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民生信息 > 醫療

索 引 號: govswsjkwyh-2022-104475 主題分類: 醫療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遼寧日報]滿足人民需要 提供優質服務——我省護理事業發展紀實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22-05-13
主 題 詞:

[遼寧日報]滿足人民需要 提供優質服務——我省護理事業發展紀實

發布時間:2022-05-13 信息來源: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瀏覽次數:75
核心提示

護理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其與醫療工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構成醫療機構臨床工作的“一體兩翼”。護士隊伍是衛生健康戰線上的重要力量,對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增進全民健康福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我省護士隊伍不斷壯大,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護理事業發展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提高。長期以來,我省廣大護理工作者堅守南丁格爾誓言,傾心傾力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不負黨和人民重托,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

省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護理工作和護士隊伍建設,積極順應新時代新要求和人民群眾對護理工作的新期待,加強頂層設計,聚焦短板弱項,全面推進護理工作快速發展。

優質護理服務覆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

護理質量直接關系患者的生命健康,我省持續強化護理質量,多措并舉不斷改善護理服務,目前省內已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在此基礎上,我省一些醫療機構不斷深化和創新優質護理服務內涵,為患者提供全程、連續、專業、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推行優質護理服務“一科一特色、一月一主題、一季一標兵”活動,持續深化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為進一步鞏固和創新優質護理服務,醫院護理部重新組建12個專科護理小組,加強橫向協作,并通過調研、培訓和質量改進等活動,不斷提高專科業務水平,提升患者護理質量。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通過打造優質的微信公眾平臺,進一步方便患者,全院128個護理單元都注冊了微信公眾平臺賬號,使患者從入院、住院到出院,由責任護士提供全程、連續的健康指導和優質護理服務。

為使患者在門診能夠得到連續、規范、專業的優質護理服務,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開設護理專科門診,此項工作已被列為長效服務群眾機制,護理專科門診通過定期電話回訪,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跟蹤后續護理效果,并為患者預約下次就診時間,解決了患者的后顧之憂。遼寧省腫瘤醫院不斷拓展腫瘤專科特色服務,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腫瘤護理亞專業學術組更是進一步優化原有流程,構建敏感指標體系,以改善患者健康結局為目標,逐步實現評價專科護理質量數據化,全面提升專科護理服務水平。

省內其他醫療機構也推出了各種形式的優質服務,從愛心抽屜、愛心針線包、護患溫馨溝通卡,到糖尿病課堂、孕婦課堂,可謂各具特色,極大改善了患者就醫感受,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為提升全省護理服務水平,規范護理技術操作標準,優化各專科護理服務流程,我省組織專家編寫了遼寧省護理規范系列叢書。省護理學會向省內126家縣級醫療機構贈送《遼寧省護理規范》系列叢書一套,并組織護理專家到各地對“規范”進行解讀,以“工作坊”的形式,“手把手”教學,進一步提升了全省縣級醫療機構護理服務質量。

此外,我省還通過專家義務巡講和現場指導,推進全省護理服務同質化進程。目前,全省縣級醫療機構已實現護理服務標準化,并通過醫聯體、對口支援、進修學習、遠程培訓等方式,幫扶帶動基層醫療機構提高護理人員技能,提升護理服務水平。

針對護理技術和管理的薄弱環節,我省還開展培訓,并制定防控措施及解決方案,搭建培訓交流和展示平臺,多角度推廣可復制經驗。將“提高護理人員血液標本采集合格率”作為護理質控工作改進目標,在遼東、遼西、遼南、遼北地區和沈陽市五個區域進行問卷調查,從靜脈采血、動脈采血和血培養標本采集三個方面分別整理數據、篩選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并組織實施相關培訓。同時,還制定了采血技術規范,通過采血技術培訓和質量監控體系構建,形成省內采血質量同質化,血液標本采集規范執行率達99.07%,血液標本采集合格率明顯提高。

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

在持續強化護理質量的同時,我省不斷拓展護理服務領域,將護理服務從醫療機構內延伸至社區和家庭,惠及更多高齡或失能老人以及出院后行動不便的患者人群。

為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護理需求,我省出臺“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通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探索推進老年居家醫療護理服務,建立適合實際的“互聯網+護理服務”管理制度、服務模式、服務規范以及運行機制等,進一步拓展了護理服務的范疇,創新了護理服務模式,擴大了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

大連市作為我省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城市之一,以區域醫聯體為紐帶,將優質護理服務向基層延伸。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結合實際積極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為出院患者或行動不便、高齡體弱、失能失智、生命終末期患者提供便捷、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將“互聯網+醫療”應用于智慧健康養老,為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的老年人提供線上健康咨詢服務,并為與醫院簽約的68家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雙向轉診、住院及院內急診急救綠色通道,確保老年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承擔養老機構護工人員培訓工作,提高養老機構看護能力。

一些醫療機構也在“互聯網+護理服務”方面展開有益探索。遼寧省人民醫院實施老年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開展“院內—社區—居家”三級聯動護理延伸服務,優化腦卒中出院患者護理服務流程,建立基于“互聯網+”腦卒中出院患者護理服務新模式,實現腦卒中患者院外實時、動態的健康數據采集和儲存,對健康數據進行判斷和預警,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科學管理,降低腦卒中患者疾病復發率、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另外,我省醫療機構還不斷創新,為群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醫療護理服務。遼寧省金秋醫院護理服務小組面向住院患者,開展慢病個案管理、電話網絡隨訪服務等延伸服務。每月各病房對出院慢病患者進行電話隨訪,隨訪率超三成,老年醫學科三個病房開展居家健康指導,包括生命體征測量、留置胃管、導管維護等護理服務。

護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不斷提升

我省護理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不僅體現在護理的深度和廣度上,還體現在護理技術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上。

據了解,我省建立了“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護士培訓制度,培養臨床急需的專科護士和社區特色“一專多能”護士。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專科護理培訓、技能競賽等活動,提升護士技能與人文素養。注重重癥監護、急救護理、血液凈化、傳染病護理、腫瘤護理等專科護理能力的提升。鼓勵護理工作者科技創新,積極申報護理科研立項及科技類獎項,依托省護理學會搭建創新成果展示、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臺。

近幾年,我省有9項科研成果在中華護理學會創新發明獎及科技成果獎評審中獲獎,14名護士獲得“中華護理學會杰出護理工作者”榮譽稱號,18篇論文和8部著作在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評審中獲獎,6本著作被評為遼寧省科協資助出版的優秀自然科學學術著作。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護理部大力開展護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打造智能信息化平臺5項,已全部應用于臨床,醫院信息化設備逐步完善,為臨床科室配置移動護理推車96臺,護理移動終端PDA170臺,大大提高護士工作效率,真正落實“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的優質護理服務目標。

此外,護理科學化管理水平穩步提升。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全面實施,護士執業管理更加便捷高效。護理信息化建設持續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護理工作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積極優化護理服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輕護士工作負荷,保障護理安全。醫療機構護理管理組織體系和規章制度健全完善,建立護理崗位管理制度,實施基于護理崗位的護士人力配置、培訓、考核等舉措,實現護士同崗同薪同待遇,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目前,全省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已經邁入新階段,今后的護理工作將承載更重要的歷史責任。全省護理工作者將繼續牢記南丁格爾的誓言和自身肩負的神圣職責,攜手并肩,共同譜寫呵護生命、守護健康的護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