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民生信息 > 醫療

索 引 號: govswsjkwyh-2020-032890 主題分類: 醫療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做有能力的醫生,建有溫度的醫院——盤錦市人民醫院提高醫療服務紀實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20-12-10
主 題 詞:

做有能力的醫生,建有溫度的醫院——盤錦市人民醫院提高醫療服務紀實

發布時間:2020-12-10 信息來源: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瀏覽次數:124

盤錦市人民醫院坐落在遼東灣新區,距主城區50多公里,與營口市區隔河相望。作為遼東灣新區唯一的一所三甲醫院,它既是新區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依托,也是新區實現經濟騰飛的保障。

為患者服務,為新區助力。盤錦市人民醫院自2017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公立醫院屬性,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結合新區經濟發展實際,加強學科建設和精細化管理,不斷改善醫療服務,以“做有能力的醫生,建有溫度的醫院”為己任,切實增強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大醫精誠”。

加強能力建設,打造過硬隊伍

“治病救人”是患者對醫生最根本的需求,也是醫生這一職業的神圣所在。

“藥圣”孫思邈說,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

“為了培養出一流的醫療隊伍,我們院成立了‘醫生之家’,這是一個專門供全院醫生進行學術討論與問題研究的空間。”副院長王寧說。

市人民醫院的“醫生之家” 是我市醫療機構的首創?!搬t生之家” 內不僅有與醫學相關的各類掛圖,還有供醫生學習的模型、圖書、資料,投影儀等。每逢周三、周五的中午時分,在這里進行的“醫生活動日”會吸引各科醫生聚集于此?;蜻M行主旨發言,或對病歷糾偏,或對疑難病例進行集體研討。

“活動日的病歷糾偏,是要點名批評的,不過‘紅紅臉、出出汗’對提高業務有好處。我們堅持業務考核評價常態化,成績與醫生職稱晉升掛鉤?!备痹洪L王威說,“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我們這個團隊的醫療水平在日積月累中得到了整體的提升?!?/p>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天傍晚,院長鞠培新下班路過手術室,看到一群患者家屬在門外焦急地等待著:“這都七八個小時了,怎么還沒手術完?”鞠培新問是什么手術,回答說是甲狀腺切除。“這不是高難度的手術,怎么會用這么長時間?是不是出問題了?”鞠培新立即返回辦公室詢問情況。原來,患者是雙側甲狀腺癌、廣泛頸部淋巴結轉移,并且一側氣管旁癌轉移淋巴結串珠樣包繞同側喉返神經。這種情況,為了徹底清除癌腫,通常需要連同癌腫一起切除被癌腫侵及的喉返神經,但患者術后會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生活質量很差?;颊咴谑人奶幥筢t,都答復說,如果手術只能將腫塊和神經一并切除。這讓該患者心灰意冷,心想反正都是切,那就回家鄉的市人民醫院做手術吧。對于這一結論,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馬志軍卻不認可。如何做到既完整地切除腫塊,又能保住神經?馬志軍決心帶著自己的團隊試一試。

手術進行了七八個小時,成串的包繞喉返神經的癌轉移淋巴結被逐一剝除,神經完好無損。只剩下最后一枚了,此時醫生們早已是汗流浹背、筋疲力盡,但多次努力都無法剝離。大家開始煩躁,甚至有些崩潰了……他們一度把患者家屬叫進手術室,說明情況,征求意見。雖然患者家屬表示理解,同意連神經一起整體切除,但看著家屬失望的眼神,馬志軍和同事們又不忍心了,他們對視了一下,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再試一次!這時手術室的電話響起,是院長鞠培新打來電話為他們加油。他們做著最后的努力……終于,最后一枚癌轉移淋巴結被成功剝除!大家忘記了疲憊,歡呼著,雀躍著。

第二天一早,內心忐忑的患者在家人和醫生們的圍攏下試探著發聲?!耙磺姓# 被颊叩难蹨I嘩地一下奪眶而出,他激動地說:“馬主任,謝謝您,謝謝人民醫院!”

在盤錦市人民醫院,像這樣的故事每個科室都能說出幾個。例如,為百歲老人實施骨折髓內針內固定術,全市首例CT引導下經皮肝穿刺活檢術,子宮闊韌帶巨大肌瘤核除術……患者治愈了病痛,也記住了那些醫術高超的醫生:骨科的許建英,創面修復中心的張偉,神經外科的李震,胸外科的張全偉,血管介入科的宋剛,耳鼻喉的郭英杰,心內科的于天開,神經內科的王冬青,婦產科的張龍,麻醉科的王志強……

弘揚人文精神,培育醫德醫風

“王大夫,我注射胰島素10個單位,昨天空腹血糖5.3,今天空腹血糖4.9?!本W友賈斯汀問。

“胰島素減2個單位?!?/p>

“王大夫,我媽有30年的糖尿病史,一直在打胰島素。最近一年多身體總沒勁,咋辦?”網友小郭問。

“可能是血糖不穩引起的,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

……

這些對話來自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義勇建立的聊天群“紅海灘糖友之家”。

這樣的糖友群一共有3個。另外,他還建立了甲狀腺病友群和痛風病友群。5個群一共有1300多名患者。

三年來,在每天的工作之余,他都要抽出大量的時間耐心地回答每位患者的提問。患者信任他,離不開他,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很多住在市區的患者,即使往返100多公里,也要到人民醫院找他看病。

精湛的醫術治愈了患者的病痛,高尚的醫德拉近了醫患的距離。在盤錦市人民醫院,醫德醫風是每一個醫護人員的必修課。每周,院里都會安排醫護人員共同觀看由北大醫學人文專家推薦的經典影視作品,或者組織大家聽老醫生講從醫故事。這些潛移默化的浸潤,培育了醫護人員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這里的醫生、護士感覺像是我的親人和朋友,他們會耐心回答你的問題,會和你探討什么是最佳的治療方案。在這里看病讓人感到溫暖、舒適。”一位剛剛做完手術的女患者倚在病床上動情地說。

為了讓醫德醫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市人民醫院確定了“醫德醫風查房”制度。他們成立了由院領導、紀委委員和各支部代表組成的檢查組,定期對醫護人員的儀容儀表、文明用語、診療環境、醫療秩序進行隨機檢查,檢查結果在院周會上點評。這個制度在院內實施后,大大增強了各科室的集體榮譽感和爭先創優意識,全院醫德醫風建設蔚然成風。

院黨委副書記康曉旭說:“年初以來,全院共收到錦旗68面,表揚信十余封,退回、代交住院押金的紅包總額達15900元?!?/p>

他們對患者的服務不僅停留在院內,還延伸到家庭、社區和工廠。

——新冠疫情發生后,醫護人員開著移動醫療車上門為遼東灣新區的工人、師生、群眾進行體檢,為復工復產復學做貢獻;

——扎實推進分級診療,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與田莊臺鎮、二界溝鎮、榮興鎮衛生院建立醫聯體,開通超聲遠程會診,切實解決偏遠地區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與市殘聯等機構攜手,成立了區域唯一的腦癱偏癱治療中心,為腦癱患兒、偏癱患者提供了手術+康復的一體化專業治療;

——成立義診醫療隊,深入企事業單位、鄉鎮、村屯開展義診,免費為百姓送醫送藥。還成立了老年健康大學,定期舉辦健康講座,滿足了老年群體的健康需求。

注重科技引領,勇于改革創新

進入5G時代,患者對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搶占科技的制高點,才會贏得發展的主動權。盤錦市人民醫院成立以來,把科技引領醫療現代化作為全院工作的重點,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市人民醫院的‘掌上醫院’很便捷,預約掛號、繳費等手機上就能實現,‘掌上醫院’幫了我大忙!”前不久,家住二界溝的李明在田里干活時,感覺腹部疼痛,不斷加重。他知道自己的胃又出了問題。情況緊急,他趕緊用手機登錄市人民醫院的“掌上醫院”遠程預約掛號,預約時間精準到三十分鐘。到醫院后,就診自助繳費,檢查報告自動推送?!罢粕厢t院”為他贏得了診治時間。

用藥安全關乎群眾的生命健康。在生活中,有些患者因為錯誤用藥,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危及生命。為了保證患者正確用藥,市人民醫院專門開通了線上用藥咨詢服務,由專業的藥師隨時對患者進行科學用藥指導,月平均咨詢量60余次,進一步提高了公眾用藥的依從性、安全性。群眾高興地說,“以前有個頭疼腦熱的,吃藥靠自己看說明,藥量搞不準,對不對癥也不清楚?,F在好了,人民醫院開通線上咨詢服務,吃藥更科學、更安全了。”

在開展互聯網+醫療上,市人民醫院率先實現云膠片+遠程會診,影像大數據跟著患者走,CT、核磁檢查結果可直接通過手機查看,還可向云上25家國家頂級三甲醫院申請遠程會診,使患者足不出戶享受“一站式”高端診療服務。

今年7月,一位姓夏的患者在市人民醫院做肺部CT檢查時發現病灶?;颊吆軗模肴ケ本┐筢t院再看看。可準備去北京時,CT片找不到了。這時,他想起在市人民醫院檢查時,醫生讓他掃描了云膠片醫療服務平臺二維碼,并告訴他手機里就能看CT片。他打開手機,登錄云膠片醫療服務平臺,果真找到了自己的CT片圖像。在平臺專家庫,還查到了早就想預約的北京大醫院的專家。他立即在手機上提交了會診申請,僅用了650元的會診費,沒去北京就實現了專家會診。結果,專家的結論與盤錦市人民醫院的診斷一致,免去了他的奔波之苦,讓他在當地就完成了后續治療。

“2019年,我們率先引進了人工智能臨床決策輔助系統CDSS。在醫生寫病志的過程中,人工智能會實時對照世界一流循證醫學數據庫,幫助醫生做出更合理的臨床診斷,對治療提出更科學的決策建議。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醫院各學科單病種質控都在提升?!痹洪L鞠培新說,“我們還新增了手機醫生端APP,使科主任可以從手機上隨時查閱病例、檢驗報告、用藥醫囑,即使不在醫院也能發現問題,遠程指導值班醫生,在提高服務內涵、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為患者服務的效率?!?/p>

天道酬勤。盤錦市人民醫院在新一屆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勵精圖治,奮發有為,讓醫院從內到外煥發出勃勃生機。2019年,全年門診、急診總量79196人次,同比增長30%。2020年年初至今,全院實現門診、急診總量78838人次,同比增長11.67%。

數字是最有力的說明,口碑是最好的肯定。

“做有能力的醫生,建有溫度的醫院”,這是他們前行的目標,也是他們腳踏實地、不斷努力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