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 市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索 引 號: | pjsrmzf-2019-001265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9-09-05 | |
主 題 詞: |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盤錦市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8月29日
盤錦市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23號)、《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務新媒體健康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47號)和《遼寧省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辦發〔2019〕2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正確導向、需求引領、互聯融合、創新發展”基本原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優化政務服務的決策部署,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大力推進政務新媒體工作,明確功能定位,加強統籌規劃,完善體制機制,規范運營管理,持續提升政府網上履職能力,努力建設利企便民、亮點紛呈、人民滿意的“指尖上的網上政府”。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以市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為龍頭,各縣區、各部門政務新媒體為主體的整體協同、響應迅速的矩陣體系,初步建成一批群眾愛看愛用的優質精品賬號及應用。到2022年,全市政務新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全面提升,信息發布和解讀回應更加權威,政民互動和辦事服務更加便捷,全面形成政務新媒體規范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二、功能定位
遵循政務新媒體發展規律,明確政務新媒體定位,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互動性強等優勢,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不斷強化發布、傳播、互動、引導、辦事等功能。
(一)推進政務公開
做好政務新媒體主題策劃和線上線下聯動推廣,深入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公開。對于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企業現實利益、需要全社會廣泛知曉的重大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和不予公開的以外,積極推進決策前通過政務新媒體廣泛征求公眾意見。積極推進三大攻堅戰、“放管服”改革、重點民生、財政等重點領域信息在政務新媒體上公開。(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二)強化解讀回應
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實施難度大、專業性強的政策文件,要積極運用視頻、直播、圖解、數說、問答、動漫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呈現方式,通過政務新媒體發布解讀。要把政務新媒體作為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發布和政務輿情回應、引導的重要平臺,提高響應速度,及時公布真相、表明態度、辟除謠言,并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發布動態信息。縣、區級政務新媒體要與本地區融媒體中心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共同做好信息發布解讀回應工作。(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三)加強政民互動
暢通政務新媒體互動渠道,認真做好公眾留言審看發布、處理反饋工作,不斷提升答問效率和互動質量,引導公眾依法有序參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四)優化掌上服務
強化辦事服務功能,圍繞利企便民,著力推進政務新媒體與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業務聯動,實現數據同源、服務同根,為公眾提供優質便捷的辦事指引和多元化的辦事渠道。梳理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事項,制定本縣區、本部門“掌上辦”服務事項清單,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市政務服務網和本縣區、本部門政府網站同步公開,并實行動態調整更新。(牽頭單位:市營商局;配合單位: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市政府部門,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三、強化管理
(一)規范開設整合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和市政府部門應當開設政務新媒體,其他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規范開設。為避免“一哄而上、一事一端”,一個單位原則上在同一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清理整合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務新媒體,對確屬無力運維和長期存在“僵尸”、“睡眠”、“雷人雷語”等突出問題的要堅決關停。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主賬號,構建整體聯動、集體發聲的政務新媒體矩陣。政務新媒體名稱應簡潔規范,與主辦單位工作職責相關聯,并在公開認證信息中標明主辦單位名稱,主辦單位在不同平臺上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名稱原則上應保持一致。移動客戶端等應用系統建設要嚴格按照集約節約的原則,全面支持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支持在不同終端便捷使用。建立分級備案制度,政府部門開設、變更、關停、注銷政務新媒體應向同級政府辦公部門備案,縣、區政府應向上一級政府辦公部門備案。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發生變化的,應及時注銷或變更賬號信息,并向社會公告。(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配合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二)強化內容保障
要建立健全內容發布審核制度,堅持分級分類審核、先審后發,明確審核主體、審核流程,嚴把政治關、法律關、政策關、保密關、文字關。強化信息更新時效性,確保內容準確權威。要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運用政務新媒體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傳播工作。規范轉載發布工作,原則上只轉載黨委和政府網站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稿源單位發布的信息,發布的主要內容要與黨委和政府網站權威信息保持一致,不得擅自發布代表個人觀點、意見及情緒的言論,不得刊登商業廣告或鏈接商業廣告頁面。編發形式要立足傳播效果,做到生動易懂,喜聞樂見。建立原創激勵機制,按照規范加大信息采編力度,提高原創信息比例。(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三)做好安全防護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審查制度和應急預案,提高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能力。加強對賬號密碼的安全管理,防止賬號被盜用或被惡意攻擊等安全事件發生。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對于泄露后會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社會穩定的信息和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要加強管理,確保不泄露。(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四)強化監督管理
加強政務新媒體的日常監管,嚴格執行發布審核制度,堅持先審后發,把好政治關、法律關、政策關、保密關、文字關。定期組織檢查,積極運用技術手段進行實時監控,及時通報、督促整改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發現的假冒政務新媒體,要求第三方平臺立即關停,并通報有關部門依法依規處置。嚴禁購買“粉絲”等數據造假行為,不得強制要求群眾下載使用移動客戶端或點贊、轉發信息等行為。(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配合單位:各縣區政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將政務新媒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工作機制,明確分管負責人,統籌推進政務新媒體和政府網站整體協同發展,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抓好工作落實。建立溝通協調機制,與宣傳、網信、公安等部門共同做好發布引導、輿情應對、網絡安全等工作。
(二)強化責任落實。市政府辦公室是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各縣、區政府辦公室是本地區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市政府各部門辦公室或指定的專門科室是本部門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主管單位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政務新媒體工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新媒體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按照“誰開設、誰主辦”的原則,進一步明確政務新媒體日常監管、內容保障等職責,做到責任清晰,任務到人,避免只開設不維護、只建設不監管、人員變動無銜接。履行政務新媒體的規劃建設、組織保障、健康發展、安全管理等職責。可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相關機構具體承擔政務新媒體日常運維工作。各級政務新媒體按照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原則,接受宣傳、網信部門的有關業務統籌指導和宏觀管理。
(三)加強人員培訓。各縣區、各部門要將政務新媒體工作納入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內容,認真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增強信息編發能力、輿情研判能力、回應引導能力、應急處置能力。
(四)加強考核評價。各縣區、各部門要將政務新媒體工作情況列入年度績效考核,制定考核評價辦法。對違反規定發布轉載不良或有害信息、破壞網絡傳播秩序、損害公眾權益等問題,要嚴肅追責問責。市政府辦公室將對全省政務新媒體進行網上監測和抽查,并通報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