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8〕67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8-11-19
主 題 詞: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8〕67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11-19 瀏覽次數:415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0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盤錦市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引領全市設施農業走向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實施綠色興農,以改造提升設施農業園區環境、高標準新建設施農業園區為目標,與體驗、休閑、旅游、觀光農業功能相結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

  (二)工作目標

  到2018年底,全面整治設施農業園區環境,園區堆放物資整齊有序,整體干凈整潔;園區全部實現道路硬化,道路兩側排水邊溝健全,排水通暢;園區栽植樹木花卉,實現綠化、美化;排除火災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園區管理制度和長效管護體系建立健全;新建設施農業園區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園區整齊一致;通過設施農業改造提升,實現園林化、園藝化、景觀化、景區化,實現設施農業產業優化升級。

  (三)基本原則

  ——屬地負責、分類實施。各縣區(經濟區)、鎮(街道)負責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三統一”,并建立相應的體制機制,推進域內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

  ——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突出以向海大道、中華路、濱海路及景區周邊設施農業園區為重點,整體推進提高全市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

  ——主體為主、政策支持。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既要尊重農民意愿,又要積極調動和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各縣區(經濟區)要注重引導資金、資本、土地、科技等各類要素向設施園區集聚,形成共建合力。

  ——健全機制、長效管理。集中整治長效管理、治標與治本同時推進,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體系,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

  二、主要任務

  (一)科學規劃

  抓好頂層設計,科學制定設施農業發展規劃,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一批規劃布局合理、生產要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科技水平領先、經營機制完善、輻射帶動明顯的設施農業園區。設施農業發展規劃要與我市現代農業、全域旅游、城鄉一體化發展等各類規劃有機銜接,設施農業園區景觀要與田間慢行系統、綠道系統、河流水系、田園景觀、人文景觀深度融合。(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旅發委、市城鄉一體化辦、市林園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二)分類改造

  拆除或重建結構嚴重破損的大棚;及時翻新棚室結構完好、塑料薄膜破損的大棚;逐步淘汰竹木結構的冷棚,暫時不能淘汰的,要及時更新棚架和塑料薄膜;鼓勵老舊棚型改造,按照《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施方案的通知》(盤政辦發〔2017〕106號)要求,予以貸款貼息。(責任單位:市農委、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環境治理

  清理園區內外所有垃圾,建立垃圾收集箱并及時清運;清理溝渠雜草,做到溝渠水質良好,水面無漂浮雜物;加強園區內物品分類堆放管理,確保整齊有序;統一涂裝、修繕園區現有看護房,新建園區統一建設看護房,做到園區看護房整齊、美觀、實用;對園區邊溝進行清理、疏通,有條件的可采取U型槽、混凝土預制插板或毛石進行護砌,邊溝實現互聯互通。(責任單位:市農委、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四)棚區建設

  高標準建設新園區,其中,日光溫室統一規格且全部為鋼筋骨架結構,結構參數符合二代以上優型日光溫室參數要求。日光溫室跨度不小于8米,高度不小于3.8米,高跨比不小于0.48。冷棚統一規格且全部為鋼筋骨架結構。跨度不小于8米,高度不小于3米,高跨比不小于0.37。設施園區要集中連片,統一規劃,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排水通暢,地界明確,主作業路平整;小區配套園田管理機械,用于棚內旋耕、起壟等作業。棚室配套裝備推廣農業物聯網技術,棚內溫度、濕度、光照等實現遠程自動監測報警;要配套自動卷簾機、微(滴、噴)灌設備、機械放風設備(手動或電動)。(責任單位:市農委,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五)產業優化

  促進設施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推廣設施農業、水稻種植、河蟹養殖“三位一體”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新建園區要集中打造堿地柿子種植區,現有園區以堿地柿子優化種植結構,做大產業規模。強化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執行草莓、葡萄、黃瓜、番茄、茄子、香瓜等綠色地方標準。以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質量為核心、品牌為引領,建設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體系,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市場全程質量安全。(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六)融合發展

  構建設施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延伸設施農業產業鏈,發展采摘、認養、觀光、度假產業,創造非農產業,提高設施農業多功能價值,實現設施農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增加農民收入。(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旅發委、市城鄉一體化辦、市海洋與漁業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七)機制創新

  發揮政策撬動效應,吸引社會資本投資設施農業。發揮現有農事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吸引央企、國企、民企投資設施農業,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打造設施農業產業集群,提高產業規模效益,從根本上解決品種、技術、設施、裝備、品牌等問題。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等方式,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農業,實現設施農業組織化生產、企業化經營。(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旅發委、市城鄉一體化辦,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工作步驟

  (一)調查摸底階段

  各縣區(經濟區)要對本轄區內設施農業園區進行摸底調查,做好分類改造準備工作。

  (二)具體實施階段(2018年10月22日—12月31日)

  按照目標要求,全面加強建設,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

  (三)檢查驗收階段(2019年1月1日—1月31日)

  各縣區(經濟區)要對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進行自檢,市農委將檢查驗收結果綜合后報送市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是全市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縣區(經濟區)、相關部門,鎮(街道)要提高認識,加強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各項措施推進到位,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發揮主體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健全責任體系,層層抓好落實。(責任單位:市農委、市財政局、市旅發委、市城鄉一體化辦、市林園局、市水利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二)加大扶持力度

  要充分拓寬融資渠道,研究制定相關政策,解決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資金短缺的問題,幫助建設主體和農民解決實際困難。要積極整合現有農業發展項目,支持設施農業建設,為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提供政策資金保障。各縣區(經濟區)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施農業建設,調動多方力量,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責任單位:市農委、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建立長效機制

  各縣區(經濟區)要建立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長效管理機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將任務指標層層分解落實,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確保落實到位,確保提高設施農業發展質量工作成果常態化。(責任單位:市農委、市財政局、市旅發委、市城鄉一體化辦、市林園局、市水利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四)強化督導考核

  各縣區(經濟區)要組織人員深入一線開展督導檢查,定期開展督導工作,及時掌握目標任務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各項工作取得預期效果。(責任單位:市農委、市旅發委、市城鄉一體化辦、市林園局、市水利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