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上級媒體看盤錦

盤錦紅海灘以生態底色惠及人民群眾

發布時間:2023-10-07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遼寧頻道 瀏覽次數:224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坐落于盤錦的國家5A級景區——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依托盤錦豐富的濕地資源而享譽世界。隨著旅游業全面復蘇,今年十一黃金周,景區內國旗飄揚氛圍濃厚,國內外游客絡繹不絕打卡最美“中國紅”,大家紛紛點贊這萬畝紅灘。近年來,景區主動履行生態環保“硬任務”,從理念樹立、生態工程、環境整治等多個層面,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打造全國濕地保護修復的樣板和典范。




  筑牢保護基石 護好生態“家底”

  濕地的生態環境是景區發展的本底,生態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紅海灘的成色足不足。多年來,景區持續推進紅海灘濕地保護和堿蓬草修復工程,邀請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等機構和高校圍繞遼河口水環境及紅海灘濕地生態修復開展研究工作。依據科研成果,采取潮溝疏浚、儲水擴容、人工降灘、堿蓬草補種植、增殖放流等措施,實施土質改良及生物鏈完善工程。濕地修復切實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景區內候鳥、留鳥數量明顯增多,許多丹頂鶴變“過客”為“留客”。經過保護和修復后,景區堿蓬草覆蓋面積由2018年的2000畝擴大到2023年的25000畝,5年間增加10 倍以上,實現18公里堿蓬草基本全覆蓋。現在,綠葦紅灘快速擴展,魚蝦洄游繁殖,成群的鳥兒在此棲息覓食,濕地的生態功能全面重啟,充滿勃勃生機,這里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

  展現濕地魅力 生態經濟“雙贏”

  每逢旅游季節,游客紛紛走進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感受一側為紅色海灘、一側為葦海稻浪的壯觀與震撼。景區致力于將稻作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融合,打造紅海灘國家水稻公園,集生態農業、農業觀光、稻作文化、科普教育、動感體驗、科學研究、蟹稻共生展示等功能于一體。布局古漁雁部落、稻田咖啡店、稻田小火車、稻田飛索、高空自行車、蟹逅田間、別有洞天、清水摸魚、無鉤釣魚等二十余種配套項目,實現立體化、沉浸式的旅游綜合服務功能。

  以田為“紙”,執稻為“筆”,將藝術“種”到田間,登高遠眺,畫面栩栩如生,意境超然。“咱遼寧人行”巨幅稻田畫吸引著無數游客的目光,蟹稻共生的優質大米更是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成為景區消費新熱點,通過稻養蟹、蟹育稻,形成良性生態循環,進一步帶動產業增效,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生態惠及民生 共享發展“紅利”

  紅灘綠葦、鶴舞鷗翔,生機無限的紅海灘盡顯生態魅力,生態保護成果逐漸轉換成發展紅利。景區推出一系列惠民舉措、惠民活動,讓生態風光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與此同時,景區構建“文化+旅游+消費”的沉浸式體驗新模式,實現海上、陸地和空中三位一體觀看紅海灘。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旅游體驗,品牌特色和吸引力逐年攀升。十一黃金周期間景區舉辦紅海灘國際旅游節,精彩的文藝演出,吸引大批游客圍觀,河蟹盡情吃、大米免費領,廣大游客在欣賞紅海灘秋日美景的同時還能夠大飽口福,現場氛圍熱烈祥和。




  旅游帶動鄉村振興,附近村民依靠濕地旅游吃上了“生態飯”。村民既可以選擇在景區做保潔員、開觀光車掙“工資”,又可以在自家開農家樂、蔬果采摘園當“老板”,腰包越來越鼓,日子紅紅火火。景區以紅海灘資源為依托,融入休閑、文化、旅游等元素,推動綠色、有機、循環一體化發展,以產業開發反哺生態環境治理,形成良性循環,成為帶動全域旅游發展“新引擎”,推動良好生態環境轉換成“民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