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辦發〔2017〕73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7-06-06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17〕73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7-06-06 瀏覽次數:420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6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遼政辦發〔2014〕46號)和《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盤政發〔2014〕20號)精神,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健全完善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四個著力”和“三個推進”,聚焦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核心目標,樹立國際化視野、站上國家平臺、對標先進地區、結合我市實際,引入市場機制,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投資多元化、建設標準化、管理智慧化、服務優質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我市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提供堅實支撐。

  (二)基本原則

  1.深化養老體制機制改革。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各類養老服務領域,鼓勵探索公辦養老設施以公建民營等運營模式運行。

  2.全面放寬社會資本準入條件。支持小微型或多網點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

  3.強化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財政補貼等政策扶持,促進各類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微利的養老服務組織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17年底,公建公營養老機構管理更加規范,公建民營養老模式穩步推行,民營養老機構加快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明顯加強,市級居家養老智慧化服務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初現端倪。

  到2020年,公辦養老機構全面提檔升級,在強化“托底”保障能力的同時普遍推行公建民營模式,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覆蓋全市,民營機構養老床位占全部機構養老床位比例達到70%以上,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養老服務平臺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城鄉一體化養老服務體系,促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壯大。

  二、重點工作

  (一)推進公建公營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

  1.鼓勵公辦養老機構實行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方式,實行食材統一配送,鼓勵物業管理等服務外包,鼓勵實行政府購買服務。(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

  2.鼓勵公辦養老機構實行經營激勵制度。鼓勵公辦養老機構接收社會養員,收入按“收支兩條線”的原則進行管理,全額上繳屬地財政,并由財政全額返還,在核定的總體平均成本以內部分,可用于聘用護理人員、管理人員和行政后勤開支等;在總體平均成本以外的部分,可用于對全體員工(不包括在編干部、員工)進行獎勵等。(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編委辦、市財政局)

  3.整合優化現有農村敬老院。各縣區、經濟區要選擇基礎設施較好、管理較規范的鄉鎮敬老院,制定規劃,形成方案,轉型升級為輻射周邊若干鄉鎮的區域性中心敬老院。通過加強管理,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提高全市農村敬老院對政府“托底”公費養員的養老服務質量,同時加大力度吸收自費養員,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確保總體運營得以優化。(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

  (二)推進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

  1.推進盤錦市老年養護院建設。2017年,爭取中央財政資助,重點改建盤錦市老年養護院基礎設施,新建消防設施,完成院內1號樓的改建工作,并力爭引入醫療機構,按照公建民營方式運營,提供中高端、醫養結合型的養老服務,對全市推行公建民營模式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牽頭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計委、市公共采購交易監督辦、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2.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鼓勵屬地政府在切實履行托底保障后,對目前運營的公辦養老機構以及優化整合后仍閑置的農村敬老院,積極引入社會力量開展公建民營。公建民營養老機構享受與原公辦養老機構相同的扶持政策。縣級以上公辦養老機構要積極探索公建民營模式,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三)推進民建民營養老機構發展

  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允許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設置多個服務網點。在民政部門登記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內籌建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住建、消防、食藥監、環保部門要比照養老機構對服務網點進行檢查驗收,合格的出具相關證明材料或許可證,由籌建人向屬地縣區、經濟區民政部門備案,備案后服務網點可以營業。(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食藥監局)

  (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

  1.吸引和鼓勵民間資本建設城鄉社區養老設施。民間資本建設城鄉社區養老設施享受與政府建設主體相同的財政資助政策。各級財政資助形成的產權,統一歸屬縣級政府所有。若此類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停用或改為其他用途,須經縣級政府同意,或將政府擁有的產權變現后歸還縣級政府。(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2.鼓勵和支持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對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主體,鼓勵其依法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使用公有資產的,其法人代表可以由政府在編人員或社區工作人員擔任,但注冊登記時法人代表須簽署聲明,證明政府投資和政府產權,并聲明不領取任何報酬和津貼。各縣區、經濟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大力支持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展,以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為重點,從供給側發力,結合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創新產品和服務,形成居家養老服務新業態、新模式,要將政府購買服務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市級財政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補貼。(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編委辦)

  3.完善城鄉社區公建養老設施公營保障措施。人社部門要為城鄉社區公辦養老設施安排相應公益崗服務人員。衛生部門要將社區衛生資源整合進社區養老設施。縣級政府要切實履行屬地責任,保障城鄉社區公辦養老設施水、電、氣、暖供應和工作人員津貼。市級財政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運營補貼。(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計委)

  4.在城鄉社區公辦養老設施普及公建民營模式。加大屬地政府補貼力度,引入民間資本運營城鄉社區公建養老設施。在引入民間資本時,要通過公開招標等競爭性方式確定運營合同,市級財政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運營補貼。(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5.鼓勵群眾自治組織運營城鄉社區公建養老設施。由屬地政府補貼,鼓勵老年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管理和運營城鄉社區公建養老設施,市級財政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運營補貼。(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6.加快市級居家養老智慧化服務平臺建設。搭建市級“互聯網+健康養老”信息化綜合養老服務平臺,實現養老服務協調和養老組織管理現代化,構建醫療綠色通道、保姆陪護、老年用品、網上超市、情感慰藉、法律服務、臨終關懷等系列化服務板塊,搜集、整合各類養老數據信息,由民政部門對養老服務組織執行平臺登記核準機制,建立信用信息記錄和歸集機制,實現各縣區、經濟區養老服務業管理和基本單元全覆蓋。(牽頭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公共采購交易監督辦,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五)全面落實醫養結合政策

  2017年全面啟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試點工作。確定3家以上醫療機構為試點單位,建成醫養結合型機構。提高綜合性醫院為老年人服務能力,在全市80%以上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就醫綠色通道。引導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合作,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牽頭單位:市衛計委,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六)全面推進健康養老產業

  各縣區、經濟區要把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促進現有醫療、健康、養老資源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推動新型健康養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要加大招商力度,積極引進一批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養老項目,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省內知名的健康養老服務品牌,形成健康養老產業鏈條,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衛計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負責對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縣區、經濟區也要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著力推進。

  (二)落實責任。市直相關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要按照《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任務分解表》(附件2)認真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措施,精心組織實施。衛生部門不再對養老機構發放衛生合格證。投資額30萬元以內、獨立建筑面積或在建筑內租賃面積300平方米以下規模的養老機構,不必辦理開業前消防檢查手續。擬用于養老機構的房屋未取得房產證的,由所在縣區、經濟區出具房屋用地和建設許可證明。物價部門負責落實養老機構和城鄉社區養老設施的用水、用電、用氣、用熱居民繳費標準和安裝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普通住宅用戶收費標準。財政部門要適時探索對高齡老人發放養老服務券機制,引導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對養老機構的消防、衛生、食品安全、環保等執法檢查,由相關監管部門負責,民政部門以檢查與設立許可相關的手續和管理制度的健全性為主。民政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服務行業的規范管理。

  (三)強化考核。將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市直相關部門和各縣區、經濟區的績效考核內容,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督查。市民政局要定期和不定期對相關工作進行調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報送進展情況,確保各項目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收到預期成效,達到預期目標。各縣區、經濟區也要將此項工作任務作為考核內容,嚴格督辦。

    附件:1.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2.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任務分解表



附件1

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姜  冰  副市長

    副組長:楊居山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  巖  市民政局局長

    成  員:劉建平  市編委辦主任

           

            李宏偉  市公安局副局長

            崔  建  市財政局局長

            何  敏  市人社局局長

            袁宏志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李  勇  市環保局局長

            李之棟  市住建委主任

            楊旭光  市衛計委主任

            王永偉  市食藥監局局長

            齊  峰  市公管辦主任

            繆萬舉  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董事長

            孫  雨  盤山縣縣長

            李吉峰  雙臺子區代區長

            陳寶庫  興隆臺區區長

            葛立軍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主任

            馬曉春  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辦公室主任張巖(兼),負責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日常協調、管理工作。  


    附件2

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任務分解表

序號

任務名稱

任務分解
(主要時間節點形象進度或階段性量化指標)

完成時限

牽頭單位

配合單位

分管領導

(一)推進公建公營養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

1

鼓勵公辦養老機構實行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

改革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方式,實行食材配送,鼓勵物業管理等服務外包,鼓勵實行政府購買服務。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姜  冰

2

鼓勵公辦養老機構實行經營激勵制度

鼓勵公辦養老機構接收社會養員,該項收入全額上繳屬地財政,并由財政全額返還,在核定的總體平均成本以內部分,可用于聘用護理人員、管理人員和行政后勤開支等;在總體平均成本以上的部分,可用于對全體員工(不包括在編干部、員工)進行獎勵等。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市編委辦

郭  倫
姜  冰

3

優化整合現有農村敬老院

各縣區、經濟區選擇基礎設施較好、管理較規范的鄉鎮敬老院,制定規劃,形成方案,轉型升級為輻射周邊若干鄉鎮的區域性中心敬老院。通過加強管理,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提高全市農村敬老院對政府托底公費養員的養老服務質量,同時加大力度吸收自費養員,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總體運營得以優化。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姜  冰

序號

任務名稱

任務分解
(主要時間節點形象進度或階段性量化指標)

完成時限

牽頭單位

配合單位

分管領導

(二)推進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

1

推進盤錦市老年養護院建設

5月底前,申報中央財政專項資助830萬元;12月底前,完成1號樓改造工程。

2017年12月

市民政局

市發改委
市財政局
市人社局
市衛計委
市公共采購交易監督辦
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姜  冰

2

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

對目前運營的公辦養老機構以及優化整合后仍然閑置的農村敬老院,積極引入社會力量開展公建民營,縣級以上公辦養老機構要在公建民營方面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郭  倫
姜  冰

(三)推進民建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

1

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允許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設置多個服務網點

在民政部門登記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以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內籌建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住建、消防、食藥監、環保部門要對服務網點進行檢查驗收,合格的給予相關證明材料或許可證,服務網點的上述證明材料或許可證須向屬地縣區民政部門備案,備案后可以營業。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住建委
市公安局
市環保局
市食藥監局

姜  冰
潘元松

白  光
王永威

序號

任務名稱

任務分解
(主要時間節點形象進度或階段性量化指標)

完成時限

牽頭單位

配合單位

分管領導

(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

1

吸引和鼓勵民間資本建設城鄉社區養老設施

民間資本建設城鄉社區養老設施的,享受與政府建設主體相同的財政資助政策。各級財政資助形成的產權統一歸屬縣級政府所有,民間投資主體享有無償使用權。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郭  倫
姜  冰

2

鼓勵和支持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

對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主體,鼓勵其依法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各縣區、經濟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大力支持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要將政府購買服務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市級財力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補貼。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市編委辦

郭  倫
姜  冰

3

完善城鄉社區公辦養老設施公營保障措施

人社部門應為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安排相應的公益崗服務人員。衛生部門要將社區衛生資源整合進社區養老設施。縣級政府要保障城鄉社區養老設施水、電、氣、暖供應和工作人員津貼。市級財力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運營補貼。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市人社局
市衛計委

郭  倫
姜  冰
潘元松

4

在城鄉社區公辦養老設施的運營中普及公建民營模式

由屬地政府補貼,引入民間資本運營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在引入民間資本時,應通過公開招標等競爭性方式確定運營合同,市級財力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運營補貼。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郭  倫
姜  冰

5

鼓勵群眾自治組織運營城鄉社區公建養老設施

在城鄉社區普及老年協會。由屬地政府補貼,鼓勵老年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管理和運營城鄉社區公建養老設施,市級財力和福彩公益金可安排預算予以運營補貼。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民政局
市財政局

郭  倫
姜  冰

序號

任務名稱

任務分解
(主要時間節點形象進度或階段性量化指標)

完成時限

牽頭單位

配合單位

分管領導

6

加快市級居家養老智慧化服務平臺建設

6月底前,信息平臺建成,達到使用條件。

2017年6月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財政局
市公共采購交易監督辦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郭  倫
姜 冰

(五)全面落實醫養結合政策

1

全面啟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試點工作

出臺《醫養結合試點工作方案》,確定3家以上醫養結合式醫療機構為試點單位。
9月底前,全市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通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
10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召開醫養結合工作現場會,推廣試點經驗。

2017年10月

市衛計委

市民政局
市人社局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潘元松

(六)全面推進健康養老產業

1

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各縣區、經濟區要把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促進現有醫療、健康、養老資源優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推動新型健康養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要加大招商力度,積極引進一批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養老項目,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省內知名的健康養老服務品牌,形成健康養老產業鏈條,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長期推進

各縣區政府

經濟區管委會

市發改委
市民政局
市衛計委

郭  倫
姜  冰
潘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