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 > 扶貧 > 扶貧資金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扶貧資金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全面實施防洪保糧成效顯著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6-12-27 | |
主 題 詞: |
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全面實施防洪保糧成效顯著
2016年8月24日 來源:財政部經濟建設司
近年來,隨著我國糧食連年增產,糧食收儲壓力日益增加。為確保糧食顆粒歸倉,避免出現農民“賣糧難”,同時確保糧食存儲安全,2013年起,中央財政加大了危倉老庫維修改造支持力度,2013-2016年,共投入94億元,帶動地方和企業投入約300億元,共計投資約394億元,對地方和有關中央糧食企業的2460億斤倉儲設施進行了維修改造和功能提升,全國危倉老庫舊貌換新顏,糧食倉儲管理短時間內邁上現代化水平,儲糧技術和管理水平領先全球。
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工作實施以來,各地認真落實有關要求,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通過大修、一般維修、功能提升等,對糧倉地面、屋頂、門窗、地坪等進行全面維修,對墻體、排水系統、保溫、隔熱、密閉系統等進行系統改造,部分庫點還進行了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熏蒸等功能提升。通過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基層一線糧庫的倉儲設施和庫區環境明顯改善,庫容庫貌煥然一新,增加了有效倉容,提升了收儲能力,為緩解近年糧食倉容壓力、維護種糧農民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高溫高濕、高倉滿儲狀態下安全儲糧打下了堅實基礎,特別是在應對今年部分地區發生的暴雨洪澇災害中,維修改造后的倉房表現出了良好的防洪功能,切實保障了糧食存儲安全。
例如,江蘇省常州市等多地經過維修改造的危倉老庫均未受淹,主要得益于在維修改造中,通過加固墻基、改造防汛墻和地下排水系統、加置防水閘門、加高倉內地坪、整修屋頂屋面及門窗等方式,確保地面積水迅速通過地下管網排走,阻止外河水位倒灌,有效防止了滲水、漏水等現象發生,其中常州市下屬的溧陽市殷橋糧庫在內外河水位落差2米的情況下,價值1300萬元左右的4700噸庫存糧食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安徽省在發生特大洪澇災害時,維修改造后的倉庫,基本沒有發生大的損失。巢湖第二糧食儲備庫和安慶市糧貿公司馬場糧站等糧庫,維修改造時提高了門窗和通風槽口的氣密性、改造了糧庫的擋浪板、加固了接口密封等,在洪水進庫近1米的情況下,仍能有效防止倉內糧食進水受浸,價值1.05億元左右的4萬噸庫存糧食保管良好。河南、山東等省份經過維修改造的倉房均實現了上不漏、下不潮,基本消滅了帶病存糧現象。
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繼續支持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工作,確保糧食倉儲從“危倉老庫”革命性地轉向“智能糧倉”,實現從原有簡易倉庫為主的糧倉向現代化糧倉轉變、由原有簡單手工操作向現代化的物流方式轉變、從原有的計劃管理體制向適應商品經濟形勢的市場運作模式轉變,實現儲糧標準化、現代化、科學化、規范化、為國家儲糧安全和科學儲糧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