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
> 養老服務
索 引 號: | govsmzj-2020-014498 | 主題分類: | 養老服務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完善城鄉養老新體系 走出“六化”養老新路徑 ——我市多措并舉推進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08-05 | |
主 題 詞: |
完善城鄉養老新體系 走出“六化”養老新路徑 ——我市多措并舉推進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盤錦是一座移民城市,是全省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戶籍人口130萬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8萬人,占比22.9%,比全國高4.1個百分點。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問題,越來越成為黨委政府關心、社會廣泛關注、群眾期待解決的重大民生課題。市委、市政府把養老服務事業作為事關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的重要民生工程,精心謀劃、傾力投入、全面推進。市民政局聞令而動、積極探索,將推進養老設施上檔次、服務上水平、產業上臺階作為重點,大力實施一體化、均等化、專業化、標準化、智慧化、產業化“六化”舉措,走出了養老服務的“盤錦路徑”,實現了養老服務體系新發展、養老服務質量大提升、養老服務模式再創新。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全域覆蓋一體化均等化
養老服務事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市委、市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近年來,相繼出臺了全市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重要文件,強化了頂層設計,做出了系統安排。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為養老服務爭取更廣闊的空間。2017年末,我市成為“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3733萬元;2020年,又成為“全省首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獲得25個試點項目近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李大爺,給您送午餐了,四菜一湯,還有肉和魚呢!”7月30日中午,居住在水榭春城小區的李正華老人房門準時被敲響,來送餐的是河岸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小張。作為居家養老服務對象,李正華老人每天都享受著這樣的服務。而在河岸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生活的20多位老人都來自附近小區。
而20多公里外,盤山縣壩墻子鎮養老院里,老人們一樣笑容滿面。養老院負責人告訴記者,利用民政專項資金和鎮政府配套資金,養老院進行了消防設施及環境改造,現在不僅環境設施好,各項服務也同步提升。老人們高興地說,咱農村養老院一點也不比城里的差,從生活環境、文化娛樂到日常照料、保健服務,都跟城里一個標準、一樣待遇。
目前,盤錦構建了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成功進入全省第一梯隊,成為省內養老服務設施覆蓋面最廣、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推廣速度最快、爭取國家和省級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數量最多的城市。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全面推進專業化標準化
為了讓老年人享受到精心、舒心的養老服務,我市以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服務的專業化、標準化為抓手,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兜底服務對象:我市連續三年,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為全市城鄉1100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邊緣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為其他老年人提供有償上門服務。完善服務內容:重點開展了以助餐、助行、助醫、助浴、助樂和日常護理為主要內容的“五助一護”基本服務,共7大類近60項養老服務。
醫養結合是養老服務的大趨勢,目前在我市養老機構中已普遍推進。以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為例,將盤錦市中醫醫院引進來,設立了門診和綜合病房,為老人的住院治療提供零距離的服務,老人突發情況,馬上就有醫護人員趕來救治。“養老房間與醫療病房,由一個走廊通道連接,老人生病需要住院的,直接進入病房?!标悜炎胬先烁嬖V記者,自己和老伴都在這里養老,老伴身體不好,養老院有醫療保障,醫生每天巡診,做健康指導,需要住院也方便,這可是從沒有過的服務。
推進養老服務專業化、標準化,是我市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重要舉措,更成為了全省乃至全國的示范。
服務專業化,必須隊伍專業化。我市通過加大培訓、購買服務、予以補貼等多種方式,強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僅2019年培訓養老護理員就有1000名,全部實行持證上崗。在民政部開展的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中,我市50家養老機構28項指標全部達標。“我們的護理人員經過專業培訓,有愛心、會護理,還懂心理及保健常識,很受歡迎。有的居家養老,也向我們申請服務人員!”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院長于素玲介紹道,一位專業化的護理員,要懂護理知識、專業技能,包括如何幫助失能老人進食、如何監測健康指標、如何叩背按摩、如何做特殊老人的心理疏導,這些都是福利院考核上崗的條件,也是績效管理的參考。
在盤錦市社會福利院,記者發現了另一個突出亮點:那就是養老服務的標準化。標準化在這里融入到每一項服務中。王文鵬老人告訴記者,福利院里的各項服務都按照標準和規范進行,從福利院的各項管理,到每個養員的房間,具體到一個標識、一件用品的擺放,處處體現著標準化。據院長邱桂成介紹,福利院的標準化工作已經得到了國家標準化部門的認可,成為了行業標準。
創新養老服務模式
示范引領智慧化產業化
“您好,是養老服務熱線嗎,我家需要一位經過培訓的護理員,希望兩天內上崗!”
“好的,我們馬上給你安排,請您登錄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登記相關信息!”
隨著我市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的開通,12349養老服務熱線開始繁忙起來。
為給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普惠、多元的居家養老服務,我市大力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實踐創新,在原有的智慧養老App基礎上,建立了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開通12349養老服務熱線,線上線下相結合,提供養老即時服務。通過有效整合各類養老服務資源,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板塊,納入平臺統一調配,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實施養老服務智慧化,切實打通了居家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盛夏時節,我市首個養老產業示范項目,正在雙臺子區水榭春城加快建設,養老產業鏈將集聚于此,一個代表盤錦養老服務產業化的示范區不久將在這里崛起。
“以養老產業集聚區、養老人才培養基地、養老用品展示交易等特色街區和專業養老配套服務團隊于一體的養老產業示范區,是政府推進養老產業的重要舉措,以養老拉動產業,以產業提升服務。”雙臺子區政府領導表示,目前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已經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獲得國家補助4000萬元;省民政廳已經同意并協助將雙臺子區申報為國家康復輔具產業創新試點單位,將獲得國家補助700萬元。正在洽談引進北京普天、沈陽萬家宜康等國內知名養老服務機構入駐,以連鎖化、專業化,形成養老產業的積聚和輻射效應,培育養老服務產業集群,打造遼河養老產業品牌。
“發展養老產業,我們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注重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全面落實稅費減免、運營補貼、責任保險補貼等政策,促進民間資本的進入?!笔忻裾志珠L張巖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在興隆臺和雙臺子兩個城區,構建老年服務中心、小型嵌入式養老院和老年人康復設施,做好養老服務工作的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的大發展。
編后語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市委、市政府抓住老齡事業改革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謀劃、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化解了資源與需求的矛盾,消除了城鄉養老差異,提升了養老服務質量,“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為成型,樹立了全省樣板、行業標桿。今后,我市將繼續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老有幸?!惫ぷ髂繕耍佯B老事業變成朝陽產業,全力打造“最美夕陽紅”,交上一份“以人民為中心、為百姓謀福祉”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