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力促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信息來源:新華財經 瀏覽次數:0
發布日期:2025-01-2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介紹,針對平臺企業存在的“僅退款”、平臺補貼、價格收費等領域突出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督促各大電商平臺進行整改,推動優化平臺經濟領域競爭生態。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多位負責人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2024年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及未來規劃。相關專家認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虛假營銷行為等一系列舉措,規范了平臺經營行為,激發了市場經營主體的活力。
規范與扶持平臺并舉 促進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平臺經濟領域堅持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并重,不斷優化監管方式和手段,推動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束為指出,2024年市場監管部門出臺了《關于引導網絡交易平臺發揮流量積極作用扶持中小微經營主體發展的意見》,通過多元化舉措提升流量扶持實體經濟效果,強化對農產品商家、特色商家、新入駐商家流量扶持,充分激發廣大中小微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同時,市場監管總局聯合13個部門開展了2024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專項行動,圍繞經營者資質審核、網絡營銷和集中促銷行動、網售危害生命健康商品、網售侵權假冒偽劣商品、網絡禁限售商品等五大領域,推動解決網絡市場突出問題,查處涉網案件3.6萬件。
在規范平臺經濟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取得了顯著成效。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介紹,針對平臺企業存在的“僅退款”、平臺補貼、價格收費等領域突出問題,市場監管總局督促各大電商平臺進行整改,推動優化平臺經濟領域競爭生態。此外,市場監管總局還出臺了全球首部標準必要專利領域反壟斷指引,健全規制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制度體系,為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賀可嘉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在平臺經濟領域的舉措,填補了直播帶貨、預付式消費等新興消費模式的法律空白,這不僅保護了消費者權益,也為城市的商業創新提供了穩定的法律支撐,鼓勵企業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促進城市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同時,通過專項執法提高消費維權效能,讓消費者更愿意在城市中消費,進而刺激內需,推動經濟增長。
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營商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斯蘭指出,市場監管總局通過約談主要平臺企業、優化“僅退款”等規則,顯著改善了商家生存空間。同時,出臺政策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虛假營銷行為。這些舉措既規范了平臺經營行為,也激發了市場活力。未來,應繼續完善監管制度,確保平臺規則公開透明,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讓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市場監管總局在激發市場活力方面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深化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改革、加強反壟斷執法、提升質量認證水平、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等一系列舉措,為經營主體提供了更加寬松、高效的經營環境。
市場監管總局規劃和財務司負責人王國偉介紹,2024年我國經營主體的發展克服了經濟下行壓力等困難,總體上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截至去年11月底,我國實有登記注冊經營主體數量達到1.89億戶,其中企業6086.7萬戶,分別同比增長3.1%和5.4%。在新經濟領域,新設企業239.3萬戶,占到新設企業總量的四成左右。這些數據的背后,是市場監管總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不懈努力。
況旭強調,市場監管總局深入開展行風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全面排查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全面推行“監管為民”的執法理念,全程規范執法行為,全力推動過罰相當、類案同罰。
在提升質量認證水平方面,束為介紹,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聚焦消費者關注的痛點,強化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充電器等12種安全風險較高的產品納入了CCC認證管理,實施CCC認證產品聯網核查2.4億次,有力守護了安全底線。
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為,市場監管總局在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有效促進了經營主體的健康發展,還顯著增強了市場活力和競爭力。未來,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加快推進以及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市場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優化,為經營主體提供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斯蘭指出,市場監管總局通過穩價保質工作和對重點商品的監管,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的健康發展。這些舉措共同構成了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為經營主體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了經濟的持續繁榮,讓經營者在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中,能夠大膽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孫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