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辦發〔2018〕23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2018年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8-05-11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18〕23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2018年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05-11 瀏覽次數:408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2018年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5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盤錦市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2018年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三年攻堅計劃(2018—2020年)》和全省區域發展戰略精神,加快盤錦全域沿海經濟帶建設,帶動全市經濟提質增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優化臨海產業布局、構建現代臨海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以推進項目建設、強化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統籌存量優化升級和增量調整結構;以推進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促進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和全域都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建設現代化港口城市,將盤錦打造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重要經濟增長極。

  (二)主要目標

  到2018年底,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牽頭部門:市財政局)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牽頭部門:市工信委)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與地區生產總值增幅保持同步。(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二、重點任務

  (一)以遼東灣新區為龍頭,大力推進沿海開發開放

  1.提升遼東灣新區整體實力。2018年,遼東灣新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0億元,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5億元,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1億元,增長3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5.3億元,增長30%。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統計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2.推進臨港產業發展。圍繞做大做強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推進特色裝備制造產業提檔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補齊服務業發展短板,加快推進寶來化工輕烴綜合利用項目、長春化工1.8萬噸/年鋰電池銅箔、北大荒(盤錦)糧食倉儲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遼東灣新區全年新開工項目實現20項、竣工項目實現21項。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發改委

  配合部門:市工信委、市商務局、盤錦海關(原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開竣工目標,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3.提升港口能力能級。繼續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液體化工品泊位配套設施和盤錦港深水航道建設。推進港口綜合信息應用平臺建設,提升港口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港口年通過能力達到7000萬噸。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港口與口岸局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完成301#油品泊位、331#—332#液體化工品泊位配套建設;9月底前,完成304#油品及液體化工品泊位建設;12月底前,重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4.推進智慧港口建設。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港口運輸業務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提高港口裝卸效率和服務質量。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建設。推廣運用遼寧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高口岸通關效率。

  牽頭部門:市港口與口岸局

  責任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盤錦海關

  配合部門:盤錦港邊防檢查站、盤錦海事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爭取“單一窗口”國家標準版上線功能達到全覆蓋;9月底前,“單一窗口”國家標準版貨物申報應用率達到50%以上;12月底前,“單一窗口”國家標準版應用率達到70%以上。

  5.增強港口輻射帶動作用。推進與招商局集團合作,落實港口發展工作計劃。加強與江蘇省太倉港、南京港等港口戰略合作,開辟盤錦連接我國沿海及沿江港口的海鐵聯運通道。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港口與口岸局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經合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開通東三省—盤錦港—武漢港—云貴川鐵水聯運物流通道;12月底前,完成與招商局集團合作計劃,取得階段性成果。

  6.完善國際通道建設。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開放戰略,加快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力爭開通“盤滿歐”“盤蒙歐”集裝箱中歐班列2列。探索“盤蒙新”通道建設,建設新疆北部大通道。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港口與口岸局

  配合部門:盤錦港集團、市發改委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7.構建口岸合作機制。加強與二連浩特、滿洲里、綏芬河等陸路口岸工作對接,設立信息聯絡辦公室,實現報關數據互通。鼓勵盤錦企業在口岸所在地投資建設,協調口岸所在地政府在土地政策等方面予以優惠和支持。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港口與口岸局、盤錦海關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國土資源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赴二連浩特、滿洲里、綏芬河等陸路口岸進行考察對接;11月底前,設立信息聯絡辦公室,及時通報通關情況,實現數據互通;12月底前,探討設立“無水港”可行性,支持盤錦港在各口岸投資建設“無水港”。

  8.加快開放平臺建設。積極協調籌備糧食物流產業大會,推進盤錦港與南北方糧食物流企業合作,推動進境糧食指定口岸申建工作。完善并擴大保稅物流中心功能,推進盤錦綜合保稅區申建工作。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農委、市商務局、市港口與口岸局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盤錦海關(原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時間節點:2018年5月底前召開糧食物流產業大會,12月底前完成進境糧食指定口岸申報工作;9月底前完成綜合保稅區申報前期準備工作,12月底前向省政府申報;12月底前推動遼東灣大宗石化品交易平臺穩定運營,服務企業數量達到130戶。

  9.推進現代化濱海新城建設。加大遼東灣新區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力度,完成寶來路、雙井子溝和紅旗溝水系清淤及景觀護坡等40項工程,推進市政綜合管廊及東部城區路網改造等10項配套工程建設。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市政集團

  配合部門:市住建委、市規劃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完成主要街路、橋梁的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9月底前,完成道路交通改造及排水管線提升改造等工程;11月底前,完成海島生態住區市政綜合管廊的管線與附屬設施安裝,全面提升遼東灣新區城市整體形象。

  10.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經驗。赴上海等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為謀化新區差異化、協同化發展路徑提供思路,推進上海等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在遼東灣新區復制推廣工作。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發改委(市開放辦)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對接專家來遼東灣新區授課;12月底前完成經驗總結,適時進行推廣。

  11.用好國家、省、市扶持政策。在用好省、市賦予的33項政策基礎上,積極在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審批權限、體制機制、產業政策等方面,繼續向上爭取支持。充分利用東北振興各項政策,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確保遼東灣新區在振興發展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12.推進重點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沿海各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2018年沿海5個重點園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0億元。積極探索“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將原來由管委會獨自承擔的職能,改為由管委會和專業公司共同承擔,為園區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注入活力、增加動力。

  牽頭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精細化工產業園區管委會、北方新材料產業園區管委會

  責任部門:市發改委

  配合部門:市工信委、市統計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計劃,重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二)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優化升級

  13.抓好重點項目推進。全面落實項目領導包保責任制,為項目建設提供“媽媽式服務”,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實施進程。著重做好兵器集團石化及精細化工項目主體工程服務推進工作,力爭項目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2018年,全市實施億元以上項目300個。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14.積極開展精準招商。制定出臺《關于大力實施精準招商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率工作方案》,精心策劃包裝一批符合產業政策和規劃、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的招商項目,2018年實現精準招商億元以上簽約注冊項目60個,新開工項目不低于20個。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市經合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15.推動石化產業升級。引導支持華錦集團、北燃公司、遼河石化等重點存量企業,在有機化工、高性能聚合物、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產業領域實施技術升級,開發研制高端產品,形成石化產業全產業鏈條,增強產品附加值和競爭能力。2018年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600億元。

  牽頭部門:市工信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經合局、市統計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實現800億元;12月底前,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實現1600億元。

  16.推動裝備制造產業升級。以忠旺鋁擠壓型材項目為重點,培育發展以高精度鋁合金材料及鋁合金制品為重點的高端基礎材料及制成裝備;以天意石油裝備、陸海研究院等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為依托,促進石油鉆采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牽頭部門:市工信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經合局、市發改委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推薦企業申報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項目;9月底前,調度忠旺鋁業80萬噸鋁擠壓型材項目建設情況;12月底前,推進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智能裝備制造設計研發項目建設。

  17.推進工業技術改造升級。結合落實《中國制造2025盤錦行動綱要》,實施盤錦市存量企業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引導華錦集團、北燃公司等重點企業開展技術改造。2018年實施智能制造(服務)項目30項、重點技術改造項目15項。

  牽頭部門:市工信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累計實現新開工技術改造項目1項、竣工技術改造項目2項;9月底前,累計實現新開工技術改造項目2項、竣工技術改造項目3項;12月底前,累計實現新開工技術改造項目3項、竣工技術改造項目4項,完成智能制造(服務)項目5項。

  18.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中藍電子、曙光等科技企業,發展智能終端配件、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器等產品,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產業。依托禹王新材料產業園、中金新能源產業園及遼寧北方戴納索合成橡膠有限公司、盤錦中潤特塑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到2018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6%。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市工信委、市科技局

  配合部門:市統計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7月底前,禹王新材料產業園4個項目開工建設;12月底前,中金新能源產業園新上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建成投產。

  19.推動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加快設施農業、認養農業發展,建設設施農業占地面積3.5萬畝,新增認養農業面積5萬畝以上。繼續實施農產品品牌培育戰略,提升盤錦大米、河蟹、泥鰍魚等品牌市場認知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三品”認證面積比重達到80%以上,主要農產品檢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

  牽頭部門:市農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海洋與漁業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計劃目標,重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20.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餐飲、住宿、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務企業創新服務模式,采用團購式、體驗式、上門式、配送式等線上到線下融合發展模式,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到2018年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

  牽頭部門:市商務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統計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形成家庭服務業標準規范;12月底前,建立完善生活服務業網絡平臺,重點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21.推進生產性服務業提質。鼓勵和支持研發設計、三方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有效提高主導產業生產效率。發展壯大物流產業,重點推進誠通中國物流東北基地、東北快遞(電商)物流產業園規劃建設,抓好電商物流產業平臺建設。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工信委、市商務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市金融辦)、市環保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22.加快全域旅游發展步伐。全面實施“2019相聚盤錦”工程,持續開展四季旅游活動,完成紅海灘廊道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整合濕地游、濱海游、溫泉游、鄉村游、文化游等旅游資源,推出2018年度盤錦旅游聯票。開展評定鄉村A級旅游景區工作,重點推出一批“紅海灘+鄉村”、冬季旅游系列產品。全市旅游業總收入增長12.6%以上。

  牽頭部門:市旅發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7月底前,推出第一批試點示范鄉村旅游景區景點和旅游示范戶、星級民宿戶,立足京津冀、遼吉黑等重點客源市場開展盤錦旅游產品精準營銷活動;9月底前,推動紅海灘廊道5A級旅游景區評定工作,提升天下奇觀紅海灘國際品牌形象,重點推出一批“紅海灘+鄉村”旅游產品,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評定鄉村A級旅游景區;11月底前,“2019相聚盤錦”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紅海灘+旅游”產品體系市場推廣收到成效,重點旅游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15%,京津冀客源市場增長20%。

  (三)以縣域經濟為重點,不斷壯大鎮村經濟實力

  23.明確鎮(街道)產業發展方向。制定出臺《盤錦市鄉鎮(街道)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對全市34個鄉鎮及涉農街道產業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引導鄉鎮圍繞主導產業上下游環節和轉型升級方向,發展配合主導產業的特色新型工業和生產性、生活型服務業。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工信委、市商務局、市農委

  時間節點:2018年9月底前完成。

  24.建立鄉鎮產業發展幫扶機制。建立一個市直部門包扶一個鎮(街道)的對口協作機制,有針對性與鎮、街道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口協作,在產業發展建設、項目包裝引進、政策資金爭取、人才培訓交流等方面開展結對工作,加快提升鎮域經濟發展水平。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市直各部門

  配合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完成。

  25.加快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興辦企業實體等方式,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各專業村鎮為基礎,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整合資源要素,發展“一村一品”產業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2018年,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10個。

  牽頭部門:市農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務局、市旅發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林園局、市畜牧獸醫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報送擬培育示范村名單;12月底前,完成培育工作。

  26.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參加第十一屆中國遼寧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十八屆中國沈陽國際農業博覽會、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第五屆遼寧出口食品農產品展洽會等交易會,進一步提高“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盤錦堿地柿子”“盤錦泥鰍”等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知名度。

  牽頭部門:市農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質監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盤錦海關(原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海洋與漁業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積極進展。

  27.推進產業特色小鎮建設。支持各村鎮圍繞自身產業特點和發展潛力,認真做好謀劃包裝,推動盤山電商物流小鎮、大洼新立認養小鎮、田莊臺古鎮旅游風情小鎮等產業特色小鎮申報省級產業特色小鎮,為產業特色小鎮謀取更多資金政策支持,促進村鎮產業快速集聚發展。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市住建委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積極進展。

  28.推進縣域財政體制創新。合理劃分市以下各級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形成市、縣(區)合理的財力格局,在確保現行財政管理體制平穩運行基礎上,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牽頭部門:市財政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29.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逐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市級試點村篩選確認工作,全面開展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和資產量化工作,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

  牽頭部門:市農委

  責任部門:盤山縣政府、雙臺子區政府、興隆臺區政府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試點村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和資產量化工作。

  30.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加強保潔員管理,強化“美麗鄉村”考核,健全完善“美麗鄉村”長效管理機制。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最美家庭創評工作,繼續做好院墻美化工作,提高院落環境管理水平。加強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逐步取締院內旱廁。繼續做好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加快漚肥池建設,到2018年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率達到25%以上。繼續加強村屯植樹綠化、美化,2018年新建園林新村50個。

  牽頭部門:市城鄉一體化辦公室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住建委、市衛計委、市環保局、市林園局等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四)以改革創新為重點,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

  31.繼續推進國企國資改革。以九大國有集團公司為重點,促進企業實體化運行,打造一批重點項目,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施企業管理提升工程,力爭2018年各重點集團公司利潤總額增長10%。穩妥推進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2018年完成全部移交任務。

  牽頭部門:市國資委(市金融辦)

  責任部門:各集團公司

  配合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32.深化農墾改革。全面落實《盤錦市加快農墾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以國家、省深化農墾改革專項試點為抓手,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建立與農墾土地性質和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土地經營管理制度和勞動用工制度,發揮農墾規模化、組織化、產業化優勢,積極培育主導產業,盤活資源要素,做大做強農墾企業。

  牽頭部門:市農委

  責任部門:盤山縣政府、興隆臺區政府、大洼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完成改組組建農墾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開展國有農用地使用權抵押擔保兩項國家深化農墾改革專項試點任務;12月底前,農墾集團及農場有限公司運營取得階段性成果。

  3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破”“立”“降”要求,圍繞提升三次產業供給質量,深入實施農業、工業、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重點抓好居民區石化企業進園區、租購并舉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等重點任務落實。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市農委、市工信委、市商務局、市住建委、市國資委(市金融辦)

  配合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召開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動員會;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34.深化營商環境建設。繼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全流程、全周期服務管理,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抓好信用盤錦建設,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公開查詢和信用產品廣泛應用,力爭獲取國家誠信示范建設城市創建資格。

  牽頭部門: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責任部門:市編委辦、市發改委、市工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配合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開展好簡政放權、政務服務專項整治工作;12月底前,信用盤錦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35.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啟動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格執行《遼寧省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7年本)》,除目錄范圍內的項目外,一律實行備案制。繼續抓好遼東灣新區承諾制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梳理總結改革成功經驗,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并適時進行推廣。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責任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積極進展。

  36.加快金融體系建設。大力引進各類金融機構,開辟設立和引進金融機構綠色通道,健全我市金融牌照,形成多元化金融體系,2018年新增金融機構3家。落實政府信貸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推動開展應急轉貸業務,支持中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全年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保余額達到30億元以上。

  牽頭部門:市國資委(市金融辦)

  責任部門:盤錦銀監分局、市人民銀行

  配合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重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37.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抓好高新區晉級工作,通過“以升促建”,努力建設國家級高新區。支持大連理工大學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究院做大做強,鼓勵引導科技型企業組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及創新聯盟。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0家、小巨人企業30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

  配合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9月底前,推進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產業技術研究院組建研發團隊;12月底前,推進高新區晉級工作,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

  38.支持開展科技創新。圍繞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深海海洋工程需求,支持渤海裝備遼河重工、陸海研究院等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研發高端海洋工程裝備,全年組織企業開展技術攻關項目5個。抓好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市推進工作,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全社會研發(R&D)投入經費占本年度地區生產總值的2.2%。

  牽頭部門:市科技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工信委、市統計局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確定5項核心技術攻關項目;12月底前,完成我市規上科技型企業50%以上擁有專利的目標。

  39.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等溢出人才承接計劃,積極與北京、天津等地區人才服務機構對接,吸引更多人才來盤創業就業。支持遼東灣新區探索建設省級“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制定出臺具有明顯優勢的引才政策并組織落實。實施“青年人才儲備計劃”,認真做好校地校企合作及“智匯盤錦”市情推介與人才政策宣傳工作,引進適合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青年人才。2018年,全市引進高端人才10人,集聚畢業生人才6000人。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目標計劃,重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五)以生態建設為重點,推動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40.全力改善近岸海洋環境。全面落實國家海洋督查整改意見,嚴格執行遼寧省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嚴格禁止圍填海,堅持每月開展一次用海項目巡查。加大現有自然岸線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侵占自然岸線行為,全面強化海洋工程項目監管。

  牽頭部門:市海洋與漁業局

  責任部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環保局、市發改委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41.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嚴格執行《濕地保護條例》,大力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推進退養還濕、油田設施退出恢復工程和移民工程。做好“遼東灣濱海濕地研究院”共建工作,提升海洋生態環境科研監測能力。加強與國際組織合作,開展濕地野生動植物監測和水鳥監測與保護工作,全面掌握濕地生態動態變化情況。

  牽頭部門:市林園局

  責任部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大洼區政府、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環保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

  42.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實施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強化養殖污染源頭控制,推進畜禽養殖糞便綜合處理。推廣鄉鎮污水、固廢集中處理,對重點園區開展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或新建、擴建工作。

  牽頭部門:市農委、市畜牧獸醫局、市環保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國土資源局

  時間節點:2018年11月底前,農業生產救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項目全面完成并檢查驗收;12月底前,完成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項目總結、驗收工作,完成唐家鎮生態污水處理廠、東風鎮污水處理廠等升級建設項目前期科研、設計、環評等手續。

  43.全面推行河長制。制定出臺“一河一策”治理和保護管理方案,印發市、縣級河長制實施方案,召開全市總河長會議,并設立河長制公示牌。加強鴨子河治理,實施遼河—大遼河(趙圈河、清水河段)水系連通工程,完成河道清淤疏浚、防汛道路及建筑物等工程建設。

  牽頭部門:市水利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直相關部門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取得階段性成果。

  44.加強城市環境治理。深入實施藍天工程,持續推進冬季清潔能源供暖,開展高效一體化供熱、工業提標改造等工程,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75.8%以上,PM2.5年均濃度達到43微克/立方米。深入實施碧水工程,加大螃蟹溝、清水河等水體治理力度,持續改善河流水質,國家級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50%以上,城鄉集中供水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

  牽頭部門:市環保局

  責任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配合部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工信委

  時間節點:2018年10月底前,完成燃煤鍋爐淘汰工作;12月底前,完成鼎翔地區3000t/d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前期科研、設計、環評等手續。

  三、保障措施

  45.建立工作落實機制。各縣區、經濟區和市直相關部門要將沿海經濟帶建設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各市直部門要將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業務科室、具體工作人員;各縣區、經濟區及重點園區要指定專人負責,認真做好重點指標監測、工作落實情況梳理,定期報送市發改委,市發改委將定期形成全市沿海經濟帶推進工作情況報告,并報送市委、市政府。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配合部門:市直各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重點園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每季度調度1次,形成工作報告。

  46.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加強工作橫向協調,各牽頭部門要積極與配合部門進行溝通銜接,協商解決任務推進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加強工作縱向推進,各縣區、經濟區要根據任務具體舉措,及時與市直牽頭和配合部門進行溝通,主動對接任務目標,明確任務推進的具體要求,確保各項工作有效落地實施。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配合部門:市直各牽頭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47.強化對上爭取。各部門、縣區(經濟區)要加強與國家、省級部門溝通聯系,及時了解、跟蹤沿海經濟帶建設政策、資金支持方向,找準政策與盤錦發展契合點,加強項目謀劃包裝,力爭獲得更多國家、省政策資金支持。2018年爭取東北振興新動能沿海經濟帶專項補助資金1億元以上。

  牽頭部門:市發改委

  配合部門:市直各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重點園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6月底前,完成資金爭取工作。

  48.強化考核督導。加大沿海經濟帶建設工作任務落實督查力度,建立問責機制,對推諉扯皮、為官不作為或工作推進不力的,將追究相關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責任。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對工作推進不力地區、部門嚴格監督檢查。

  牽頭部門: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

  配合部門:市直各部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時間節點:2018年12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