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政辦發〔2017〕118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意見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7-10-09 | |
主 題 詞: |
盤政辦發〔2017〕118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七屆第71次常務會議討論研究同意,現將《關于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9月29日
關于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的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我市各項精準幫扶工作落地見效,持續鞏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幫扶機制建設
(一)完善精準幫扶機制。幫扶對象主要包括:納入最低生活保障但有致富意愿的人口,因病、因災、因學等原因返貧的人口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按照動態管理的原則對幫扶對象進行精準識別,做到戶有本、村有冊、鎮有簿、縣有電子檔案、市有數據庫。針對致貧原因制定幫扶措施,明確責任人,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建立精準幫扶信息網絡平臺,實現幫扶數據與行業部門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銜接。通過幫扶電話、網站、郵箱、短信、微信等方式,加強幫扶信息動態管理,及時生成“脫貧退出、返貧納入”統計數據,實現實時數據分析,指導調整精準幫扶政策的著力點。
(二)建立嚴格退出機制。建立幫扶對象退出考核機制,制定退出驗收辦法,堅持考核驗收到人,防止弄虛作假和“數字脫貧”。嚴格落實幫扶對象退出核查制度,把好審核關,發揮好第三方評估作用。組織專門力量適時開展退出監測評估工作,既監測評估退出進度落實情況,也監測評估退出質量。建立嚴格的約束機制,杜絕“一邊享受幫扶政策,一邊過富日子”現象。
(三)創新社會參與機制。建立和完善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精準幫扶的制度。充分發揮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在社會幫扶中的引領作用。鼓勵引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興辦企業、合作開發、建設生產基地、提供就業崗位、公益捐助等方式參與精準幫扶。搭建社會力量參與幫扶的信息平臺,形成有效協調和監管機制。進一步實施企業幫扶捐贈稅前扣除、各類市場主體到經濟薄弱地區投資興業等相關支持政策。積極倡導志愿者行動,構建幫扶志愿者服務網絡。
(四)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嚴格落實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幫扶工作責任制。加大對強農、惠農項目的設施、設備等資產以及參與幫扶機構、部門和工作人員的監管力度。發現虛報、冒領、截留、擠占、挪用幫扶資金,幫扶對象不符合認定標準、幫扶對象信息掌握不全面,幫扶對象確認程序不完整,統計幫扶數據信息不詳實以及機構和個人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瀆職等行為的,將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二、做好精準幫扶工作
(一)產業幫扶。圍繞“水稻、水產、畜牧、果蔬、林葦”五大主導產業,因村制宜、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引導有就業能力的幫扶對象增強就業意愿,實現生產致富。全面落實《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施方案的通知》(盤政辦發〔2017〕106號)精神,實施新一輪設施農業補貼計劃,帶動農戶增收。全面落實《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盤政辦發〔2017〕104號)精神,大力推進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積極吸納幫扶對象就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完善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讓涉農幫扶對象平等參與現代農業發展,并在產業發展中受益。
(二)醫療幫扶。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工作,實現政策、資金最大限度向幫扶對象傾斜。提高幫扶對象大病保障水平,實施農村低保戶、低保邊緣戶重大疾病住院治療費用按90%予以報銷等幫扶政策。
(三)教育幫扶。落實國家教育幫扶政策,對全市低保戶、低保邊緣戶進行教育資助,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五個階段,分別予以每人每年750—3000元助學金補助并免除學費。
(四)就業幫扶。低保家庭成員創業、就業享受社保補貼政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創業場地補貼政策、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失業保險政策。通過縣區(經濟區)、鎮、村(社區)三級聯動,實現有就業能力的低保對象圍繞設施農業、認養農業、旅游產業及保潔等公益性崗位就業和外出務工轉移就業。
(五)金融幫扶。加大金融機構精準幫扶支持力度,對幫扶對象發展產業、創業就業提供免抵押、免擔保、小額貸款、貼息獎勵等扶持政策。資助幫扶對象參加農業保險,降低生產風險,提高收入水平。
(六)合力幫扶。在黨員干部中開展“走親戚在行動”與困難群眾“一對一”結對幫扶;工會困難職工專項幫扶和“金秋助學”幫扶。婦聯開展“春風行動”,為婦女提供政策支持、信息咨詢、市場營銷、項目信息、“兩癌”救助等服務,開展“冬日陽光”溫暖行動,發動社會力量救助困難婦女兒童。共青團開展中學“五年資助”行動和希望工程“圓夢大學”行動,資助困難學生就學。開展“百鄉萬戶”惠民工程和“千企聯千村”活動,吸納低收入人口就業。
三、加強保障體系建設
(一)強化組織保障。調整完善盤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完善機構設置,明確責任分工,抓好政策落實。
(二)建立責任體系。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促推進、縣抓落實、工作到村、幫扶到戶到人”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幫扶工作責任制,市、縣、鎮、村“四級書記”一起抓,強化黨委、政府精準幫扶的主體責任和幫扶單位幫扶責任。
(三)加強協同幫扶。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硬辦法、實措施”,突出“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四項收入重點,強化協同配合,保證幫扶對象增收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對因病、因學、因殘、因災等原因致貧或返貧的幫扶對象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根據每年人均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水平,按比例逐年提高低保標準。
(四)營造濃厚氛圍。加大對幫扶對象的宣傳、教育、培訓力度,正確處理好政府幫扶、社會幫扶和自身努力的關系,引導幫扶對象破除“等、靠、要”的懶惰思想,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增強幫扶對象自我發展能力。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優勢和作用,深入開展民營企業“千企聯千村”活動。積極為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幫扶創造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