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統計公報(統計信息)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二〇一七年盤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8-03-09
主 題 詞:

二〇一七年盤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發布時間:2018-03-09 信息來源:市統計局 瀏覽次數:413

根據年快報統計[1],現將2017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公報如下: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持之以恒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更加協調。

一、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154億元,按可比價格[2]計算,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8.5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531.9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93.6億元,增長7.0%。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1.1%、46.1%和42.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0335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4809公頃,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04560公頃,玉米播種面積14904公頃。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7987公頃,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6013公頃。全年果園面積810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109.9萬噸,其中水稻產量95.6萬噸,玉米產量12.6萬噸。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09.3萬噸。全年水果產量1.6萬噸。



 

全年四旁(零星)植樹209萬株,育苗面積438公頃。

全年肉類總產量24.7萬噸,比上年增長3.8%。其中,豬肉產量7.5萬噸,增長15.4%;禽肉產量16.7萬噸,下降1.2%。全年禽蛋產量7.6萬噸,比上年下降3.8%。全年牛奶產量0.9萬噸,比上年下降18.2%。全年豬出欄96.7萬頭,比上年增加11.4萬頭;年末豬存欄39.5萬頭,比上年減少5.4萬頭。

全年水產品產量30.6萬噸,比上年下降15.7%。其中,淡水產品養殖19.2萬噸,其中河蟹產量7.1萬噸,淡水產品捕撈0.7萬噸;海水養殖6.6萬噸,海洋捕撈4.1萬噸。

全年機耕地面積119.7千公頃。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4.4萬噸。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不包括漁船)61.4萬千瓦。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3]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1%,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9.6%。主要行業大類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開采輔助活動行業增加值增長18.9%,石油加工業增加值增長19.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下降14.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天然原油1000.1萬噸,比上年增長2.7%;天然氣4.6億立方米,下降0.7%;原油加工量2154.1萬噸,增長5.5%;汽油80.6萬噸,增長18.0%;柴油434.9萬噸,下降0.6%;潤滑油20.6萬噸,增長44.7%;燃料油45.1萬噸,下降12.5%;石油瀝青442.3萬噸,下降2.2%;乙烯50.3萬噸,下降3.9%;防水卷材3421.2萬平方米,增長8.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4%。其中,國有企業產銷率100.7%,集體企業產銷率100.0%,股份合作企業產銷率100.0%,股份制企業產銷率98.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產銷率96.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41.8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利稅總額93.8億元,比上年增加165.2億元;利潤總額-61.5億元,比上年增加141.6億元。

全年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204.8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全年房屋施工面積20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03.9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建設項目投資522.5億元,增長1.6%;房地產開發投資 81.4億元,下降6.8%。

全年第一產業投資3.4億元,比上年下降74.4%;第二產業投資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第三產業投資 292億元,比上年下降 6.1%。固定資產投資三次產業構成為0.6∶51.1∶48.3。



 

全年民間投資322.9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53.5%;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269.3億元;港澳臺及外商企業投資14.1億元。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 287.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5%;商品房銷售額1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3.3億元,比上年增長5.5%。分城鄉看,城鎮零售額344.9億元,增長5.3%;鄉村零售額48.3億元,增長7.3%。分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額355.3億元,增長5.3%;餐飲收入額38.0億元,增長7.8%。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類值中,全年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20.5%,飲料類零售額增長23.3%,煙酒類零售額增長13.7%,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20.3%,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6.1%,汽車類零售額增長6.2%,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長0.6%,金銀珠寶類零售額下降8.2%,通訊器材類零售額下降18.0%,家用電器類零售額下降26.4%。

六、對外經濟貿易

全年進出口總額109億元,比上年下降23.2%。其中,出口總額21.3億元,下降1.9%;進口總額87.7億元,下降27.0%。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6.7億元,下降17.6%;加工貿易出口3.7億元,增長139.6%。一般貿易進口83.3億元,下降27.5%;加工貿易進口3.7億元,增長6.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出口1.3億元,增長21.6%;外商投資企業出口4.7億元,增長128%;其他企業出口15.3億元,下降17.5%。國有企業進口4.9億元,增長227%;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0.9億元,增長11%;其他企業進口71.9億元,下降33.6%。在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出口3.7億元,下降31.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0.3億元,下降10.1%。在進口總額中,機電產品進口0.8億元,下降8.8%;高新技術產品進口0.4億元,下降19.7%。

全年對亞洲出口12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對日本出口1.3億元,下降1%;對韓國出口4億元,增長25.4%;對新加坡出口0.3億元,下降50.5%。全年對歐盟出口3.2億元,比上年增長5.3 %;對美國出口3.8億元,增長51.2%;對非洲出口0.6億元,下降24.3%;對拉丁美洲出口0.7億元,下降66.6%。年末全市對外貿易國家(地區)90個。

全年外商直接投資1.97億美元。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外商直接投資1.65億美元;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0.32億美元。

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12項,比上年增加3項;合同外資金額1.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倍。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不包括鐵路)完成貨運量13427萬噸,比上年增長3.9%;貨物周轉量176.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0%。全年完成客運量2309萬人,比上年下降5.3%;旅客周轉量16.5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1%。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3448萬噸,比上年增長15.2%。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4.9億元,比上年增長44.3%。全年電信業務總量31.0億元,比上年增長7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8.8萬戶,下降7.5%;移動電話用戶155.3萬戶,增長9.5%。年末(固定)互聯網絡用戶36.1萬戶,增長6.5%。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者2636.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3%。其中,接待國內旅游者2624.6萬人次,增長16.3%;接待入境旅游者11.4萬人次,增長2.1%。全年旅游總收入219.9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13.2億元,增長16.3%;旅游外匯收入9978萬美元,增長3.0%。

年末有星級以上賓館11家,旅行社67家。年末全市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16個。

八、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4%。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8%,非食品價格上漲2.7%;消費品價格上漲0.3%,服務項目價格上漲3.6%。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1.7%,衣著類價格上漲3.0%,居住類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1%,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0.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5.0%,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8.3%,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1.1%。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0.4%。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13.4%。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9.1%,石油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3.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4.2%,專用設備制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與上年持平。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2.5%。

九、財政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8.9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稅收收入100.3億元,比上年增長22.0%。在稅收收入中,增值稅46.2億元,增長61.8%;企業所得稅9.5億元,增長94.1%;個人所得稅2.6億元,增長33.8%。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4.0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教育支出18.8億元,增長5.1%;科學技術支出1.3億元,增長0.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9.5億元,增長11.6%;節能環保支出4.9億元,增長91.8%;農林水事務支出20.2億元,增長9.8%。

十、金融和保險

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675.8億元,比年初增加5.1億元,增長0.3%。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664.5億元,比年初增加5.3億元,增長0.3%。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914.4億元,比年初增加71.6億元,增長8.5%。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911.1億元,比年初增加90.0億元,增長11.0%。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9.2億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2.5億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總額13.0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6.5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6.5億元。

十一、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專利申請1445件,比上年增加8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76件,增加47件;授權專利656件。全年獲省級科技進步獎5項。高新技術企業68家,比上年增加26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5個,比上年增加39個,其中,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個,比上年增加4個。簽訂技術合同391項,成交額8.5億元。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3.1%。

全年幼兒園在園幼兒30412人。普通小學招生9888人,在校生65818人,畢業生12162人。初中學校招生13944人,在校生38380人,畢業生13612人。普通高中招生8508人,在校生27329人,畢業生8610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426人,在校生6783人,畢業生2484人。

十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有文化館、藝術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國家綜合檔案館5個,城市建設檔案館1個。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5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9萬戶。全年出版報紙3種,出版量823.2萬份。

年末有各類衛生機構1051個。其中,醫院62個,衛生院3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婦幼衛生保健院(所、站)3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8所,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所,社區衛生服務站40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0188張,衛生技術人員989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58人。

全年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中,我市運動員獲得全省冠軍15次。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84元,比上年增長6.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8元,比上年增長7.4%。



 

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6.43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4.68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7.3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3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9.3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5.4萬人。

城區低保月人均標準589元,縣域低保月人均標準482元。年末全市公辦養老機構20個,擁有床位2793張,收養1493人;全市民辦養老機構12個,擁有床位1321張,收養706人。全年發售社會福利彩票共6.67億元,比上年下降5.2%。

    十四、能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48.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0%。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1.6%。

全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8萬公頃。

全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276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5.6%。其中,環境空氣優級天數為81天。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2起,共死亡44人。其中,工礦商貿企業生產事故死亡11人。

十五、人口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29.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2106人,出生率9.322‰;死亡人口16603人,死亡率12.785‰;人口自然增長率-3.46‰。全市0-17歲人口18.4萬人,占14.2%;18-34歲人口27.5萬人,占21.2%;35-59歲人口56.4萬人,占43.5%;60歲及以上人口27.3萬人,占21.1%。

注釋:

1.本公報中2017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指標數據在年報時可能還有調整。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為500萬元及以上項目;限額以上批發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限額以上零售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等數據來自市林園局;畜牧業數據來自市畜牧獸醫局;漁業數據來自市海洋漁業局;機耕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數據來自市農機局;進出口、利用外資等數據來自市商務局;交通業務數據來自市交通局和市港口與口岸局;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電信業務數據來自各電信公司;旅游數據來自市旅發委;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盤錦市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市保險行業協會;科技數據來自市科技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文化數據來自市文廣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計委;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城鄉居民收入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盤錦調查隊;城鎮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等數據來自市人社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社會福利等數據來自市民政局;環保數據來自市環保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安監局;人口數據來自市公安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