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民生信息 > 醫療
索 引 號: | govswsjkwyh-2020-035581 | 主題分類: | 醫療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省衛生健康委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百姓健康10項新舉措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2-28 | |
主 題 詞: |
省衛生健康委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百姓健康10項新舉措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部署,省衛生健康委緊密結合工作職責,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促進健康產業發展提速升級、推廣普及數字化信息化惠民便民措施等方面狠下功夫,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健康保障。
一、實現衛生健康政務服務“一站式”“一網通”。全省衛生健康依申請政務服務全部進駐政務服務中心,進一步優化再造審批服務流程、壓減審批時間,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衛生許可審批事項實行行政審批電子證照和電子簽章,實現“一網通辦”的全事項、全過程的網上審批和“一個窗口”受理、辦結,且全部免費辦理送達。
二、推廣“出生一件事”聯辦等便民服務模式。加強與“遼事通”信息系統對接和業務應用,實現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社保申領等事項“一次提交、多證聯辦、一站送達”。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全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開通網上掛號預約服務。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健康產業發展。指導各地在疫情期間啟動綠色審批通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進一步簡政放權,開展向遼寧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賦權。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不定期清理涉企文件,保障不同所有制主體公平待遇,做好權責清單的動態調整。
四、實施執業醫師區域注冊釋放人才活力。改革醫師執業注冊辦法,將醫療機構注冊調整為區域(全省)注冊,醫師多點執業實行備案制,大大促進了人才合理流動,有效緩解了民營醫院以及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短缺瓶頸問題。加快推進網絡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建設,實現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等信息公眾查詢。
五、拓展國際化醫療服務方便外國人就醫。在沈陽、大連等多家大型綜合醫院設立國際醫療中心,為來遼外國專家等提供專部、專區、專屬醫療服務。遼寧省人民醫院通過國際標準體系認證,成為國際通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六、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醫療“高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獲批東北區域國家兒童醫療中心,承擔東北區域兒童疑難重癥診療任務。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加快建設國家癌癥、心血管、呼吸、骨科、神經、創傷等區域醫療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輻射力的高水平醫院集群。
七、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大力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建設中醫館一千余家,發揮好中醫藥在疾病康復、治未病等方面的特色優勢。推動中醫藥產業振興以及與旅游、養老、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為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健康服務。
八、打造“數字健康”完善公共健康政策。強化省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整合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資源,對全省居民健康狀況開展實時在線監測,針對重大疾病的時間、空間、年齡、職業等分布特征,科學制定健康促進政策,及時調整健康策略和措施。根據全省重點疾病發病特征和人口老齡化等特點,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提高項目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構建統一、權威、公益、高效的科普平臺向公眾開放。
九、打造“智慧醫療”提升群眾獲得感。建設智慧醫院,實現健康咨詢、復診、審方、用藥指導、心理與健康狀況評估、藥品配送、跟蹤隨訪、家庭心電監測、社區預約轉診等在線服務。醫療衛生機構通過自助機具、線上服務、移動終端等多種途徑,加強與醫保、商保、銀聯、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優化線上線下支付流程,推行“一站式”即時結算。推動醫療機構間電子病歷、檢查檢驗結果、醫學影像資料等醫療健康信息調閱共享,逐步實現覆蓋省域內的信息互認。
十、營造風清氣正的執業環境。開展醫療行業作風建設專項整治行動,規范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廉潔行醫行為,堅決查處誘導消費和不合理診療行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行風和醫務人員醫德醫風建設,完善醫療糾紛調解機制,打造井然有序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