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家庭”繁育幼鶴15只 盤錦全球最大規模丹頂鶴野化放歸喜見成效
前段時間,經過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野化放歸丹頂鶴種群活動軌跡進行調查和監測,發現14對丹頂鶴在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及周邊濕地筑巢繁殖,并已成功繁育幼鶴15只。這一喜人數據,有力證明了盤錦野化放歸丹頂鶴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盤錦濕地是東部種群遷徙路線的重要棲息地,是該種群最集中的集散地。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成立,正是基于丹頂鶴繁殖種群的發現而劃建的,從1985年的市級保護區發展到現在的國家級保護區,歷經了38年時間。其間,在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支持下,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積極開展丹頂鶴的人工繁育與野化放歸工作。經過多年實踐與摸索,終于在2016年徹底攻克了丹頂鶴人工繁育難關。
截至目前,保護區已選配建立30對繁殖鶴的穩定種群,并通過自然與人工孵化相結合方式不斷增加每年的繁殖數量。其中,2016年至2023年人工繁育丹頂鶴356只。2021年,盤錦市探索開展丹頂鶴野化放歸工作,先后11批次放歸人工繁殖丹頂鶴140只。這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丹頂鶴野化放歸,對于補充遷徙種群數量意義重大。
接下來,盤錦市將繼續圍繞“2025年野化放歸丹頂鶴500只”目標,開展種群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等項工作,同時加大宣傳保護盤錦濕地、保護鳥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力度,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