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政策解讀 > 政策解讀

《盤錦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的通知》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22-08-30 瀏覽次數:750

一、起草背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以水安全保障為核心,以優化水資源配置、提升防洪減災能力為兩翼;聚焦防洪安全、供水保障、生態修復、水利信息化四個短板;做好水資源、江河湖庫、水旱災害防御、小型工程運行、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等六項監管,突出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提高用水效率,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緊緊圍繞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鄉村振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等戰略目標,實施水生態、水文化,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發展目標

(一)防洪抗旱減災目標

1.遼河、渾河(大遼河)盤錦段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以上(中心城區防洪標準達到200年一遇);大凌河、繞陽河盤錦段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以上,堤頂硬化率達到100%,綠化率達到95%以上;中小河流主要河段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以上,綠化率達到90%以上;遼東灣新區防潮標準達到100年一遇以上。

2.洪澇災害年均損失率控制在0.5%以下;干旱災害年均損失率控制在0.4%以下。

3.排澇標準達到10-20年一遇。

(二)水資源管理目標

新增城鄉供水能力1.82億立方米;用水總量控制在13.8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降低15%和1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9;非常規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三)農村水利建設目標

1.實施大中型灌區骨干工程和現代化灌區建設,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兩個大型灌區積極創建國家級水效領跑者先進單位。

2.持續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到“十四五”末水利基礎設施完好率達到90%以上。

3.圍繞美麗家園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創業就業能力建設和基礎設施完善等扶持方向和重點內容,提升移民安置區社會治理能力。

4.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到100%,城鄉供水一體化率達到90%,水質達標率達到100%,供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實現同質同價,水質檢測指標與頻次雙達標,加強農村供水工程規范化現代化建設,“十四五”末規模以上水廠標準化改造率達到100%。

(四)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1.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萬畝。

2.繼續實施遼凌河退耕(還河)封育(9.1萬畝),強化封育區監管,持續鞏固成果。

3.全面推進河(湖)綜合治理和水系連通工程建設,不斷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

4.結合遼河流域綜合治理,實施水生態、水文化工程,加強水利風景區建設管理,結合遼河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建設遼河博物館。

(五)水利工程管理目標

1.進一步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解決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最后一公里”問題。

2.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質量水平,在建水利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單元工程優良率達到90%以上。

3.加強重點水利工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率達到90%以上。不斷強化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十四五”期間水利工程運行實現“0”事故。

(六)依法治水管水目標

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建立水利工程良性運行管理機制,以河長制湖長制為載體的河湖管護責任全面落實;水法治、水政監察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立完善監督信息平臺,規范水利建設市場動態監管,推動強監管規范化、法制化、信息化、常態化。水工程監管覆蓋率達到100%,河湖長制監管率達到100%,重點取用水戶監管率達到100%。

(七)水利改革目標

1.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推進“互聯網+水利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深化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積極拓寬水利建設資金渠道,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水利建設。

3.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分類建立有利于節水增效、有利于工程運行、有利于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水價合理形成機制,穩步開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積極培育水權交易市場

4.深化灌區管理體制改革。從改革供水體制和創新運行機制入手,探索灌區企業化管理模式,積極開拓灌區灌溉、供水服務市場,因地制宜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實現節約用水和良性運行的目標。

5.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堅持建管并重,完善水利建設市場誠信體系,強化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分類推進水利工程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水利行業高質量發展

6.持續推進河長制工作。不斷完善河長制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打通 “最后一公里”。從“履職”和“長效”兩個方面加強河長制工作,實現河長“有名”向“有實”到“有能”轉變,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幸福河湖。

三、重大項目安排

(一)“消隱患、強弱項”,補防洪除澇短板

1.大江大河治理工程

一是實施遼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堤防加培91.3km、新建堤防41.2km、砂基砂堤治理20處18.2km、穿堤建筑物治理73處(新建41處)、防汛路貫通89.3km、堤坡硬性防護7.34km、險工險段治理11處(12.6km),并完成排澇泵站等工程改造建設任務。二是實施渾河(含大遼河)防洪治理工程。堤防加固長度83.0km,改建穿堤建筑物31座;砂堤砂基治理10段(17km);護堤林補植及栽種50.3萬株。三是實施繞陽河(盤山縣段)防洪治理工程。堤防加固長度16.01km,改建穿堤建筑物5座;砂堤砂基治理2段(12.7km)。四是實施大凌河(盤山縣段)治理工程。堤防增高培厚及堤頂路硬化工程(堤防長度8km)。

2.大中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

實施紅旗水庫、青年水庫、八一水庫、三角洲水庫、榮興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施遼河橡膠壩改造工程及萬金灘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

3.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工程

實施外遼河(盤山縣段)、新開河(盤山縣段)、一統河、小柳河、螃蟹溝等治理工程。主要工程措施:以堤防達標、岸坡整治、水系連通、河道疏浚、生態修復等為主的集中連片治理,統籌兼顧沿河村屯防洪防護工程及河道生態恢復建設,重點解決地區水資源、水災害、水環境、水生態問題。

4.海防堤工程

規劃建設海堤長度62.3公里,新建穿堤建筑物10座。

5.澇區治理工程

推進重點澇區綜合治理,計劃改善易澇耕地面積50萬畝。

(二)“抓節水、構骨干”,補供水保障短板

1.遼西北調水工程

實施遼西北供水盤錦應急支線工程,建設輸水管線128公里,設計供水規模40萬m3/日,新建、擴建凈水廠5座,實現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遼西北供水盤錦應急支線工程、地下水取水等工程聯合調度,保障全市供水安全。

2.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完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不斷鞏固和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推進城鄉結合部原棚戶區管網入戶建設和分水廠、鄉鎮水廠的改造,到“十四五”末完成全市38座水廠標準化建設。

3.農村水利工程

一是繼續實施盤山、大洼兩大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同步推進盤山、大洼兩大灌區現代化灌區建設,提高灌區自動化管理水平,逐步使大型灌區成為現代化灌排的示范工程。二是實施興隆灌區、興海灌區、新生灌區、雙臺子灌區、雙繞灌區等中型灌區改造。三是實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建設。結合實際, 統籌安排、因地制宜地促進移民產業升級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創新移民村治理體系,改善水庫移民生活生產條件,增強移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強監管、促修復”,補生態修復短板

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與治理修復相結合,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加大水資源及河湖生態保護力度,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強化退耕封育,對水資源水環境超載區進行修復治理,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流域綜合治理、水系連通和農村水系綜合整治、水土保持、創建美麗家園等項目的實施,把區域內的河流建設成為盤錦人民的幸福河。

1.重點地區水土流失治理

“十四五”期間,依托美麗鄉村建設,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綜合規劃,工程、林草和耕作措施有機結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萬畝。

2.大力推進河湖生態修復工程

一是推進盤山縣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解決盤山縣西部區域農村水系連通不暢、生態基流不足和河流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二是推進盤山縣(雙臺子)水系連通及生態治理工程,保障河流水質達標,促進生態修復。三是強化日常監管,鞏固遼河、大凌河退耕封育成果(9.1萬畝)。四是依托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整治,大中型灌區泵站改造等工程,實施水生態修復工程。

3.推進水生態保護(濕地)供水工程

一是實施大遼河營盤閘工程。修建攔河閘、船閘及附屬設施,提高防潮防洪能力,改善水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灌溉用水保證率。二是實施大凌河錦盤閘工程。修建攔河防潮閘,防止海水入侵,提高農業生產供水保證率,為濕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水源保障。

(四)“補空白、融數據”,補信息化短板

“十四五”期間,全面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將水利基礎信息、防汛指揮、河長制管理等平臺整合優化,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資源、水旱災害防御、水土流失、城鄉供水等信息動態監測能力,構建水利信息立體采集感知體系。


原文:盤政辦發〔2022〕13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盤錦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