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來,醫生王義勇為兩千余名患者做線上義診
“@王義勇大夫 目前注射德古胰島素利拉魯肽1次/日(6個),每日二甲雙胍早一片晚一片,以下為10日-14日的血糖監測。麻煩您看看,接下來怎么做?”“@張惠 停胰島素,其余繼續……”
上述對話,是盤錦市人民醫院王義勇醫生的紅海灘糖友之家(群4)中的一個實例。像這樣不見面的義診,王義勇每天都要處理上百個。7個微信群,2300多名患者,看似簡單的舉手之勞的醫患問答,他已堅持了整整6年。
王義勇是盤錦市人民醫院內科系主任、內分泌科主任,曾獲得盤錦市的十佳青年崗位能手、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個人、衛健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參加工作27年,從事內分泌專業23年,他日常工作中接觸最多的是糖尿病人。“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慢性疾病,一般不能治愈,但診斷后可以長期控制,也需要長期就診。”他說。
2017年,王義勇建立了第一個糖尿病病友群——“紅海灘糖友之家”。病友們有與疾病相關的問題在群里提出來,他總是耐心回復;針對糖尿病治療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他精心制作成小視頻,作為小知識、小科普不定期地發在群里。“就是想方便患者,尤其是遠道的患者。在飲食注意事項、用藥及劑量調整上,通過微信留言或視頻就能解決問題,患者不必到醫院來回折騰了。”說起建群初衷,王義勇如是說。
寒來暑往中,病友群成了患者和他溝通的橋梁。在微信群里,一個個不能堅持科學治療、走入誤區的患者被他及時提醒和糾正;一個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通過長期聯系,隨時調整治療方案,生下了健康的寶寶;更多的患者通過這個載體,在病情有變化時得到了及時的指導和調整,長期保持了良好控制;甚至有一些患者經人介紹入群,和他從未見過面,但已經是線上很熟悉聯的老朋友了……
“紅海灘糖友之家”贏得了患者的認可與信賴。隨著越來越多的病友加入進來,病友群也從最初的一個,發展壯大到現在的7個。其中,糖友群4個,兒童1型糖尿病家長群1個,甲狀腺病友群1個,痛風病友群1個。7個群里每天產生大量的咨詢問題,王義勇利用休息時間逐條回復,無論早晚。
建群容易,能夠真正“盤活”它并且長期堅持下去,既需要精湛的醫術作支撐,更需要有愛心和責任心作為動力源。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在王義勇的個人微信上,幾個群都呈現置頂狀態。“群里老年人居多,往往得到回復后心里才踏實。置頂能最大程度讓我第一時間看到最新信息并給出解答。”他說。
在王義勇的微信病友群里,兒童1型糖尿病是個特殊的群體。為了能夠給予患兒們幫助,已有20多年臨床診治經驗的王義勇建起1型糖尿病患兒家長群——甜蜜寶貝屋,群里有100多位患兒家長,其中一些還是外省、外市的。兒童1型糖尿病發病率低,常人一般不了解,患兒家長往往被告知后就不知所措,甚至心里崩潰。王義勇遇到這些情況,每次都耐心講解,直到把家長培養成管護的“專家”。不久前,盤山縣的一個6歲男孩突發1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在盤錦市人民醫院經過一周治療后,不僅患兒康復出院,家長在他的指導下也熟練掌握了胰島素泵使用、血糖監測等技術,對孩子今后生活充滿了信心。出院前,家長拿來一定額度現金表達感謝,王義勇宛然拒絕。他說:“能給你們提供一點幫助,是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以后有事就聯系我,不用客氣,孩子健康成長,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糖尿病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也決定著治療效果。為提升患者自我防控能力,王義勇從2019年開始,每周五中午在科里開辦小講堂,給住院患者進行糖尿病教育,如今這一授課已超過200場,成為醫院的一張健康名片。他還把關口前移陣地延伸到社區、企業、機關,通過健康生活方式科普,讓更多人掌握代謝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科學防治的基礎知識。
繁忙的日常工作之外,王義勇主動給自己加碼,在線上堅持陪伴,在線下走出去科普,為患者、為民眾的健康默默付出著。“偶爾治愈,經常幫助,總是安慰”,王義勇說自己特別欣賞這句話,這也是一名好醫生該有的標準。“我總在想,有些時候多回答一句,都是對患者很大的安慰,這件事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