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專家護航盤錦稻蟹“雙豐收”
眼下,正值水稻灌漿期和河蟹增膏育肥期。連日來,盤錦市農業部門組織上百名技術專家分批次走進田間地頭,圍繞農田排水、病蟲防治、補肥追肥、河蟹喂養等巡回開展技術指導,努力提升水稻、河蟹的產量及品質,通過做實做細水稻和河蟹田間后期管理,確保今秋水稻河蟹豐產、農民增收。
盤錦市雙臺子區陸家鎮趙家村成片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低垂,河蟹在田地里肆意爬行,處處呈現豐收的喜人景象。當地種糧大戶張瑞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正在對稻田地進行合理排水,并給河蟹投喂高蛋白飼料。
“我家是稻蟹混養,螃蟹捕捉地里害蟲,大大減少了化肥和農藥使用;河蟹排泄物又是非常好的天然肥料,對于水稻生長有益。估摸再有10多天,河蟹就能成熟上市,水稻在10月中旬也可以收割了。”張瑞滿懷喜悅地憧憬著,“這300畝地,賺個20來萬不成問題。”
盤錦市農業農村局正高級農藝師徐清云說,為給農民豐產豐收護航,盤錦市持續加大高產優質水稻品種推廣力度,大力普及稻蟹綜合種養模式。現在是水稻、河蟹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局里組織技術巡回指導小組,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從目前水稻和河蟹的長勢看,稻蟹混養的水田每畝至少增收500元以上。”他充滿信心地說。
作為全國重要優質水稻主產區和最大的河蟹生產基地,盤錦市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把大力發展河蟹產業作為實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組織制定盤錦河蟹質量標準和河蟹生產操作技術規范,大力推進“稻蟹共生”立體種養模式,建設綠色生態種植示范區,做強稻蟹產業,推動品質、價值同步提升。今年,盤錦市水稻播種面積達164萬畝,其中稻蟹綜合種養面積為95萬畝。“盤錦今年又將有望實現稻蟹‘雙豐收’。”徐清云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