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的意見

發布時間:2018-09-03 瀏覽次數:533

盤政發〔2018〕4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貫徹落實我市縣域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經市政府八屆第3次常務會議討論研究同意,現就進一步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預算法為遵循,以分稅制體制為基礎,堅持財權和事權相匹配,支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支持鄉村振興發展,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提高基層財政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規范基層財政管理,防范基層財政運行風險。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收入和財力向鄉鎮傾斜的原則。充分發揮財政體制的引導和調節作用,下放縣(區)級財政收入,加大財政資金下沉力度,適度下放縣(區)級財政收入,鼓勵鄉鎮引進項目、發展經濟、培植財源,充分調動鄉鎮立足自身狠抓收入的積極性,提升財政收入質量,夯實財源基礎,依法征管稅收收入,壯大鄉鎮自有財力規模,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2.堅持財權事權相匹配、適度上移支出責任的原則。要按照縣(區)、鄉(鎮)政府職能,對應收入劃分和體制繳補規定,合理劃分縣鄉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并按照二者相匹配、規范高效運行、適度上移縣(區)級支出責任的原則,合理確定縣鄉支出范圍,在保障基本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鄉鎮財政資金使用自主權,促進鄉鎮財政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3.堅持保重點、穩妥推進的原則。充分考慮縣以下各級政府間差異性,做好統籌指導,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典型引路。在下放收入、核定財權和支出責任過程中,既適度向鄉鎮傾斜,又統籌調動縣鄉積極性,在做大做優做強財政經濟基礎上,妥善確定縣鄉財力分配比例,確保鄉鎮財政體制調整完善過程中,縣鄉“三保”等重點支出得到正常保障,國家和省有關民生等支出政策在基層政府得到及時、完整兌現,實現新舊體制平穩過渡,確保縣鄉兩級政府及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健康平穩運行。

  4.堅持激勵、約束相結合的原則。發揮財政政策和財政體制效應的導向作用,充分體現財力分配與鄉鎮經濟發展實績掛鉤,制定收入增量返還、未完成收入基數不享受事業性專項補助等政策,鼓勵鄉鎮加大招商引資和發展經濟的工作力度,調動基層政府加快發展經濟社會事業的積極性。

  二、主要內容

  (一)合理劃分收入范圍

  按照財力向鄉鎮傾斜、確保鄉鎮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原則,合理劃分各級政府財政收入,進一步理順縣(區)級和鄉鎮收入分配關系;對適宜留在鄉鎮征管的財政收入項目要全額留在鄉鎮,作為鄉鎮的固定收入;原則上不設立縣鄉共享收入。縣(區)級政府不得在體制調整過程中,無償平調、截留、擠占鄉鎮財政收入及財力,進而影響鄉鎮財政保障能力。

  (二)準確界定支出責任

  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原則,合理劃分縣鄉政府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建立財政事權、支出責任與收入規模相匹配的財政體制,適度上移縣(區)級支出責任,體現對鄉鎮的政策傾斜。屬于縣(區)級以上政府事權的支出責任應由縣(區)級承擔的,必須由縣(區)級全額安排支出,不得要求鄉鎮安排項目配套資金;對于縣鄉共同財政事權的支出責任,要根據縣鄉政府的職責范圍以及收入劃分情況,實行縣鄉按比例分擔,縣(區)級要考慮鄉鎮財政狀況,主動承擔更大的支出比例和支出責任,鼓勵鄉鎮因地制宜自主決定本地區的項目安排;對于確屬鄉鎮財政事權的支出責任,由鄉鎮財政自主保障。為確保政策連續性和新體制良性運行,原則上鄉鎮教師人員工資劃入縣(區)財政支出予以保障。縣(區)級政府要強化統籌所轄鄉鎮協調發展職責,統籌各類資源,加大對鄉鎮特別是困難鄉鎮財力等補助,縮小區域差距,減輕鄉鎮政府財政負擔,確保區域均衡發展。

  (三)規范縣以下財政關系

  鞏固縣鄉財政“分灶吃飯”改革成果,按照確保體制轉換既得利益不變的工作要求,客觀據實核定體制基數,既要保障鄉鎮既有財力水平不下降,又要保證縣(區)級發展財政經濟積極性和縣(區)級財政統籌能力。

  各縣區(經濟區)要進一步調整縣以下財政關系,結合鄉鎮經濟發展水平、稅源基礎、財政收支等因素,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制定差別化的鄉鎮管理體制實施方案。科學合理的核定鄉鎮收支基數和繳補方式,規范鄉鎮收支管理,確保鄉鎮政府按照預算管理相關要求自主使用財政資金。

  各鄉鎮在所屬縣區(經濟區)指導下,完善“村財鄉管”管理辦法,明確各鄉鎮經審站(財務核算中心)代管村級賬戶職責,完善報賬制核算管理規程。

  (四)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要充分激發鄉鎮長期持續增加財政收入的積極性,收入增量最大限度向鄉鎮傾斜;自2018年起,三年內鄉鎮新增財力全部留給鄉鎮,調動鄉鎮增加財源、加快發展的積極性;認真研究不同鄉鎮發展狀況和發展潛力,科學制定發展目標,落實獎補政策,加大對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較快鄉鎮激勵力度;鼓勵鄉鎮招商引資上項目,對鄉鎮招商引資企業入駐鄉鎮外縣(區)級以上工業園區的,依據“飛地經濟”稅收管理,實現的財政收入大部分予以鄉鎮分成;積極探索實施鼓勵鄉鎮增收節支、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的激勵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鄉鎮財政收支管理,確保財政體制規范運行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要求,逐步建立健全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統一鄉鎮財政預算編制政策、編制要求,全面推行支出預算標準體系建設,規范鄉鎮預算編制,硬化鄉鎮預算約束,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嚴格稅收執法,嚴禁收入混庫串庫、引稅拉稅等行為;盡快理順調整完善縣鄉各項收入劃分、征繳、報解、入庫及國庫(體制)資金調度等制度,通過設立國庫或專賬管理等方式,強化國庫資金管理;加強和規范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進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全覆蓋。加大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力度,推進預決算公開,建立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管理、財政監督“四位一體”管理格局。嚴禁鄉鎮舉債,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加強鄉鎮財政規范化建設,規范經費支出,嚴格資金監管,確保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安全、規范、高效運行。

  (二)加大財力下沉力度,提高鄉鎮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上級財政下達我市的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按體制全部下達至各縣區(經濟區),重點用于“三保”支出等必保剛性支出及養老金發放,加強民生政策托底保障,進一步加大對基層財政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層政府基本財力保障水平。

  上級財政下達我市的縣(區)級基本財力保障獎補資金,按體制全部下達至各縣區(經濟區),并力爭下達分配至各鄉鎮,確保鄉鎮級政府正常運轉需求。

  市本級財政要安排各類專項資金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基層財源建設,提高鄉鎮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縣(區)級政府要統籌轄區內各鄉鎮經濟發展水平,鼓勵鄉鎮立足自身發展,對發展確實存在困難的鄉鎮,要加大政策及資金扶持力度,避免兩極分化,提高縣(區)轄區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三)開展鄉鎮財政發展目標管理,強化結果運用

  各縣區(經濟區)要根據所轄鄉鎮的不同發展狀況和發展潛力,科學合理確定鄉鎮財政收入規模及收支平衡目標,形成有約束力的目標控制體系,把財政發展目標作為鄉鎮政府經濟工作目標的重要內容來考核,強化鄉鎮政府責任,并對調整完善后的鄉鎮財政體制及時進行階段性評估,年終對實施效果進行績效評價。

  強化財政管理績效結果運用,市縣兩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財政管理績效較好的縣區、經濟區,對于績效較差的減少或停止安排。

  四、工作要求

  縣(區)級政府要切實履行“縣管鄉”主體責任,認真梳理現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本著向鄉鎮下沉財力的原則認真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要突出問題導向,從鄉鎮的不同發展程度入手,分類施策,既做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又要做到統籌兼顧、區域均衡發展。

  設鄉鎮的各縣(區)級政府要根據本意見,結合本地區實際,出臺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實施方案。2018年4月15日前,設鄉鎮的各縣區(經濟區)均要出臺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具體實施方案,并報送市政府和市財政局備案。


  盤錦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