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民生信息 > 醫療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醫療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遼寧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施方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01-02 | |
主 題 詞: |
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遼寧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施方案》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遼寧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施方案 》,這是我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落實文件,也是我省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實施方案》著眼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省人民健康的宗旨,立足于“大衛生、大健康”工作格局,提出了全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工作目標,從落實監管責任、突出重點領域、創新監管機制三個方面提出了20項重點任務以及5項保障措施。明確了省委組織部、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等30余個與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相關的部門(單位)的職責分工。
一、我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關工作要求,按照全行業、全要素、全過程、全方位監管理念,加快建立嚴格規范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推進醫療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0年,全省建成職責明晰、分工協作、科學有效的綜合監管制度,健全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打造專業高效、統一規范、文明公正的衛生健康監督執法隊伍,實現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法治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為建設健康遼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省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二、我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重點任務
?。ㄒ唬┞鋵嵄O管責任,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1.堅持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醫療衛生行業黨建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設。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加大醫療衛生行業反腐敗力度。加強社會辦醫黨組織建設,批準設立社會辦醫院時,要堅持黨的建設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同步設置、黨的工作同步開展。
2.落實政府監管責任。各級政府要建立綜合監管督查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建立由省衛生健康委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綜合監管協調機制。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落實職責,依法承擔醫療衛生行業執法監督職責的機構開展相關執法監督工作,實行部門間信息共享、協同監管和聯合獎懲。
3.落實醫療衛生機構主體責任。醫療衛生機構要切實擔負起本機構依法執業、規范服務、服務質量和安全、行風建設等方面的主體責任。引導和規范醫療機構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引導社會辦醫療機構加強各環節自律,提高誠信經營水平。
4.大力推進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切實發揮行業組織在引導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建立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媒體在內的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社會監督體系。建立遼寧省“三醫聯動”綜合監管舉報平臺。發揮媒體監督作用。
?。ǘ┩怀鲋攸c領域,深化全要素、全流程監管
1.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全面實行網上行政審批,實現“一網通辦”。完善醫療衛生準入和行政許可流程,依法簡化優化審批條件。全面實行醫療機構、醫師和護士電子化注冊。
2.加強醫療服務質控和評價。完善醫療服務質量控制制度和組織體系,在質控體系未能覆蓋的??祁I域,探索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專業機構等規范開展醫療服務質量評價。健全醫療機構評審評價體系,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實行同等標準。嚴格按照國家醫療技術管理標準要求開展分類管理。
3.加強藥品、耗材、醫療器械管理。開展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加強醫療相關產品的監管。建立和完善臨床用藥超常預警、輔助用藥和高值耗材跟蹤監控、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強化藥品質量監管和藥事服務管理。
4.強化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以公益性為導向,制定和完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每年對公立醫院開展綜合績效考核??刂漆t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5.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運行監管。強化對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和財務活動的會計和審計監督。嚴格落實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全面推開醫療保險智能監控。
6.深入推進醫療衛生行業作風建設。完善醫德醫風考評制度,加強醫務人員行風教育,嚴格執行“九不準”等相關制度。完善糾風聯合懲戒“黑名單”制度。嚴查重處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醫療機構亂收費等謀利行為。
7.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秩序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等違法違規行為。大力加強對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療廣告宣傳的管理。加強對醫務人員、醫療行為、醫療質量、醫療費用等監管。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行業秩序監管聯防聯控機制。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
8.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監管。依法加強對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職業衛生、精神衛生、放射衛生、傳染病防治、實驗室生物安全、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學校衛生、托幼機構衛生、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公共衛生服務的監管。嚴厲打擊騙取、套取公共衛生資金行為。
9.加強健康產業監管。探索針對醫療衛生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領域融合產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政策、實施標準和監管辦法,不斷提高對新興健康產業的監管能力,建立鼓勵發展和有效規范相結合的審慎監管機制。
(三)健全監督制度規范,完善監管機制
1.完善規范化行政執法機制,推進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落實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探索容錯糾錯和免責機制。完善工作機制,實現行政執法與行政管理協同聯動,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無縫對接。
2.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提升監管效能。對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事項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持續擴大隨機抽查比例,不斷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效能。
3.建立醫療衛生行業信用機制,實施聯合懲戒。將醫療衛生行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完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行為記分制度和醫療衛生行業黑名單制度,對進入黑名單的機構,納入重點監管名單,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建立健全依法聯合懲戒體系。
4.健全信息公開機制,做到公開透明。通過多種渠道,全面落實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向社會公開監管信息。
5.建立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實施風險管控。健全風險監測網絡,建立風險分級管控機制,提高發現問題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
6.形成網格化管理機制,推動社會共治。將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工作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巡查、專項督查、專項整治、處罰后復查等,建立健全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方式。
7.建立綜合監管結果協同運用機制,提高監管權威。建立健全綜合監管結果與醫療衛生機構校驗、等級評審、醫保定點協議管理、重點??圃O置、財政投入、評先評優等的掛鉤機制,以及從業人員監管結果與職稱聘任、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績效分配等掛鉤機制,推進綜合監管結果統籌運用。
三、保障措施
1.強化部門和地方責任。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責任分工,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是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的主要責任部門,相關部門依法承擔相應監管職責。發生重大責任事故,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同承擔主要責任的職能部門依法依規承擔相應的責任。
2.加大督察和問責力度。建立省級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督察機制。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地方和負有監管責任的有關部門,不定期開展專項督察。嚴肅查處各級政府部門責任人員在監管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
3.推進綜合監管信息化。建立“遼寧省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信息系統”,加強互聯互通和統一應用,實現動態監管。擴大在線監測等應用范圍。
4.推進監督執法體系規范化建設。持續推進縣(區)級衛生健康監督機構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各級衛生健康監督機構建設水平。逐步實行衛生健康執法人員職位分級管理制度,加強醫療衛生行業執法監督隊伍作風和紀律建設。
5.加強宣傳引導。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推進綜合監管制度建設,為建立各界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監管體系營造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