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 > 扶貧 > 扶貧資金
索 引 號: | govsczj-2020-027063 | 主題分類: | 扶貧資金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5.7萬億元新增債券完成下達額度超過九成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0-10-15 | |
主 題 詞: |
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5.7萬億元新增債券完成下達額度超過九成
信息來源:國庫司
今年以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財政部積極指導各地加快地方政府債券(以下稱地方債)發行使用進度,促進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發行基本情況
9月,地方債發行7205億元,其中,新增債券5546億元,再融資債券1659億元。截至9月底,地方債累計發行56789億元,其中,新增債券43045億元,再融資債券13744億元。新增債券完成全年發行計劃(47300億元)的91%,其中,一般債券發行9393億元,完成全年計劃(9800億元)的95.8%;專項債券發行33652億元,完成全年計劃(37500億元)的89.7%,完成已下達額度(35500億元)的95%。
二、發行主要特點
一是發行規模大幅增加,發行節奏更加優化。前三季度地方債發行量達56789億元,同比增加14967億元,增長35.8%,其中新增專項債券同比增加12355億元,增長58%。為實現早發行早使用,今年元旦后立即啟動發行,比2019年提前20天。而且,財政部在落實加快地方債發行有關要求的基礎上,合理統籌國債、地方債發行管理,指導地方合理制定發行計劃,優化發債節奏,避免了地方政府債券集中發行給市場造成較大壓力。
二是發行期限有所延長,發行利率明顯降低。前三季度地方債平均發行期限15年,同比增加5年,債券期限與項目期限更加匹配,更好滿足了交通、水利等長期限項目的融資需要。前三季度地方債平均發行利率3.38%,同比下降8個基點,有效降低了地方政府融資成本。
三是資金投向重點領域,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堅持專項債券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重點支持國務院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等七大重點領域和“兩新一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允許新增專項債券用于重大項目資本金的比例由20%提高至25%,有利于更好撬動社會資本,發揮專項債券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積極作用。
四是二級市場交易量有所增加,流動性進一步改善。前三季度,地方債現券交易量達12萬億元,同比增加4.4萬億元;換手率(現券交易量/托管總量)0.47倍,同比增加0.11倍;質押式回購規模16.9萬億元,同比增加2.3萬億元。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主動代理地方發債操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絕大多數省份無法安排人員出差進行發債現場操作,面臨債券不能按時發行、財政籌資不能到位的難題。為保障地方債順利發行,同時減少人員流動、避免交叉感染,財政部主動代理地方發債操作。1-9月,財政部共代理除北京、上海、深圳外34個地區發行現場操作133次,涉及債券646只22525億元,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地方無法發債的困難,保障了地方發債進度,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二是指導地方重啟商業銀行柜臺發行。8月,財政部積極指導廣東、浙江通過商業銀行柜臺發行地方債23.3億元,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首次柜臺發行。個人投資者認購積極踴躍,進一步拓寬了地方債發行渠道,豐富了投資者群體。財政部指導地方財政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柜臺發行工作,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發行平穩有序,效果良好。
三是強化地方債信息披露。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促進市場化融資約束機制,更好促進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防范專項債券風險,財政部指導各地詳細披露專項債券項目信息,通過模板形式將投資者關心的項目核心信息提煉出來,方便投資者獲取,得到投資者廣泛認可。
下一步,財政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地方債發行使用,確保新增專項債券10月底前發行完畢,努力推動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