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pjsrmzf-2021-000180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2021-08-12
標  題: 盤政辦發〔2021〕15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盤政辦發〔2021〕15號 發布日期: 2021-08-12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21〕15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8-12 瀏覽次數:2055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盤錦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8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盤錦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

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9〕45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辦發〔2020〕24號)精神,進一步管好、護好農村公路,加快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推進農村公路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加強農村公路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協調,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先導先行作用,助力交通強國建設,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基本建立權責清晰、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形成財政投入職責明確、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格局。農村公路治理能力明顯提高,治理體系初步形成。農村公路通行條件和路域環境明顯提升,交通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農村公路年均養護工程比例達到“縣級公路不低于8%鄉村級公路不低于5%”的省要求指標,技術狀況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占比不低于85%。

到 2035年,全面建成體系完備、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全面實現城鄉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路況水平和路域環境根本性好轉,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體系全面完善。

三、工作任務

我市現有農村公路里程3138公里占全市公路總里程的79%,已成為我市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縣級公路296公里,其中:大洼區136公里、盤山縣51公里、市直屬109公里;鄉級公路1120公里,其中:大洼區425公里、盤山縣558公里、興隆臺區59公里、雙臺子區48公里、市直屬30公里;村級公路1722公里,其中:大洼區697公里、盤山縣787公里、興隆臺區69公里、雙臺子區97公里、市直屬72公里。

(一)建立健全以縣(區)為主體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

1.全面落實縣(區)政府主體責任。縣(區)政府是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主體負責制定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制度;籌措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并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監管資金使用;協調、解決涉及農村公路管理的重大問題,落實交通綜合行政執法職責,組織做好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安全管理及路產路權保護等工作,及時處置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保證農村公路暢通。

縣(區)政府要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謀劃,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原則,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職責,明確相關部門、鄉級政府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權力和責任清單,實行農村公路工作目標責任制和績效管理。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各方參與、運轉高效”的管理體系,指導監督相關部門和鄉級政府履職盡責,將農村公路納入網格化管理,加大農村公路管理隊伍建設和管理養護資金投入。(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2.充分發揮鄉村兩級主力作用和群眾積極性。鄉鎮(街道)級政府按照縣(區)政府確定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權力和責任,落實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管理工作。明確農村公路鄉級管理部門,確定至少2名管理人員,指導村民委員會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村民委員會按照“農民自愿、民主決策”原則,采取一事一議、以工代賑等辦法組織村道管理養護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將愛路護路要求納入鄉規民約、村規民約;鼓勵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支持群眾參與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鼓勵采用以獎代補等方式,將日常養護交由農民承包;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社會力量自主籌資籌勞參與管理養護工作;鼓勵開發多種形式的農村公路養護公益性崗位,就近吸納農民參與農村公路養護,為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

3.加強對縣(區)政策支持和監督指導。市交通運輸部門要發揮承上啟下作用,指導監督全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落實交通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督促縣(區)政府履行主體責任;市財政部門要建立和完善農村公路支持政策和資金補助機制,籌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市級補助資金。(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

(二)強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保障

4.優化資金支出結構。2022年起,替代養路費部分不得用于公路新建,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于普通公路養護資金不再列支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等其他支出。各級財政部門要將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等其他支出納入一般財政預算。各縣(區)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整合使用各類涉及農村道路建設資金。(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5.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統一的原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屬于縣(區)級財政事權,資金原則上由地方通過自有財力安排,對縣(區)政府落實支出責任存在的收支缺口,省、市級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目標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省、市、縣(區)三級公共財政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總額不得低于以下標準:縣(區)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其中,省級公共財政投入1000元,市級公共財政投入4000元,縣(區)級公共財政投入不低于5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其中,省級公共財政投入500元,市級公共財政投入2000元,縣(區)級公共財政投入不低于2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其中,省級公共財政投入300元,市級公共財政投入1200元,縣(區)級公共財政投入不低于1500元。省、市級公共財政支持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資金標準,每五年根據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進行一次調整。(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6.強化資金使用監督管理。財政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強農村公路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審計部門要加強農村公路資金使用情況審計監督。財政部門要將公共財政資金使用情況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

7.拓寬農村公路發展投融資機制。發揮好政府資金引導作用,采取資金補助、先養后補、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支持農村公路養護。農村公路養護分成性切塊資金必須用于農村公路養護。鼓勵多渠道籌集資金,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鼓勵將農村公路建設和一定時期的養護進行捆綁招標,將農村公路與產業、園區、鄉村旅游等經營性項目實行一體化開發,運營收益用于農村公路養護。鼓勵保險資金通過購買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方式合法合規參與農村公路發展,探索開展農村公路災毀保險。(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廣電局、市金融發展局,各縣區政府)

(三)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

8.全面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加快農村公路管養分離,建立專群結合養護運行機制。2022年全市逐步實行市場化運作模式選擇專業隊伍實施養護。鼓勵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和養護一體化招標,通過簽訂長期合同、招投標約定等方式引導專業養護企業加大投入,提高養護機械化水平。對于日常養護工作,鼓勵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實施,以縣區或鄉鎮為單位整體打包選擇專業的日常養護隊伍。(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政府)

9.加強農村公路信息和路況管理。縣(區)級交通運輸部門和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要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信息系統和公路直屬狀況更新制度,加快決策科學化和管理信息化進程。按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要求,應定期組織開展農村公路技術狀況評定,縣級公路和重要鄉級公路評定頻率每年不少于一次,其他公路在五年規劃期內不少于兩次。(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

10.加強安全和信用管理。公路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要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縣(區)政府要組織相關部門加強農村公路隱患排查,完善安全設施,加大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資金投入,及時消除農村公路運營安全隱患。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災害防治應急保障體系,提高抗災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全市農村公路養護市場監管,建立信用評價機制,實施聯合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向社會公開。(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營商局,各縣區政府)

11.強化法規政策和隊伍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農村公路管理辦法》,強化市、縣路政管理和執法能力建設,加強路產路權保護。縣(區)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切實做好農村公路保護路產、維護路權工作。完善路政管理體系,按照“權責清晰,精簡高效”原則,發揮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作用,健全路政管理體系,建立縣有綜合執法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健全鄉級政府與執法部門的協作機制。(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政府)

(四)促進農村公路轉型發展

12.堅持綠色發展。大力推廣舊路材料再生技術,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現路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力開展“美麗農村路”建設,切實提升路域環境,將交通之美融入村容整體環境美。堅持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公路與鄉村文化、特色產業、鄉村旅游等多元融合。積極拓展農村公路服務功能,為農村公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堅持智慧發展,推動運用新技術、新手段賦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加強5G、北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農村公路管理效能和養護水平。責任單位:縣區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區)政府要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工作領導,按照改革總體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成立組織機構,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實施。市交通運輸、財政等部門要加強改革政策引導,建立改革協作機制,明確責任,確保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二)加快開展改革試點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于組織開展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交工路函〔2020〕686號)《遼寧省交通運輸廳關于開展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遼交公水〔2020〕389號)要求,大洼區作為全國率先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單位,積極開展改革試點創建工作,摸索出可推廣、可復制的管理養護模式,加快建立符合我市農村公路實際的管養模式。試點周期為2021—2023年,其他縣區同步實施。各級交通運輸、財政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緊密協調配合,及時了解并幫助解決試點工作遇到的困難,加大保障力度,于每年12月15日形成試點情況報告報交通運輸

(三)強化監督考評。市、縣(區)政府要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定期開展督導評估,跟蹤分析改革進展,評估改革推進效果,及時研究解決矛盾問題,適時調整政策措施,抓好改革落實,提升改革時效。

(四)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圍繞改革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改革新進展、新成效,突出典型事例、經驗和人物事跡宣傳,為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附件:盤錦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附件

 

盤錦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

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順利完成改革任務,市政府決定成立盤錦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湯方棟  市長

副 組 長:徐同連  副市長

     祝  強  市政府副秘書長

成    員:劉志成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徐  光  市工業信息化局局長

劉  溯  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崔  建  市財政局局長

     王賀廣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

袁宏志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李  勇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王  寧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宗克昌  市水利局局長

楊  昕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王學林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提名人選

李  峰  市營商局局長

     舒  然  市文旅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提名人選

孫雅娟  市金融發展局局長

     李  峰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張  雷  盤山縣縣長

     蓋世功  雙臺子區區長

     尹久輝  興隆臺區區長

     林學瑋  大洼區區長

     楊  凱  遼東灣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寧兼任,副主任由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坤橋任。


政策解讀:《盤錦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圖解版)《盤錦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