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7〕114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7—2018年)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7-09-24 | |
主 題 詞: |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7〕114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7—2018年)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7—2018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9月23日
盤錦市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2017—2018年)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國辦發〔2016〕69號)、《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實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遼政辦發〔2016〕151號)精神,進一步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市第七次黨代會和市委七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立足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協同聯動、重點突破”原則,以推動全市物流降本增效為重點,著力解決物流瓶頸制約,優化要素資源配置,通過逐步完善區域性物流基礎設施,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項目建設,培育和壯大物流企業,推動我市現代物流業實現規模效益,帶動服務能力整體提升,全社會物流總成本逐步降低,實現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產業基地發展目標。
二、重點任務
(一)強化服務功能,改革和創新管理體制,降低體制性成本。
1.優化準入流程。縮減物流行業有關行政許可事項,簡化審批流程,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效率與水平。物流行業行政許可事項的申請、受理、辦結、送達實行“一站式”“零障礙”服務。鼓勵具備法定投資資格的自然人和企業法人、社團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為物流企業出資人。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進一步放寬物流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鼓勵物流企業網絡化經營布局。(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交通局,2017年末前完成)
2.建立健全貨運司機誠信管理制度,簡化道路運輸許可證、營運證年審手續。嚴格落實國家公路超限治理處罰標準,減少執法中的自由裁量權。(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路政局,2017年末前完成)
3.抓緊制定配送車輛便利通行管理辦法及貨運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范,科學規劃城市配送車輛專用停車位或停車場。對生活必需品、藥品、鮮活農產品和冷藏保鮮產品配送以及新能源車輛,予以優先通行便利。(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2018年末前完成)
4.創新管理方式和手段。鼓勵物流企業建立綜合性物流公共平臺。引導大型物流企業開發應用企業資源、供應鏈、客戶關系等先進物流管理系統。支持、鼓勵商貿物流企業采用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供應鏈管理等關鍵技術,拓展追蹤溯源、數據分析、擔保結算、融資保險、信用評價等增值服務,實現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系統對接,增強協同運作能力。加快物流企業設施設備改造升級步伐,推廣使用標準化、廂式化、專業化公路貨運車輛,提高貨物運輸裝備現代化水平。(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交通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持續推進)
(二)加強政策扶持,進一步減輕稅費負擔,降低企業成本。
5.強化稅收政策支持。鞏固“營改增”改革減稅成果,規范交通運輸行業成本核算,使其進項稅額得到充分抵扣,降低企業稅收負擔。(責任單位: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財政局,持續推進)
6.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物流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物流企業為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原通用的50%提升到75%。物流企業在信息化改造中所購置并實際使用符合稅法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該設備投資額的10%可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責任單位: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科技局,持續推進)
7.實施價格優惠。大型農貿市場的用水價格,已按要求簡化用水價格分類的地區,執行非居民用水價格,有條件的執行居民用水價格,菜冷鏈物流的冷庫用電與工業同價。(責任單位:市物價局、市商務局,2018年末前完成)
8.規范收費行為。加緊跟進國家有關部委《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進程,提出我市實施意見。(責任單位:市交通局,2017年末前完成)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落實《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規定》,取消營運車輛二級維護強制性檢測。(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財政局,持續推進)
9.加大要素保障。積極篩選降本增效突出的物流項目,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鼓勵物流園區建立投融資平臺,通過銀行貸款、股票上市、發行債券、增資擴股等渠道籌集資金。〔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國資委(金融辦)、市商務局,持續推進〕
10.引導物流項目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落實支持物流業發展的用地政策,積極支持利用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租賃的,按規定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支持物流項目申列省、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重點保障項目建設用地。一次性繳納土地出讓金確有困難的物流企業,首期繳納全部地價款不低于50%,其余可在規定期限內按合同約定分期繳納,降低土地使用成本。鼓勵采取長期租賃、先出租后出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物流業土地。(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持續推進)
(三)強化載體支撐,加強和完善物流體系建設,降低間接成本。
11.暢通物流通道。加快推進沈盤鐵路建設,12月末前,完成沈盤鐵路全線通車運行,實現“盤滿歐”通道全線貫通。加大阜盤鐵路前期工作協調力度,盡快開展項目報批各項工作,爭取“盤蒙歐”通道早日連接。為支持沿海港口實施港區聯動,加快發展多式聯運體系,構建國際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提供保障。(牽頭單位:市交通局,責任單位:市港口與口岸局、市發改委,2018年末前完成)
12.推進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建設。依托電子口岸平臺,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建設。加強與東北內陸口岸合作,打破地域限制,實現東北四省區海關一體化通關與檢驗檢疫“直通放行”等模式的對接和并聯。簡化通關手續,降低通關成本,提高跨境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服務保障能力。(牽頭單位:市港口與口岸局,責任單位:盤錦海關、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018年末前完成)
13.升級物流園區。積極拓寬籌融資渠道,多方爭取資金投入,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功能,以快遞業聚集發展為核心,整合區域內現有具備條件的快遞企業、電商企業、倉儲物流企業向園區聚集,吸引快遞總部、區域總部、樞紐中心落戶園區,建立快遞物流與電子商務等相關產業戰略聯盟,加快培育快遞總部經濟,拉長產業鏈,實現規模經營、聚集發展。(牽頭單位:盤山縣政府,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規劃局、市經合局、市郵政管理局,2018年末前完成)
14.構建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引導推動物流企業、電商企業、郵政企業和供銷社等開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設完善縣、鎮、村三級配送節點,構建信息化程度高、功能齊全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鼓勵合規利用農村班線客車代運郵件和小件快遞,健全末端小件快運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供銷社、市商務局、市交通局、市國土資源局,2018年末前完成)
15.推進跨縣區(經濟區)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以信息化為支撐,著重增強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完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商務局,持續推進)
(四)促進產業融合,增強協同服務能力,提高資源使用率。
16.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結合實施“中國制造2025”,引導物流企業與制造業供應鏈對接,建立與新型工業化發展相適應的制造業物流服務體系,謀劃建設專業化制造業物流基地。鼓勵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企業依托自身技術裝備優勢,發展專業化物流業務,拓展專業化營銷網絡。支持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生產企業,優化供應鏈業務流程,構建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運作體系。(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持續推進)
17.推動物流業與交通業融合發展。促進物流業與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提高綜合效益和服務水平,解決物流節點與交通運輸樞紐布局不協調、集疏運體系不暢、信息孤島現象突出等問題。加快推進沈盤鐵路、阜盤鐵路等重點交通樞紐工程建設進度,構建便捷通暢的物流通道。(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交通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委,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2018年末前完成)
18.推進物流業與商貿業互動發展。加快建設“互聯網+高效商貿物流”協同服務體系,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實體商貿企業物流成本。加快推進光明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商貿物流重點項目建設。鼓勵第三方物流企業抓住“智慧城市”建設契機,充分利用百度云計算服務平臺,規劃建設區域性智慧物流公共數據存儲中心、交換中心和處理開發中心,打造智能物流信息服務示范基地,推動建設智能城鄉共同配送網絡。(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持續推進)
(五)完善配送體系,提高物流行業信用水平,改善物流效率。
19.完善城鄉配送體系。支持有條件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智能化協同配送體系,加快建設城市公用型配送節點和末端配送點,打通物流配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引導物流企業聯合構建城市、農村智能物流配送聯盟,支撐配送服務向農村延伸。鼓勵利用郵政、供銷社等網絡網點開展農村共同配送,打通農資、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高效便捷通道。(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交通局、市郵政管理局、市郵政公司,相關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持續推進)
20.促進信用信息共享。建立物流領域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制度,規劃建設全市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與遼寧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等信用平臺的信息共享,完善并落實包括物流企業在內的企業信用行為聯合獎懲辦法,及時公開相關失信信息,加大對失信當事人的聯合懲戒力度,減少低水平無序競爭。(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交通局,責任單位:市人民銀行、市商務局、市工商局,2018年末前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盤錦市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建立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協調會議制度,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及時解決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密切協調,形成合力,確保各項任務積極有序推進。
(二)細化工作方案。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認真履行職責,抓緊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分工,細化工作舉措,落實工作責任,推動工作落實。
(三)實施試點示范。各縣區、經濟區要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工作,探索建立示范項目帶動機制。鼓勵物流企業圍繞多式聯運、城鄉配送、信息平臺建設、區域物流資源整合、拓展物流新業態等方面,開展降本增效試點。選取業績突出、行業影響帶動能力強的項目作為物流降本增效試點示范項目,重點予以政策支持。
(四)強化督導檢查。各縣區、經濟區要統籌組織實施工作,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及時跟蹤調度各項工作任務推進情況。相關責任單位要定期向牽頭部門反饋工作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