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新聞發布會

“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召開

發布時間:2023-09-19 信息來源:盤錦發布 瀏覽次數:641

  9月19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盤山縣、雙臺子區、興隆臺區、大洼區、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分別介紹本地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決策部署的工作舉措和目標成效,并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發布人


盤山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天嬌
雙臺子區委常委、副區長人選郭鏵震
興隆臺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冰
大洼區委常委、副區長于淼
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高賀坤
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安全


  新聞發布

  盤山縣

  盤山縣將通過實施項目+團隊“帶土移植”工程,引育科技型人才,為高質量發展轉型蓄勢賦能。聚焦工業強縣目標,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盤活縣域文旅資源,推動繞陽湖風景區、“水上紅海灘”、得勝村長城遺址保護傳承等一批文旅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守牢耕地紅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扎實做好秋收工作。持續開展“投資項目年”專項行動,聚焦產業優勢和盤活閑置資源開展靶向招商,不斷擴大有效投資。開展跨部門、跨行業集成化服務,提高便企利民水平。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做好遼寧盤山繞陽灣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以爭創文明縣城為抓手,加快做好縣城、農村設施維修改造和環境整治,做好創業型城市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全力以赴保障民生。

  雙臺子區

  雙臺子區堅持“1+3+3”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打造國家級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推動康養醫養、文創旅游、現代商貿支撐產業提升能級、集群發展。推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等新興產業擴大規模、加速發展。高頻次靶向招商、高質量推進項目、高效率對上爭取,不斷充實項目儲備庫、擴大總盤子。圍繞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持續推動“四減”工作,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抓好遼河濕地生態修復系列項目實施,統籌布局“城市綠心”和河流沿岸帶狀文化公園建設。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京津冀”中高端產業轉移承接基地,鼓勵企業“抱團”出海開拓市場。進一步健全完善分級診療和養老服務體系,辦好民生實事。做好“三穩”工作,落實“三保”任務,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興隆臺區

  興隆臺區進一步推動與高新區協同發展和“四區一基地”建設,將圍繞12條產業鏈,推動項目加快簽約落地,開工、投產、達效。推進柔性執法和“雙隨機、一公開”,提升“全程代辦”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投資項目審批、企業準入等方面,繼續推進與高新區審批業務的深度融合。推進迎賓小學擴建、曙光學校建設,確保三所新設公辦幼兒園開園基礎上,加快新建養老院建設,推動建設4個社區康養中心。推動法治興隆向更高水平提升,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積極發展基層民主。推出服務業及商業、文旅產業重磅活動,舉辦好遼河濕地藝術節、興隆臺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切實將“促消費”貫穿全年,以“展會經濟”、精品路線拉動區域消費。

  
  大洼區

  大洼區將把推動三次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促進重點行業生產經營加快恢復,抓住國際經貿洽談系列活動契機,加強意向投資項目對接洽談,促進新項目開工投產運行。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發揮“農墾集團+農場”引領作用,推進水稻全產業鏈發展,確保糧食生產“二十連豐”。開展全員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深化與央企合作,推動“大民企進大洼”。舉辦好盤錦市第五屆蘆花節系列活動暨大洼區“十一”黃金周旅游消費季和“萬民樂購,惠滿金秋”暨大洼首屆城市消費節活動,加快增進民生福祉。整合五條精品旅游線路和配套文創產品,加快發展全域全季旅游。加快網格地理信息數字化進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區。

  遼濱經開區

  遼濱經開區實施“百日攻堅”行動,全力開展要素保障攻堅,緊盯2023年城建計劃,全面滿足項目快速建設及投產使用要求,為項目落地提供承載空間。各包扶項目領導和項目管家全程跟蹤項目進展,高質量做好產業項目配套保障,搶抓兵器項目開工契機,推動更多下游石化項目盡快落地,形成后續項目支撐。開展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提升全面復盤工作,推動智慧管控中心全面實體化運行。搭建創新平臺、拉長精細化工、糧油深加工等產業鏈條,打造頭部企業配套產業園,發揮好大工盤錦產研院等創新平臺作用,把主導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做精。完善工作實績考核評價體系、督查問責機制,健全正向激勵機制,確保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

  盤錦高新區

  盤錦高新區積極圍繞12345“黨建+網格”黨建工作模式,推動黨建引領高新區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圍繞遼河石化、鍵凱科技、中藍光電等19個續建項目和遼河石化二氧化碳、北瀝白油加氫等10個新開工項目及時協調對接,持續保持投資強度。實行“一對一”全流程要素服務,按時序抓實招商項目落地。加快推進國企實體化運營,在基礎和產業配套設施、園區運營服務、建設項目融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等方面推動國企改革。常態化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積極對接國資專業投資機構產投基金,深入推進助企服務。堅持“以升促建”,充分發揮58科創、中科先進院等平臺作用,構建科技企業梯次發展格局,全力創建國家高新區。


  記者提問


  問

  近年來,大洼區在三次產業上協調發力,不斷優化三次產業,走出了發展新路,請談談目前產業發展情況?

  大洼區委常委、副區長于淼:
  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報告中指出,“要大力推動三次產業轉型升級”,大洼區將堅決貫徹落實全會決策部署,努力促轉型、調結構、優布局、強發展,在三次產業轉型升級上精準發力,持續優化產業結構。

  一是鄉村振興深入實施。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水稻種植面積達到86萬畝,河蟹綜合養殖面積突破40萬畝。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大力推廣紅海灘1號、光合1號等優質品種,大米蛋白粉、蛋白肽、米糠油等精深加工產業持續壯大,上半年,稻谷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5億元。萬豐米業、益仁生態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二是工業發展企穩向好。加快培育三大主導產業,規上工業企業達到94戶。積極做好“三篇大文章”,40個“老字號”項目改造升級,12個“原字號”項目深度開發,14個“新字號”項目發展壯大。臨港經濟開發區與江南大學簽訂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共建協議,與華錦阿美項目建立服務保障機制,新立小微園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鎮街產業集聚區建設水平不斷提升。上半年,精細化工碳基材料產業鏈產值同比增長22%,醫療衛材產業鏈產值同比增長20%,糧油生物科技產業鏈產值同比增長9.2%,“產業鏈+產業集群”發展格局不斷深化。

  三是服務業擴容提質。樓宇經濟持續壯大,上半年,產值同比增長5.5%。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4.2萬平方米。開展“大洼煙火氣、夜游消費季”等21項主題促消費活動,消費場景、消費熱點逐步增多。寶源溫泉小鎮投入使用,黑風關古鎮提質升級,民宿休閑游、溫泉度假游、特色體驗游、農旅融合游蓬勃發展。

  目前,大洼區三次產業比由2022年中期的27.6:21.7:50.7優化為2023年中期的22.4:31.2:46.4。下一步,大洼區將把推動三次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大洼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工業強區”不動搖,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對上爭取、財稅挖潛,有效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全面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問

  今年5月份,雙臺子區集養老、康復、醫療三位一體的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遼河康養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營。請問雙臺子區在推動養老產業和養老事業協同發展上還有哪些重點的舉措和全新的目標?


  雙臺子區委常委、副區長人選郭鏵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為了搶抓機遇,我們將養老產業發展納入全區“十四五”規劃、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重點任務,制定了《雙臺子區康養醫養產業三年行動專項方案(2023—2025年)》《雙臺子區加快發展養老產業》等系列文件,并立足雙臺子區獨有的區位優勢資源,著力打造了遼河養老產業示范區,不斷推動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下一步,將以此為依托,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完善“1+N+X”養老服務體系。在機構養老方面,全力做好遼河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文章,推進普惠養老、旅居養老、中醫康復、服務功能配套四大板塊建設,健全醫療、康復、健身、娛樂、老年大學等功能配套,打造有溫度、有態度、有專業度的養老文化。在社區養老方面,全力推動河岸、新建社區養老中心滿負荷運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娛樂活動等服務,讓老人實現就近高質量養老。在居家養老方面,依托長期照護保險試點,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及護理等專業化、個性化、點單式精準服務,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貼心照護。

  二是進一步完善“園區+街區+社區”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布局。加大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區招商力度,加大街區宣傳力度,通過開展推介會、展銷會等形式擴大街區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推動康復輔具社區租賃網絡建設,完善“1中心5站點”功能,推進康復輔助器具在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中的普及應用。

  三是扎實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全面聚焦老年群體居家生活設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案”等原則,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篩選和摸底,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具配備到位”五個方面,選擇適配性產品組成不同居家場景的“服務包”,為老年人打造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環境。


  問

  盤錦高新區這幾年的發展引人注目,能否簡要介紹一下現階段和未來的發展布局、產業架構,以及高新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果?


  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安全:
  盤錦高新區近幾年依托自身優勢,堅定發展的決心、錨定發展的目標,立足特色發展、重點發展,最終實現全面發展。園區相繼獲得國家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綠色園區、省級開發區“2023高質量發展十佳園區”等稱號,在遼寧省省級高新區績效考評中連續6年排名前兩位,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盤錦高新區始終堅定圍繞盤錦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與興隆臺區“協同發展”,堅定不移地做強主導產業、扶持優勢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形成了以能源裝備制造、精細化工、光學電子、數字經濟及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為主的產業格局,也積累了一定的發展經驗。

  盤錦高新區以開放的姿態和真誠的態度,積極對接中央企業、權威科研機構、產業典型企業和投資機構,努力促成合作,吸引典型企業和重點項目進駐,不斷推進產業集聚壯大。同時,激勵和扶持本土企業發展,發揮產業鏈頭部企業的牽動作用,持續強鏈、延鏈、補鏈。以光學電子產業為例,多年來,在開發區的全力支持下,本地組建、本地發展、本地壯大的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500項專利,馬達產品出貨量位列國內第一、全球第三,鏡頭業務綜合競爭力位列國內第三、全球第五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和盤錦光學電子產業“頭部企業”。目前,光學電子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已經全面建成,中藍電子已完成高端產線進駐工作。在中藍電子的發展牽動下,已有4家產業鏈企業入駐光學電子產業園、5家企業簽約、6家企業正在洽談。

  此外,盤錦高新區與興隆臺區協同發展,積極創建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造健康良好的“信用環境”、構建規范公正的“法治環境”,統籌推進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落地見效。高新區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行“無差別綜合窗口”“只提交一次材料”“容缺受理”等便企服務,通過“助企先鋒”專項行動和“專班+管家”等營商機制的貫徹實施,全面、全方位服務和保障企業穩產、項目穩建、產業穩聚。

  現在和未來,盤錦高新區都將以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為盤錦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盡全力、作貢獻!


  問

  興隆臺區在經濟領域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有何主要舉措?

  興隆臺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冰:
  興隆臺區在經濟領域貫徹落實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的主要舉措可以概括為“三個抓”:

  一是聚焦GDP抓支撐。上半年,興隆臺區GDP總量達到200.7億元,增速8.0%,增速位于全省第10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指標如期實現“雙過半”,夯實了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的基礎。下半年要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全面盤點興隆臺區建筑行業運行情況,加快房地產項目建設,對建筑業產值應統盡統。同時圍繞第三產業,千方百計促消費、拉內需,抓住新能源汽車消費這一新的增長引擎,通過發放購車補貼、購車消費券等途徑,全面激發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活力。制定好“十一”黃金周促銷方案,聚焦家電家居、成品油等重點商品,鼓勵大型商超推出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

  二是聚焦固定資產投資抓項目。興隆臺區將持續強化政策、項目、資金“三爭取”工作,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加強央企與地方合作協同,與遼河油田、中國兵器、中國冶金科工、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等央企做好精準化對接、項目化落實。立足區本級4條產業鏈和高新區8條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招引有固定資產投資、有稅收貢獻、有支撐牽動作用的項目,招引有影響力、帶動力,投資體量大的高質量項目。以新發地項目為依托,擴大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聚,高標準打造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

  三是聚焦營商環境抓服務。興隆臺區下半年將有力有效落實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認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想方設法幫助民營企業破解原料、市場、用工、資金、市場準入、拖欠賬款等方面問題,吸引域外企業來興區投資興業。持續深化“千人助千企”活動,積極開展“助企先鋒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深入基層、深入企業,問需求、解難題。繼續抓好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大力實施營商環境“萬件清理”專項行動,從一件件具體事做起,向外界展示興隆臺區良好的營商環境新形象。


  問

  盤山縣在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過程中如何將民生與創城工作相結合,特別是一些涉及百姓生活的難點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盤山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天嬌:
  盤山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一直堅持惠民便民利民的宗旨,我們創城的出發點就是讓群眾得實惠,讓群眾受益。政府財政將創城納入預算內,在基礎設施維護、老舊小區改造、環境衛生治理、市場管理等工作中,不斷加大投入,加快整治改造,發揚繡花精神做好城市管理,實現創城工作的精細化常態化。特別對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上,盤山縣在充分了解民意、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做到從源頭上治理,統籌兼顧,標本兼治,既抓城市顏值,又提升內涵,面子與里子兩手抓都要硬。

  一是進一步壓實爭創工作責任。實施“分擔區”包保工作機制,落實了十項常態化工作機制包保內容,將縣城城區劃分19個“分擔區”,囊括全縣創城實測點位28個類別、266個具體點位,每一個分擔區都有一名縣處級領導和縣直單位包保,對涉及民生的事項優先辦、優先解決、一包到底。

  二是堅持“疏堵結合”原則,對城市綜合管理更加精細精準。銀龍農貿市場東側是龍祥花園小區南側商網停車位,因車流、人流較為集中,吸引了大量流動攤販。在充分調研和征求民意需求的基礎上,盤山縣對占道經營、流動商販采取疏堵結合的治理方式,沒有簡單粗暴一禁了之,而是因勢利導,就近規劃、整體遷移,引導流動商販到臨近的惠民農貿市場經營,免收管理費,并精心設計開設了盤山煙火夜市、趣味市集,營造了文明規范、干凈整潔、誠信經營的市場消費環境,幾乎是零成本的改造與管理,既解決了占道經營問題,也有效規范了城市秩序,讓城市既有“煙火氣”又有“文明風”。

  三是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實現城市服務功能的載體,是城市宜居水平最直觀的體現。爭創工作開展以來,盤山縣在城區23個小區新建充電樁車棚81套,可同時滿足2000臺電動車進行充電,從源頭上解決了小區的飛線充電問題。秉承應劃盡劃、不漏過一處的原則,累計在城區新施劃停車位3400多個,有效滿足了群眾停車需求。

  四是以繡花的精神抓好城市管理。分類垃圾箱應設盡設,95處城市蜘蛛網做到應落盡落。針對交通秩序工作加大處罰治理力度,通過引入社會第三方、小區社區為主體的方式,完成3256臺電動車上牌。增派10名交通執法人員加大交通場站出租車管理,對拒載、議價、中途甩客、故意繞道、違規使用計價器等行為嚴厲打擊。清理亂貼亂畫、亂堆亂放、噴涂小廣告等問題4300余處,“門前四包”責任書簽訂率達到100%。

  我們將繼續做好盤山縣的創城工作,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讓社會生活秩序更加規范,讓人民生活品質有力提高。


  問

  遼濱經開區為了落實好市委八屆六次會議精神,開展了“百日攻堅”行動,請問,經開區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確保行動取得實際成效?


  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高賀坤:
  遼濱經開區把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和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工作成效作為檢驗各部門(單位)政治責任感和執政能力的重要標準,作為檢驗黨員干部領導能力、作風強弱的“試金石”。經開區領導班子將率先垂范,主動深入到問題突出、矛盾集中的地方督促指導、協調服務、解決問題,打開突破口,帶活整盤棋。各責任單位“一把手”既要身體力行,帶頭落實,又要主動牽頭,大膽協調,撲下身子,身先士卒,沉在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堅決防止說而不做、抓而不緊、行而不果的不良作風。各部門(單位)將強化大局意識,確保每項任務分工不分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力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在全域范圍內形成狠抓落實、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切實推進一批工作,突破一批障礙,攻下一批難題,推動各項工作部署取得扎實成效。各級領導將切實擔負起督導責任,對每一項工作任務都建立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查“三項機制”,堅持日調度、周分析、月通報,督促分管領域、分管單位強化組織趕指標,加快建設搶進度,全力爭先創一流。督查部門針對《攻堅方案》的落實情況強化加強督查,及時了解、掌握、通報行動的進度和效果,盯緊人、盯牢事、盯住結果,跟蹤問效。同時,紀檢監察部門將對遇事推諉扯皮、推進不力和在難題破解中臨陣退縮、失職瀆職的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