善規劃督察員制度,加快城市規劃動態監測系統建設,加大城鄉規劃效能監察力度,強化對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督,嚴肅查處違反法定程序調整規劃及違反規劃擅自開發建設等行為。
(六)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加大縣城和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落實村莊規劃編制指標,抓好縣城居民點布局規劃試點工作,與縣城規劃和鎮鄉村規劃有機銜接,加強村鎮環境衛生設施建設規劃,確定垃圾收集、運輸和無害化處理方式,保證村鎮環境衛生整潔有序。加大村鎮規劃執法檢查力度,控制亂批亂建、少批多建等違法行為。開展村鎮建筑節能試點工作,深入開展村莊整治,按照“六項整治、八項建設”的要求,擴大村莊整治覆蓋范圍。抓好村容鎮貌環境衛生整治,以縣城、中心鎮和城鄉結合部的村鎮為重點,對亂堆、亂挖、亂占、亂擺、亂放、亂潑、亂倒等臟亂差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加快縣城和中心鎮河道整治和道路、水系建設步伐,抓好植樹綠化,建設公共綠地和專用綠地,提高城鎮綠化覆蓋率。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加強村鎮規劃編制和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村危房改造試點,逐步解決鎮區居民行路難、吃水難、垃圾排放難等問題,加強農村地害化衛生廁所的建設規劃,新建農居必須要有無害衛生廁所設計,加快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的建設進程,通過農民健康教育改變農村不良衛生習慣,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七)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設領域規模化應用的推廣力度,大力推廣地源熱泵等淺層地能、太陽能應用技術,并抓好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既有居住建設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工作,按照省政府的要求,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任務。加強工程建設全過程節能監督管理,強化對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監督、檢測、驗收等重要環節建筑節能的監督管理。扎實推進既有居住建筑和政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技術改造,建設節能監管體系,抓好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效公示,逐步建立用能管理制度和統計報表制度。嚴格控制新建建筑的節能設計標準,設計階段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保持100%,施工階段保持在96%以上。
(八)強化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管。加強工程質量監管,建立和實施建筑市場管理與施工現場監管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工程質量監督執法檢查。加強施工圖審查和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管理。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建立建筑業和市政公用行業安全管理體系,嚴格安全生產責任管理,進一步推進各級建筑安全監管機構建設,特別是要強化縣(區)級安全監管機構建設。深入開展以預防施工坍塌、高處墜落、起重傷害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建筑施工隱患排查治理力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和安全隱患排查,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和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及時、準確上報安全事故,嚴肅處理事故各方責任主體。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三類人員考核合格證、各種設備運營許可證和操作人員上崗證的動態監管。加強城市燃氣、橋梁、公共交通、供排水和公園的安全管理力度和居民飲用水、居民燃氣使用的安全管理及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以上事故,有效遏制和防范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
(九)積極開展污染治理工作。嚴格落實減排計劃和目標責任書,推進污染減排項目按期實施,保證已建成污染治理設施達標穩定運行,確保完成減排任務。加強城鎮環境綜合治理,確保城市空氣與地表水環境質量良好。加強對建筑、拆遷、市政施工、道路和運輸揚塵控制以及建筑工地揚塵污染的管理。實行拆小并大,取締市區內4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和露天燒烤,縣城建成區逐步取締1噸以下燃煤鍋爐。積極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禁止未經環保檢測、尾氣超標排放車輛上路行駛。加快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的建設和運營,實施垃圾收費制度。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截污管網和脫氮除磷設施、水質在線監測設施,加快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改造,妥善做好已運行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全面實施城市排水許可證制度。加強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廠運營監管,提高運營水平,確保設施正常運轉和各項污染指標達標排放。做好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居民區的小型化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及中水回用工作。
(十)大力實施暢通工程。繼續實施暢通工程,開展創建平安暢通市區活動,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優化完善城市路網,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建設換乘便捷的綜合交通樞紐,探索建設城市快速公交系統,提高居民出行對公交的選乘率。主干道上的公共交通站點實現港灣化,出租車逐步實現定點停靠。逐步取締人力三輪車和機動三輪車,優化城市交通秩序。
(十一)集中整治城鄉環境衛生。加大公共廁所、農民無害化衛生廁所、垃圾收集點、垃圾中轉站、垃圾處理場等環衛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力度,村莊和鎮區要合理設置密閉化垃圾收集裝置。重點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的治理和管理,強化農村垃圾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特別是鐵路、公路、坑塘周圍地區的垃圾管理,保證省政府制定的鐵路沿線環境衛生管理措施得以長效落實。積極推行垃圾袋裝化和分類定點收集,城市主干道全部實現機械化清掃。縣城、示范鎮以及城鄉結合部地區村屯的道路清掃、垃圾清運工作納入專業隊伍或實行專人管理,徹底根治垃圾圍城現象和各類衛生死角。做好街巷路、“摸黑路”、庭院路的綜合整治工作,改善小街小巷、居住小區、場館周邊和公共廁所的衛生狀況。加強火車站、汽車客運站、碼頭、商業街、公園及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整治。清理占道經營、亂擺攤點、流動書攤、亂停亂放等現象。清理亂貼亂畫、規范戶外廣告、牌匾字號。加大各市、縣、鎮“三線”(公路沿線、鐵路沿線、河流沿線)及城鄉結合部、城鎮出入口的綜合整治和管理力度。探索城市數字管理等科學管理城市新思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發動廣大群眾開展殺滅“四害”、講衛生、防止疾病等活動。做好各種傳染病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對社會性重大疫情和各種疾病的發生、流行進行有效控制。
(十二)切實抓好信訪穩定工作。進一步健全信訪工作制度,層層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認真處理城鎮建設中引發的信訪問題。落實惠民政策,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真正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維護群眾利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注重源頭治理,形成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產生的長效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化解、早控制、早處理。對信訪突出問題實行領導包案,進行專項治理,為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秩序環境。
(十三)加強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工作。認真執行遼寧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規劃建設管理信息報送制度,確保建設項目信息報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完善建設項目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建設項目管理體系,加強信息隊伍建設,搞好建設信息工作現代化建設、提高建設項目信息工作服務水平。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的組織協調,成立盤錦市2009—2010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領導小組(人員名單附后)。各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總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抓好宣傳發動,成立專門機構,落實具體人員,嚴格按照統一部署,確保按期完成競賽任務并達到標準要求。
2.明確責任,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各單位必須強化責任意識,緊緊圍繞競賽目標任務,從大局出發,相互配合、精心組織、落實措施,形成強大的競賽工作合力,真正做到“誰的職責誰履行,誰的任務誰完成,誰出問題誰負責”,切實有效開展好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
3.遼河油田礦區的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可參照本方案組織實施。
附件:盤錦市2009-2010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考評表(略)
盤錦市2009—2010年度城鎮“綠葉杯”競賽活動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 陳斯來(副市長)、李志杰(中油遼河油田公司副總經理、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主任)
副組長 柏榮久(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濟湖(中油遼河油田公司副總工程師、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常務副主任)、蓋林(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組 員 朱中國(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局長)、王興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沈國剛(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市城鄉規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羅慶生(市財政局副局長)、索樂民(市人事局副局長)、宮錫強(市公安局副局長)、于耀忠(市城建局副局長)、原所才(市交通局副局長)、梁德文(市工商局副局長)、王立遠(市環保局副局長)、楊文森(市房產局副局長)、侯連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孫海平(市勞
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王皚巖(市衛生局副局長、市愛衛會副主任)、王曉東(市水利局副局長)、房柏峰(市交警支隊支隊長)、李寶武(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楊玉偉(盤錦火車站站長)、孫喜慶(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物業管理處處長)、于德順(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城建管理監察支隊支隊長)、丁賀慶(盤山縣副縣長)、孫洪軍(大洼縣常務副縣長)、李之棟(雙臺子區副區長)、李佰成(興隆臺區副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辦公室主任蓋林(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