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加油增氣
——遼河油田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突破難題、攀登高峰,國有企業要做排頭兵。
開年以來,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強化生產組織運營,狠抓重點項目管理,推動油氣產量線上運行,綠色低碳加速發展,以奮進姿態奪取首戰首季“開門紅”。
進入“十四五”以來,遼河油田著力破解自身發展的“六大矛盾”,錨定“加油增氣”的發展目標,戰勝寒潮、疫情、洪水等疊加挑戰,實現油氣連續37年千萬噸規模穩產,儲量、產量、質量逆勢提升,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石油力量。
大戰大考面前,遼河石油人勇挑重擔、敢打頭陣的責任擔當,正是遼寧人民求變圖強、爭先進位的縮影。
“作為遼寧省和中國石油骨干力量,我們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決扛起能源保供重大責任,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發揮好‘頂梁柱’‘壓艙石’作用,不斷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在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和中國石油建設基業長青世界一流企業的大局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遼河油田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李忠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矢志助力全面振興新突破,遼河油田更加堅定“加油增氣”的發展信念,大力推進油氣增儲上產、儲氣庫建設運營、新能源綜合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等領域提質提效,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業績,做好新時代“遼沈戰役”的石油能源答卷。
高質量推進千萬噸穩產
當好能源保供“壓艙石”
“遼河石油人轉戰陜甘,不達目標誓不還!”2月18日,遼河油田召開外圍宜慶地區上產誓師大會,吹響了該區域新一年快速增儲建產的沖鋒號。自宜慶地區礦權流轉以來,遼河油田采取革命性舉措推動快速效益建產,2022年至今,油氣產量連上4個百噸臺階,今年有望再攀新高。
遼河油田經過50多年勘探開發,優質儲量發現難、效益產量穩定難等“六大矛盾”愈加凸顯,制約油田高質量發展。
面對困難,遼河油田公司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堅持創新驅動、實干破題,闊步改革生產科研組織方式,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科技自立自強,深化主題形勢任務教育,開創穩產后勁更足、創效能力更強、團結奮斗更有力量的發展新局面。今年以來,廣大干部員工以“首戰即決戰”的精神,全力推動生產運營提速提質提效提產,實現了油穩、氣增,油氣產量高點起步。
增儲上產,寫在過去,更寫在現在和將來。
聚焦助力振興發展、打好工業翻身仗,遼河油田戰略規劃不斷增壓加碼:總體規劃從“穩油增氣”調整為“加油增氣”,“千萬噸穩產”升級為“千萬噸硬穩產”,力爭到2025年油氣當量達到1240萬噸以上;實踐中不斷豐富油田“三篇文章”“六項戰略工程”內涵,提出了常規與非常規、油氣與新能源“兩個并重”,一體化統籌、項目化管理、法治化建設、市場化發展、數智化升級“五個關鍵舉措”,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堅定。
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之年,遼河油田鎖定“加油增氣”的任務目標,力爭全年生產原油1003萬噸,生產天然氣10億立方米,努力推動增儲上產新提升:
高效勘探推動資源儲量提升。遼河油田堅持“新老并舉、常非并重、陸海并進、油氣并增”,以經濟可采儲量為重點,大力推進均衡投入向高效勘探轉變、注重常規向常非并重轉變等“六個轉變”,力爭實現大發現大突破。
效益開發推動油氣產量提升。遼河油田堅持“稀油增量提效、稠油優化提質,穩定油區本部、加快外圍上產”,抓實新井“四提”、“兩率”優化、穩產上產結構優化,加快科技攻關步伐,不斷提高油田開發水平。
優化運營推動生產效率提升。遼河油田貫徹“一季度高位起步、二季度快速上產、三季度穩定提升、四季度平穩收官”的總體部署,著力打造儲量、產量、銷量、重點工程“四個中心”,深化“大運營”模式,構建“大安全”格局,確保專業系統高效銜接、整體聯動。
高質量建設百億方氣庫
為全面振興攢足“底氣”
2月20日,遼河儲氣庫群日采氣量連續保持高位運行100天,將在3月中旬完成本輪保供任務,周期采氣量有望創造歷史新高。
截至今春,遼河儲氣庫群已經累計將超過90億立方米天然氣輸送至千家萬戶,成為百姓家里的“藍色火焰”、企業生產的清潔能源。
作為國家“十四五”重點工程,遼河儲氣庫群建設速度領跑全國,持續刷新建設和調峰紀錄。2022年,庫群日注氣能力突破3000萬立方米、全國第一,日采氣能力達到3530萬立方米,調峰能力兩年翻一番。儲氣庫高效建設、大尺寸鉆完井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首創性突破。遼河油田與沈鼓集團通力協作,國產首套電驅高壓離心式儲氣庫壓縮機組成功投產,為遼河儲氣庫群裝上了“中國心”,填補了國內高壓壓縮機領域技術空白。
為全面振興攢足“底氣”,遼河石油人志在“百億”。
“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遼河油田大力推進儲氣庫擴容增能提效,確保庫容與調峰能力穩步增長,規劃到2025年高質量建成百億立方米庫容、50億立方米以上調峰能力;2035年調峰能力達到百億立方米以上。
今年是遼河儲氣庫群基本完成地面主體工程、建設百億立方米庫容的關鍵一年。遼河油田堅持調峰保供與建設運營同步推進,統籌抓好儲采協同、擴容上產及運行調控。
在調峰保供方面,遼河油田重點開展應急保供沖峰能力分析,全面挖掘已建庫生產潛力,高效完成調峰保供、民生保供、生產保供任務。著力升級智能化管理,提高自動控制水平和運行效率。實施注采能力提升工程,加強精細調控,力爭日調峰能力達到4000萬立方米。
在新庫建設方面,遼河油田突出高質高效,加快在建工程進度,加強優質建庫目標評價篩選。重點抓好雙臺子儲氣庫群、馬19儲氣庫先導試驗工程建設;持續開展雙臺子儲氣庫群二期、龍氣5及儲備庫的研究和前期評價,盡快組織進場建設,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完成。
高質量推進轉型發展
打造綠色新增量
2月15日至16日,遼河油田與遼陽市、撫順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與兩市在儲氣庫、CCUS、風光發電、地熱、儲能等方面加強合作,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和新能源業務發展。
“十四五”以來,遼河油田以打造“三大儲庫”為引領,在加快儲氣庫建設的同時,著力建設遼河儲碳、儲能庫,積極探索具有遼河特點的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為發展更節能、更環保、更高效,遼河油田全面實施“綠色低碳613工程”,專班推進光伏、風電、地熱等新能源項目。2022年能耗總量下降12.22萬噸標煤,清潔能源替代12.25萬噸標煤,生產綠電3200萬千瓦時,天然氣產量創13年新高;CCUS試驗完成注碳5.6萬噸,加快建立碳捕集、利用、埋存全產業鏈新模式;完成燃煤工藝改造。
為遼寧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遼河油田積極發揮協調作用,與中國石油駐遼企業深入對接能耗現狀、碳源、風光資源和新能源項目,牽頭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600萬千瓦指標落地實施方案。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油田與多地政府和企業架起合作橋梁,達成了7份新能源業務合作協議。
綠色低碳,任重道遠。遼河油田大力推動新能源業務與油氣生產融合發展,“十四五”計劃建成稠(重)油開發綠色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周邊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地區碳封存服務基地,力爭到2025年累計降耗40萬噸以上標煤,風光發電規模達到600萬千瓦,清潔能源利用率達到50%。
立足當下,統籌長遠。遼河油田堅持節能與增綠雙輪驅動,持續優化綠色轉型的戰略布局和實踐路徑,推進重點工程落地見效。大力實施非熱采原油及天然氣上產、節能降耗擴綠提速、風光熱儲規模發展等六大工程,全面打造業務增長極、效益增長點。做好油區清潔替代項目建設,加快風電項目布局,拓展分布式光伏項目,實現綠電生產能力480兆瓦。加快CCUS工程先導試驗,一體推進碳捕集、利用、埋存等技術研究,高效建成CCUS-EOR源匯一體化示范區,按期建成碳捕集站,形成年注碳規模10萬噸以上。全面開展生產系統能耗對標,抓好熱采注汽優化、集輸工藝優簡、采油舉升提效、綠色作業節能、供電系統優化等重點項目,全年降低能耗4.3萬噸標煤以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大干三年、奮斗三年,遼河油田將咬定目標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業績,為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加油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