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3〕6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遼河生態文明示范區農村環境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3-11-12
主 題 詞: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3〕6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盤錦市遼河生態文明示范區農村環境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3-11-12 瀏覽次數:148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遼河保護區管理局《盤錦市遼河生態文明示范區農村環境治理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11月4日

 

盤錦市遼河生態文明示范區農村環境治理實施方案
 

    為有效改善村容鎮貌,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治理的實施意見》(遼政發〔2013〕1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范圍

    本次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共涉及全市9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 122個行政村、16個居委會,區域面積679.72平方公里,人口35.68萬人。未完成前期農村環境連片整治任務的村屯,要按照此次治理要求開展各項設施建設;已完成治理任務的,要按照本方案逐步完善。

    二、目標任務

    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各項任務。

    2013年,重點解決農村垃圾、污水、糞便、柴草堆處理以及建立長效機制問題,做到農村公共生活與家庭生活空間清晰,管理方式、方法、責任明確。編制完成公共空間治理規劃;編制完成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規劃和散養戶的管理辦法;村垃圾、糞便堆放有序,鄉鎮轉運及時,縣區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保潔員隊伍和農村環境管理工作制度基本建成,相應的村規民約基本建立;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或人工濕地等多種處理方式,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編制完成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河流整治規劃。重點推出基礎好,經濟條件好,具備“四有、一進一出”標準的村,先期完成主要治理任務,打造農村環境治理樣板(“四有,一進一出”即:有規劃,公共與私有空間區分明晰;有空間,村屯道路、邊溝、綠化等公共空間預留充足;有積極性,完成農民“一事一議”程序,等待安排“一事一議”補助資金;有機制,建立村規民約,有保潔員隊伍,柴草垛進院、畜禽糞便出村)。

    2014年,重點推進村內及村屯間的道路及村屯綠化、河流整治、養殖小區和標準農田建設。組織開展農村環境巡查、監督工作,鞏固和擴大治理成果。

    2015年,做好收尾和特殊村屯的提高標準工作。全面驗收村屯環境治理項目,及時查找問題并整改,完善長效運行機制,鞏固治理成果。結合示范區建設,對發展旅游業等特殊村屯,提出切實可行的高標準治理意見并組織實施。

    通過三年連續、全面、重點治理,建立有制度、有隊伍、有設施、有經費保障的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體系,實現常態化管理。示范區鄉鎮符合條件的農田以及養殖小區,在規劃期內要按照有關標準,全面建成標準農田和標準化養殖小區,實現示范區農村經濟發展、村容整潔、管理進步、景致宜人、社會和諧的總體目標。

    三、時間安排

    2013年,重點解決農村垃圾、污水、糞便、柴草堆處理以及建立長效機制問題,做到農村公共生活與家庭生活空間清晰,管理方式、方法、責任明確。

    (一)11月1日—11月30日,完成污水排放系統改良工作,村內修建氧化塘和鄉鎮修建污水處理廠,路邊溝統一采用U型槽,構建完善的污水收集、處理管網。

    (二)11月15日前,各村完成固定式垃圾點修建工作,鄉鎮購置垃圾清運車、糞便清運車,有效收集和及時整理清運垃圾,設置充足的移動式垃圾桶、分類式垃圾桶,填補固定式垃圾點的使用盲區,減少環境污染,在全市建立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

    2014年,重點推進村屯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

    (一)1月初—4月15日,在村村之間、各村屯內主路安裝路燈。村村之間主路每50米兩側各安置一盞,各村屯內主路每50米單側安置一盞,解決我市村村之間道路夜間通行安全隱患。

    (二)4月16日—5月20日,有綠化條件的道路要實現100%綠化。村屯主要街道兩側各栽植一行以上適宜的喬木,喬、灌、花合理配置,達到綠化、美化、香化。

    (三)5月21日—10月31日,為美化鄉村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計劃為居民統一安裝彩鋼房頂,翻修院墻,新建入戶橋,并對村屯內居民廁所進行統一標準化改造。

    (四)5月1日—6月30日,拓寬、硬化村內道路以及村村之間的交通干道,對老化失修的道路進行維修和改造,構建鄉村交通網,提高道路運輸能力和安全性。

    (五)1月1日—12月31日,有條件的鄉鎮可在原有濕地、坑塘基礎上修建多處小型園林公園、景點等,供村民生活休閑。

    2015年,做好項目收尾、驗收工作,完善長效運行機制,鞏固治理成果。

    四、指導標準

    各縣、區要緊密結合本地區實際,因地制宜搞好各項工程建設,可參照下列標準組織實施。

    道路硬化、排水邊溝建設標準。參照《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治理的實施意見》(遼政發〔2013〕11號)和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關于印發遼寧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村內道路建設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遼農改辦〔2011〕29號)執行。

    垃圾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標準。參照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關于申報2013年農村環境治理項目的通知》(遼城發〔2013〕7號)執行。

    畜禽養殖糞便處理設施建設標準。參照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遼寧省畜禽養殖糞便貯存設施建設標準(試行)》執行。

    綠化工程建設標準。參照省林業廳《關于印發<遼寧省農村環境治理“村屯綠化示范村”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林字〔2013〕16號)執行。

    標準農田和養殖小區建設標準。參照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農業部以及農業綜合開發部門和畜牧獸醫部門相關標準執行。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農村環境治理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遼河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重要基礎。各縣區、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村環境治理的重要意義,把此項工作納入本地、本部門的重要工作議程,采取得力措施,合力推進,務求實效。各縣區政府要成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建立聯系人和聯絡員制度,編制工作規則,明確責任。各縣區、鄉鎮是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建設主體,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負責在本行政區域內做好規劃計劃、資金籌措、項目建設、日常管理、動員群眾等各項工作。

    (二)搞好規劃和計劃,確保實現目標。各縣區政府是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力求取得明顯成效。各縣區、各相關部門要按照三年工作任務要求,搞好規劃和年度計劃安排。規劃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結合,統籌安排,通盤考慮;年度計劃要按照總體要求細化工作任務和目標,強調責任的落實,保證規劃順利實施。要注重規劃的可行性,一旦實施就要確保實現。到2013年底,在調整完成當年各項具體治理任務同時,全面完成各類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的編制工作。

    (三)突出工作重點,務求實效。要注意解決難點、重點問題,保證治理一個見效一個,不出現反復,防止前清后亂。一是要注意統籌安排好資金,既要保證投入到位,也要防止分散使用和資金擠占挪用現象發生。二是要注意做好群眾工作,引導群眾改變多年的生產和生活習慣,調動他們參與治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三是要突出后續管理。各縣區政府要將農村環境治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指導鄉村建立村規民約、垃圾收集處理機制和保潔員工作制度以及各種設施管理制度;有條件的地區可在鄉鎮設立環保站或環保助理,統一抓好環境治理各項工作,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四是要做好重點村的推進工作。各縣區、各相關部門要務必做到項目在哪里,相應的指導、服務、資金就集聚到哪里。

    (四)強化管理,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將示范區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納入市對縣、縣對鄉鎮、鄉鎮對村,政府對部門的目標績效考核范圍;將項目推進工作納入市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對各縣區相關機構和遼河保護區管理局的考核主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并將目標考核結果作為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和“以獎代補”的重要依據。市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將會同市委績效辦、市政府督察室對各縣區、各相關部門工作進展情況進行檢查。各縣區年終要報告當年工作情況和明年計劃安排,年度工作計劃、年度工作成果要在報紙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每年至少組織邀請一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檢查并聽取相關建議和意見;結合村務公開工作,主動接受農民群眾對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