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新聞發布會

盤錦躋身國際濕地城市!這場新聞發布會帶你了解一下

發布時間:2022-06-22 瀏覽次數:358

  6月21日下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我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殊榮及開展“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工作等相關事宜向各級媒體進行通報。


  6月8日,《濕地公約》官方網站發布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名單,全球共25個城市獲此殊榮,盤錦市榜上有名。

  榮獲“國際濕地城市”意義非凡

  國際濕地城市是目前在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最高、分量最重、含金量最足的獎項,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生態成就。


  遼河之夏  林松 攝

  盤錦榮獲“國際濕地城市”,成功摘下“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是國際社會對盤錦濕地保護工作的高度認可和充分肯定,是盤錦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的具體實踐,是盤錦多年來堅持“生態立市”、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國際濕地城市”是一張優質的“生態名片”,展現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城市風貌和生活品質。

  盤錦榮獲“國際濕地城市”,成為遼寧省唯一上榜城市,為盤錦增添了一張耀眼的國際名片。這是盤錦市第一張國際“名片”,對于提升盤錦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具有極其重要意義;這是盤錦市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一張“王牌”,對于做大做強盤錦濕地生態旅游等產業、推動盤錦振興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讓世界驚艷的“寶貴家底”

  盤錦位于遼寧省中部、渤海最北端,遼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帶,遼寧母親河—遼河以及大遼河、大凌河三條河流在此入海,河海交匯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蘆葦濕地,孕育了“天下奇觀”紅海灘,被譽為中國“濕地之都”“丹頂鶴之鄉”和“魚米之鄉”。


  遼河入海  虞偉 攝

  盤錦擁有遼寧省最大面積的濕地,可以說“遼寧濕地看盤錦”。盤錦是一個輕輕放在濕地上的城市,城市濕地率為60.84%,濕地保護面積12.4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57.27%。

  盤錦濕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為多種野生動物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在分布的477種野生動物中,僅鳥類就有304種,有丹頂鶴、黑嘴鷗、西太平洋斑海豹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24種,大天鵝、灰鶴等國家Ⅱ級保護動物54種。

  盤錦處于全球九大鳥類遷徙路線的東亞—西太平洋遷飛路線上,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和目的地,每年遷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鳥超過一百萬只,是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群的繁殖地,是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自然繁殖的最南限和越冬的最北限,是丹頂鶴大陸種群北遷的最重要和最集中停歇地,遼河入海口處是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產仔地,在國際濕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上處于重要地位。

  濕地是盤錦寶貴的“家底”。2004年,盤錦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沼澤濕地”;2013年,被中央電視臺等評為“中國十大魅力濕地”。

  濕地保護的“盤錦方案”

  近年來,盤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濕地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首要任務來抓,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強化濕地保護管理和生態修復,提升全民保護濕地意識,增強濕地生態功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濕地與城市共生、共興、共融,培育了具有遼河口特色的濕地文化,譜寫了新時代華美濕地樂章。


  潮汐樹  林松 攝

  在黨政機構改革過程中,組建了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加掛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牌子。先后制定并實施了《遼寧遼河口(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編制了盤錦市濕地保護總體規劃(2019-2025年)》,并將濕地保護工作納入盤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盤錦市城市總體規劃、盤錦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之中。

  建成遼河口濕地宣教館和紅海灘濕地科學館2個濕地專題宣教場館,在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建立了3個小型濕地科普宣教展示區。成立了3個濕地保護方面的協會組織,創立了2所濕地學校。舉辦了線上線下“濕地講堂”90期,講好盤錦濕地故事。

  科學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統籌實施了蘆葦沼澤濕地保護、油氣開采治理、引水潮溝清淤、棲息生境提升、退養還濕、科研監測站建設、水環境治理,實施了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濕地生態修復、濕地生態補水、濕地保護能力建設等一系列濕地保護修復工程,持續修復濕地生態功能,有力保護了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濕地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大力發展濕地生態產業,摸索出稻田養蟹、稻田養魚的立體生態種養殖模式,蘆葦板材產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風情萬種的“紅灘綠葦”成為了盤錦對話世界的密碼、人與自然關系的樣本、城市的地標和世人認識盤錦的符號。濕地秀美的自然景觀使盤錦濕地成為全國生態旅游的經典旅游勝地,紅海灘已經成為國家旅游品牌。

  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的益處

  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盤錦“濕地三寶”聞名世界;四季分明的盤錦濕地風光,令人流連忘返;濕地科普宣教、社會參與濕地保護、濕地產業發展成績斐然。


  震旦鴉雀  劉剛 攝

  “國際濕地城市”提倡科學合理利用濕地的多重效益,妥善處理濕地與城市的關系,將濕地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建設“國際濕地城市”,全面推動了盤錦濕地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循環,從中獲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大效益”。

  生態效益。盤錦濕地環境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間,對物種保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盤錦持續加大濕地保護和修復力度,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野生動物物種持續增加,重要物種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經濟效益。依托獨特濕地資源,盤錦在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的同時,推動濕地生態產業健康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逐步實現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

  社會效益。盤錦獨特的遼河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多樣的動植物群落和自然的生態景觀等為科普宣教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極佳的場所,也為廣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空間。


  生機盎然   虞偉 攝

  盤錦濕地是全球濱海濕地的典型代表、是全球重要鳥類遷徙通道、是具有國際意義的物種搖籃。濕地是盤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盤錦因濕地而名揚海內外。盤錦榮獲“國際濕地城市”,可謂當之無愧、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