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紀實
核心提示
去年以來,盤錦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率先在全省提出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并寫入盤錦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全市上下將爭創工作作為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的具體行動,作為完善城市治理體系的生動實踐,全面全域全員全程爭創的氛圍日益濃厚,幸福指數顯著提升,一幅增加顏值、提升品位的創城畫卷正在盤錦大地鋪展開來。
環境優美、內外兼修的盤錦正向文明城市的“升級版”邁進。林松 攝
高效統籌 梯次推進
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盤錦市具備良好的基礎:連續兩屆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文明的基因已深嵌這座城市。盤錦市清醒地認識到,全國文明城市,既是形象的比拼,又是內涵的比拼,更是細節的比拼,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
自加砝碼,自壓重擔,盤錦市委提出,新一輪爭創工作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在需求,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客觀需要,是貫徹落實省委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盤錦爬坡過坎、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的具體行動。全市上下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用爭創的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詮釋對黨的絕對忠誠。
在爭創工作中,盤錦市構建了市委書記、市長帶頭抓創建,市級領導分片包保,市爭創辦統籌、協調,市直部門各司其職,遼河油田積極參與的爭創工作格局。今年以來,盤錦市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多次直達現場,以“四不兩直”方式暗訪檢查,現場解決難點問題。各縣區分別按創建周期及既定任務,高效統籌、分類施策、梯次推進。市爭創辦協調全市各責任單位扎實推動創城任務落實,建立重點工作提示單、定期專業測評、媒體曝光、檔案資料“三色表”通報等機制,逐步進入常態化、制度化軌道。督查通報見人見事、批評報道點名道姓,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以上率下,凝聚合力,轉變作風,城市的氣質進一步升華,城市的自信進一步提升,外界對盤錦的發展預期進一步增強。
注重“面子” 更重“里子”
天剛蒙蒙亮,大洼區西安鎮王家塘村,保潔員王丙順已開始清掃鄉村馬路。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全市284個村屯發生。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盤錦農村和城市的差別正在不斷縮小。外地游客眼中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盤錦,不只是外表光鮮的“面子”形象,背后還浸潤著筑牢民生“里子”的深層治理邏輯。
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是全國文明城市的“升級版”,圍繞這一更高目標,盤錦市形成共識:向更高層次的邁進,要內外兼修,標本兼治,注重“面子”,更注重“里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朋友在盤錦市圖書館參觀書法展,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王克威 攝
抓“面子”,盤錦市圍繞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啟動“攻堅行動”,治理城市每一處細小的“傷疤”。全市連續多年將75%以上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落實智慧停車等48項群眾“急難愁盼”實事,提升空氣質量,綠化覆蓋率達43.7%,退耕還河9.1萬畝,退養還濕8.59萬畝,建成“百公里文明綠道”,新建“四好農村路”707公里,改廁工程驗收合格率居全省第一,繪就“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優美畫卷。
抓“里子”, 盤錦市進一步完善城市治理體系,以立法的方式出臺《物業管理條例》《停車管理條例》《市民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規,建立健全各領域、各行業法治管理體系,不斷將創建重心從“面子”向“里子”拓展。各級領導干部發揚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斗爭精神,撲下身子實干苦干巧干,決不“繞道”,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同時大力發展科學教育事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科學素養,推進內外兼修、人民滿意的城市文明進程。
面上推進 點上突破
城市管理猶如棋盤,講究謀篇布局,精準落子。
以創建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大棋盤”, 盤錦市追求“謀局致廣大 , 落子盡精微”,既從面上推進又從點上突破,以“點”帶“面”, 進一步抬升全市整體文明水位。
面上推進,盤錦全域全方位同頻共振,追求各鏈條轉速相同、緊密銜接。各縣區、市直各部門細化責任,緊盯問題和短板,抓緊整改,不斷推動爭創工作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遼河油田等中省直駐盤各單位與市相關部門無縫對接,合力攻堅,匯聚起推動文明爭創的強大合力。
點上突破,把盤山縣作為爭創工作的重中之重,縣級層面全力以赴,市直部門全力支持,嚴格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力爭在我省率先實現沒有縣級文明城市、沒有全域文明城市的“雙突破”。
同時,全市下足繡花功夫,根除城市頑疾,從小處著手,在細節上用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分類分解任務清單,制定印發《盤錦市2022年文明城市創建六大攻堅行動實施意見》,圍繞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6個方面,精準施策,靶向整改,通過跟蹤督辦、新聞曝光、督查專報等監督跟進方式,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埋頭苦干 營造氛圍
盤錦,一座因油而建的城市,當年父輩們在油田會戰、農墾拓荒、沿海開發的澎湃激情中揮灑青春和汗水,將埋頭苦干的傳統和奮斗基因深植這片土地。
賡續奮斗基因,今天的盤錦人在爭創實踐中接過父輩的旗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干出了一番新氣象。
興隆臺區文藝專場演出走進社區,為爭創工作營造氛圍。趙之鋼 攝
行動上,盤錦市圍繞基礎設施損壞情況展開排查,建立臺賬,掛牌督戰,迅速整改。市容上,開展公益廣告專項整治,拆除違規廣告,整改公益廣告破損、增設公益廣告等問題。制度上,建立“重點工作提示+‘三色表’通報”制度,每月編發重點工作提示單,指導調度下月重點項目;每季度形成檔案資料報送評價表,綠色通過、黃色提醒、紅色預警。建立“常態督查測評+媒體曝光”制度,常態化通報督查和曝光情況;建立“責任鏈條閉合+提醒約談”制度,逐項研究解決城市建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形成責任管理的閉合鏈條。
盤錦公交客運集團的志愿者向市民發放文明出行宣傳單。潘浩 攝
如今的盤錦,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紅馬甲”, 1108支志愿服務隊活躍基層一線,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強化道德滋養,全市選樹表彰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典型325個,培育國家、省級典型221個,構筑“層層有先進、處處有典型”的生動局面。高標準建設59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打造“愛心郵路”“紅孩子成長營”等12個省級志愿服務品牌,51萬余人在文明實踐中感受溫暖。盤錦市委宣傳部統籌協調,市融媒體發展中心開設專欄宣傳爭創工作動態。各縣區、各單位通過媒體廣泛傳播。依托路旗、電子屏等多種媒介刊播展示益廣告,3231輛出租車頂燈循環播放爭創宣傳標語,形成一道流動宣傳的獨特風景線。
一束光擁抱另一束光,當下的盤錦,全民融入正在照亮文明星河。
規范管理 文明執法
在城市治理過程中,盤錦市相關職能部門把辦公室建在了街頭巷尾,用點點滴滴的“小治理”,形成城市文明的“大氣象”。全市各部門、各單位認真落實包聯責任,黨員干部職工利用休息時間下沉到社區一線,宣傳倡導文明新風。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通過法治盤錦、信用盤錦建設,通過文明引導、規范管理和法治約束,市民素質不斷提升。
幾個月前,興隆臺區的早市攤主充滿疑惑:創城與早市“碰面”,早市還能“存活”嗎?
“要規范執法、文明執法,不能簡單粗暴,要讓群眾感到一些柔性和溫情在里面。爭創期間把早市、夜市一關了之,實際上是一種懶政怠政的表現,該開的還是要開,關鍵是要規范化管理?!北P錦市委在專題會議上態度鮮明。
按照這一管理思路,執法人員經過動員、教育、合理化引導,如今的興隆臺區早市秩序煥然一新,既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也暖了攤主的心,環境問題有了大變樣。
在創城過程中,對破壞環境的行為,盤錦市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執法人員對于違反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個人或單位,真抓、真懲、真整治。嚴格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建立聯動機制,加大打擊力度整治非法小廣告,對印刷、制作非法小廣告等場所予以取締并處罰;重點整治占道洗車、占道加工、占道經營等擾亂交通秩序行為;對證照不全、不亮照經營和環境衛生差等問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達標的,依法進行查處。
對標一流 拉高標桿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治理好不好,市民最有發言權。爭創是檢驗干部作風的試金石,需要到群眾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對標一流、拉高標桿,確保公共秩序經得起“細評”、環境衛生經得起“細看”、基礎設施經得起“細查”、文明實踐經得起“細問”。
連日來,盤錦市主要領導先后來到農貿市場、居民小區、背街小巷等地暗訪調研、查找短板、現場辦公。以上率下,盤錦市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將爭創工作放在心頭、擺在案頭、抓在手頭,既當好指揮員,更當好戰斗員,帶頭參與創城工作的各項活動,為廣大群眾作出示范。
把人民群眾的“幸福清單”轉化為文明城市的“責任清單”, 盤錦市開展日督查、周點評、月調度、年總結,確保各項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去年以來,對2萬余個實測點位分區域、分類別進行常態化實地檢查指導,編發督查通報。同時,聘請第三方公司每季度對各縣區文明城市創建情況進行測評,編發督查快報,明確各縣區存在的問題和整改要求。
領導帶頭、干部示范,積極引導,充分調動了盤錦市民的參與熱情。每月11日,盤錦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全城快閃行動”即在全市大街小巷全面啟動,數十支志愿服務隊伍走上街頭,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引導群眾文明出行,引發近萬名群眾線上線下互動傳播。隨著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深化,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更好地發揮著導向作用,800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遍及城鄉,志愿服務團隊讓貫穿全年的文明實踐活動有聲有色。在主次干道、廣場公園等場所多角度、高頻度展示公益廣告。截至目前,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在盤錦正逐漸形成。
縣區傳真
興隆臺區:激發全民爭創熱情
興隆臺區在爭創工作中,想方設法解決問題、補齊短板、惠及民生,激發起轄區企業、群眾參與爭創的熱情。
興隆臺區政府籌措資金,向每個街道和城建中心增撥爭創專項資金,對居民小區、主次街路、公園廣場進行全面排查,全力維修維護。把錢花在刀刃上,興隆臺區的惠民之舉讓轄區企業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大家踴躍出錢出力,街區顏值獲得大提升。景園小區內的裕營街和小公園雕塑破損,遼河油田建設有限公司決定出資維修。興隆臺街和遼河南路交匯處的路邊,一片待開發區域的圍擋日久破損,鼎翔米業主動承擔這片圍擋更新工程。
目前,全區各單位各部門各司其職,全力以赴為爭創作貢獻。區市場監管局對農貿市場環境衛生、經營設施等加強規范管理。倡導理性消費、文明就餐和“光盤行動”。區城管執法大隊督促商家實效落實“門前四包”。區教育局開展“小手拉大手,小手促大手”活動,從家庭做起,倡導文明行車、愛護環境。全區各街道發動物業公司、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爭創,全面加強環境衛生治理、文明素質提升力度。
雙臺子區:高標準推進民生工程
雙臺子區從群眾最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將爭創的過程轉變為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的過程,從老舊小區改造到口袋公園建設,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到便民食堂,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民生工程。
雙臺子區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大力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建設4處口袋公園、1處街頭游園,新增綠化面積6萬余平方米。今年,還將高標準開展遼河等7條河流沿岸帶狀濕地文化公園建設,讓老百姓居住舒心、生活暖心。
在“外治”的同時強調“內煉”,積極培育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按照“一所一特色、一站一品牌”目標,雙臺子區建成5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常態化開展“情暖盤錦 志愿有我”主題活動,打造“退伍老兵傳理論”“搭把手”等一批接地氣、有特色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項目,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志愿服務的力量。千余名干部職工走進街頭巷尾開展文明勸導,萬余名群眾自發加入爭創志愿者隊伍。在雙臺子區,廣大人民群眾用點滴實際行動書寫著“全民齊參與,共建文明城”的新篇章。
大洼區:補齊短板提升品質
大洼區在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過程中堅持基礎設施標準化、城市管理精細化、社區管理網格化、創建工作制度化、宣傳教育全域化、督查監管常態化,提升創建水平,取得明顯成效。
大洼區共維修黑色路面1.6萬平方米、人行道板(馬路牙石)1萬余平方米,施劃道路標線1.6萬平方米,新增交通標志標牌200余個,切實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質和居住品質。學習借鑒先進地區數字化治理城市的成功經驗,實施“動態化、網格式”巡查機制,常態化整治環境衛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全面提升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椕芸椑尉W格化管理體系,利用網格中心基礎網格,推進指標進網、督查到格、責任到人。不斷健全“指尖大洼”APP功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年初以來“指尖大洼”平臺共受理企業和群眾訴求1285件,辦結率98.9%。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推動責任落實。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將觸角延伸到城鄉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了點、線、面結合的管控網絡。
盤山縣:爭創縣級全國文明城市
圍繞爭創縣級全國文明城市這一目標,盤山縣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全力開展爭創工作。
盤山縣壓實政府在爭創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圍繞六大攻堅行動,做好任務分解,確保任務細化到崗、到人,做到責任壓力層層傳導、層層落實。全縣立足爭創惠民這一根本出發點,從打造精品城市入手,統一規劃實施,突出部門聯動,重點對城市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提升,既要抓好環境秩序治“標”,也要促進文明養成治“本”,內外兼修、標本兼治。
自7月初以來,盤山縣共維修城區內道路31條,維修黑色路面1.25萬平方米,維修人行道14950平方米??h城內22個居民小區全部安裝了垃圾分類宣傳板,配備分類垃圾桶。充電樁設施設置、道路保潔和垃圾收運等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有序推進。文明城市的“面子”變得越來越干凈,城市整體形象正逐步提升。同時,全縣22個社區網格員與居民面對面開展爭創宣傳工作,全縣近千名志愿服務者引領文明、倡導文明、宣傳文明;通過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勸導糾正不文明行為,文明城市的“里子”越來越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