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此文件已失效)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科技支持盤錦沿海經濟帶建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09-03 瀏覽次數:440

盤政辦發〔2018〕2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八屆第4次常務會議討論研究同意,現將《科技支持盤錦沿海經濟帶建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5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科技支持盤錦沿海經濟帶建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為深入貫徹《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三年攻堅計劃(2018—2020年)》(遼委辦發〔2017〕69號)和《關于印發〈科技支持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遼科創辦發〔2018〕2號)精神,充分發揮科技支撐引領盤錦沿海經濟帶(以遼東灣為龍頭的全域發展沿海經濟帶)創新發展作用,打造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主要目標

  到2020年,盤錦沿海經濟帶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攻克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創新產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突破,主要創新指標力爭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以上水平。

  ——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大幅提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創新能級迅速攀升,科技創新投入大幅度增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引進高端創新創業人才100人以上。

  ——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自主創新企業大量涌現,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日漸成熟,發明專利數量、質量大幅提升。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200家,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全市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100%建有研發機構,全社會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速達到25%,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速達到15%。

  ——現代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為盤錦沿海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精細化工等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重大關鍵技術攻關60項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夯實創新基礎

  1.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強化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支撐作用,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重點培養一批創新實力強、科技優勢明顯、產業化程度高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提高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全面帶動產業技術水平提升,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按入庫企業不同類型,對照標準列出問題清單,制定培育方案,分解任務,精準幫扶,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2018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80家;到2020年,全市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累計總數超過100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一批業績良好、極具發展潛力和培育價值的初創期企業快速成長,促進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2018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20家;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200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科技產業“高端鏈”計劃,在我市具有比較優勢的精細化工、海洋工程、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產業領域強力推進科技攻關,攻克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鼓勵企業開展前沿戰略領域的研究與開發,超前布局一批引領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重大科技項目,著力搶占先發優勢。2018年,組織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20項;到2020年,累計達到60項。(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二)構建高端創新平臺,強化科技支撐

  4.加快產業技術研究院引進與建設。堅持需求導向,圍繞企業創新和各縣區、經濟區主導產業,聚焦重點,精準招商,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大連理工大學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服務主導產業發展上實現突破,打造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聚集中心、高科技產業孵化中心和先進技術研發基地、成果轉化基地,不斷為企業創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2018年,新建市級以上產業技術研究院5家;到2020年,產業技術研究院總數達到25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5.支持企業創建研發機構。重點鼓勵引導科技型企業獨立組建或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共建研發機構,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多種形式協同創新,推進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等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全面提升企業持續創新能力。2018年,實現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75%建有研發機構,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GDP比重達到2%;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100%建有研發機構,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GDP比重達到2.5%。(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委;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打造創新創業高地,匯聚創新人才

  6.推進盤錦高新區發展。加快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優化發展環境和生態環境,通過空間、企業、技術、人才聚集,打造產業整合、金融協作、資源共享的集聚區。按照“一區多園”模式,瞄準國內一流創新型特色園區發展目標,通過“以升促建”,努力建設國家級高新區,把盤錦高新區建設成為開放創新先導區、技術轉移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生態區。2018年,晉升國家級高新區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0年,高新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區域引領作用顯著提高。(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遼東灣新區管委會、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

  7.加強眾創空間、孵化器等雙創載體建設。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加快“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推動企業、科研院所、創客優勢互補,使創新成果覆蓋一二三產業,打造“雙創”升級版。(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團市委,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8.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依托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載體,圍繞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以及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育計劃,面向全球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2018年,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10人,創新團隊5個以上;到2020年,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30人,創新團隊15個以上。(牽頭單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釋放創新動能

  9.暢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渠道。加強科技創新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規范化、專業化、市場化、網絡化的科技成果發布和轉化平臺,不斷提高科技供給質量。深化“市院”戰略合作,積極推動我市企業與中科院沈陽分院、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對接。推進中國科學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盤錦中心建設,開展以企業技術需求為導向的技術轉移服務,通過合作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許可等形式,推動和吸納對盤錦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支撐和引領作用的關鍵技術和先進成果在我市轉化。2018年,實施重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到2020年,重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累計實現18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5%。(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五)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激發創造活力

  10.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充分利用省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以及市級風險補償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和增信作用,打通知識產權評估、質押、融資等環節,支持引導社會金融參與科技投入、研發和成果產業化。2018年,啟動盤錦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到2020年,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管理體系,全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國資委(市金融辦)、市財政局、市國投集團〕

  11.提升企業家創新素質。對重點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現代科技和管理知識專題培訓,組織企業家到國內優秀創新型企業參觀考察,著力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戰略眼光、開拓創新意識、經營管理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企業家。2018年,組織培訓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80人次以上;到2020年,培訓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累計200人次以上。(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工信委)

  12.提升知識產權應用及服務水平。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管理能力,推進專利技術產業化。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建立維權援助體系,加大專利執法力度,完善司法保護環境。鼓勵支持知識產權交易、評價和信息服務等中介機構發展,加快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2018年,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50%擁有專利;到2020年,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70%擁有專利。(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13.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輿論氛圍。采取多種形式,及時、廣泛宣傳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加大對科技創新型企業、先進模范人物以及重大科技成果的宣傳力度,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在全社會形成鼓勵創造、追求卓越的創新文化,讓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流動。(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多方聯動。建立市科技部門和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對盤錦沿海經濟帶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二)加強投入保障。貫徹國家鼓勵企業創新投入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創新型城市、民營經濟、人才集聚等相關政策,在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技術轉讓等方面,加大財政資金對企業創新投入力度。完善資本市場支持創新的體制機制,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創新研發,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創新資金投入體系。

  (三)加強考核評估。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鮮明導向,聚焦盤錦沿海經濟發展,將本計劃中確定的工作目標作為各縣區、經濟區年度績效考核的參考依據,加強督促檢查,確保科技支持盤錦沿海經濟發展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