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多規合一”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盤政辦發〔2017〕10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七屆第69次常務會議討論研究同意,現將《盤錦市“多規合一”改革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8月28日
盤錦市“多規合一”改革工作方案
為全面落實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戰略目標,建立健全統一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統籌各類空間規劃,深化規劃體制改革創新,實現城市空間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按照省規委會關于“多規合一”試點市要求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多規合一”改革工作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實現城市統籌發展的方法和平臺;是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與創新;是空間規劃體系與管理制度的深層次變革;是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
(一)統籌規劃。在城市發展戰略統領下,統籌整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各類空間性規劃,構建協調一致的“一張藍圖”,做到發展目標、空間坐標、用地指標的“三標銜接”,建立全套空間規劃應用體系,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基本遵循。用“多規合一”作為基礎平臺,以規劃為指引,由“項目主導”向“規劃主導”轉變,統籌生態、資源、產業、人口、基礎設施等空間要素協調發展,優化城鄉空間布局。
(二)全域一張圖。立足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市域空間規劃全覆蓋,建立全市域“多規合一”信息系統,實現全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一張圖”。
(三)一個平臺貫通。打造一個全域范圍的“多規合一”信息平臺,全面支撐全域范圍內項目生成、項目審批。通過平臺建設、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空間規劃流程和方法。
二、工作原則
以問題為導向,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在各項規劃充分協調的基礎上,實現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統領、以控制線體系為核心、以重點項目為抓手的城鄉空間管控機制。
(一)全域管控,規劃引領。以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為總體引領,以市域總體規劃為依據,加強各部門規劃之間、各類規劃上下層之間的銜接與協調,實現多規協同編制與實施的格局。
(二)生態優先,底線控制。合理預測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形成功能清晰、協調有序的城鄉建設開發格局。劃定產業區塊控制線,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框定城市增長邊界,堅守生態紅線和基本農田紅線,在明確硬性約束條件下進行空間布局規劃,形成共同底線。
(三)協調差異,集約用地。以發展戰略規劃為統領,加強各類空間規劃的協調性和一致性,統籌市域各類空間規劃。按照規劃管控要求,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綜合考慮行政管理、建設發展以及保護目標等因素,協調各規劃之間差異與矛盾,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嚴格控制增量建設用地,促進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四)信息支撐,優化管理。以“多規一張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支撐,建立統一的空間信息聯動管理平臺,結合數字盤錦建設完善信息技術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多規合一”信息平臺運行的軟硬件環境。利用信息化工作成果,將部門串聯審批轉變為并聯審批,壓縮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流程。
三、工作任務
(一)制定“一個戰略”。“一個戰略”即戰略規劃,按照“四個著力”“三個推進”要求,聚焦新一輪總體規劃編制,確定我市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的對標城市,明確發展目標和戰略,將發展目標與國家振興東北戰略目標相結合,分析我市參與全球分工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提出新一輪發展對策、措施及總體規劃成果體系創新設想,形成凝聚共識的頂層設計,對城市發展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決定性指導作用。
(二)形成“一套機制”。全面統籌“多規合一”工作,建立保證“多規合一”順利運行的機制,包括發改、規劃、國土資源、行政審批、環保、交通等部門協同創新,市、縣區(經濟區)縱向同步改革的組織體系;涉及頂層保障、部門協調、監督監管、動態更新等內容的制度體系。
(三)共享“一張藍圖”。落實戰略規劃理想空間結構,統籌疊加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土地資源、生態環境及城鄉建設等各類規劃,對全域空間進行“合一”安排,建設空間規劃數據庫,劃定生態控制線,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處理差異化圖斑,統籌解決規劃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完善空間規劃體系。
(四)搭建“一個平臺”。整合相關部門信息化資源,建設包括建設項目管理、業務協同、聯合審批等系統的信息平臺,具備項目生成、規劃查詢、建設審批、檔案管理、會議協調、維護更新等功能,支持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項目全過程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五)建立“一個流程”。梳理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對全域項目審批流程進行改革,實現各審批部門聯網作業,變各部門“串聯孤立審批”為“并聯協同審批”,實現由“部門審批”向“綜合審批”轉變,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政府服務效能。同時,劃分市、縣區(經濟區)審批權限,以“同級立項、同級審批”為基礎,實現全市建設項目“統一事項、統一要件、統一時限、統一流程、統一標準”。
四、工作時序
結合我市城市發展需求、規劃技術條件等實際情況,分階段、分層次開展“多規合一”工作,按照試點先行、全面鋪開、鞏固提升三個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開展試點工作(2017年12月末前)。按照省“多規合一”試點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多規合一”工作委員會,完成“多規合一”平臺建設,在中心城區和遼東灣新區實現“五規合一”,在盤山縣、大洼區和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啟動規劃信息化建設工作。
第二階段:推廣平臺應用(2017年9—12月)。在主體規劃協同編制與實施的基礎上,編制基礎設施、地下空間利用、城市防災、公共服務設施及產業發展布局專項規劃,將涉及城鄉空間的規劃融入一張藍圖。建設覆蓋城市治理體系的業務協同和并聯審批網絡平臺,把政務服務延伸到基層,逐級實施項目監督、追責制度,全面轉變服務理念。
第三階段:常態化建設(2018—2019年)。在總結先行區域經驗的基礎上,依托各項規劃編制成果,鞏固提高并推廣細化,完善市域“多規合一”全覆蓋,擬定“多規合一”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確保“多規合一”工作常態化。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在“多規合一”工作委員會的基礎上設立盤錦市“多規合一”工作專業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專委會由分管副市長任主任,市發改、財政、國土資源、住建、規劃、農業、林園、交通、水利、環保、海洋與漁業等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負責工作具體實施和技術支持。
(二)數據保障。統籌協調全市各類空間規劃,完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空間屬性以及規劃期限匹配功能,實現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功能區劃與各類專項規劃對接,下級規劃與上位規劃對接,最終形成規劃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城市規劃體系,通過“多規合一”公共信息平臺,將各專業規劃融合在一個平臺上,保障部門之間數據共享與信息聯動,為實施“多規合一”協調機制和控制線管控規定提供技術支持。
(三)制度保障。依托“多規合一”信息平臺,完善建設項目申報和審批系統,建立便捷的審批模式,提升審批效率。將生態保護紅線、城市開發邊界控制線納入管理機制,建立部門業務聯動和動態更新維護制度,加快制定《“多規合一”空間規劃編制辦法》、《“多規合一”差異圖斑消除辦法》及《項目生成辦法》,保障項目落地。
(四)經費保障。財政部門要先期安排工作經費,保障“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工作順利啟動,并將“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后期編制工作順利完成。
附件:2017年“多規合一”改革工作任務分解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