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潘元松:高度重視土壤安全問題
住遼全國政協委員、盤錦市政協副主席潘元松。記者王月、白昊攝
“土壤污染是食品安全的巨大威脅。”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住遼全國政協委員、盤錦市政協副主席潘元松建議,高度重視土壤污染問題,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解決。
潘元松表示,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工業污染廢水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排放進入河道、渠道,被用于灌溉造成土壤污染;劣質化肥含重金屬超標,投入使用后污染土壤;規模養殖豬、牛、羊,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其形成的糞肥投入農田造成土壤污染;含重金屬等污染物的固廢混入農家肥投入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被污染或本身就含重金屬灌溉農田造成土壤污染;工業、交通排放污染物到空氣中,隨著降水落到土地里,形成污染。
“土壤污染后其危害具有長期性、源頭性,必須綜合施策加以防治。”潘元松認為,首先要加強對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常態化監測,及時發現土壤污染的苗頭,第一時間防止其擴大。同時,要執行最嚴的環保政策、法律,確保不因污染物超標排放而導致土壤污染;嚴格監管化肥、農藥質量,嚴厲打擊劣質化肥、農藥對土壤的污染;養殖業要嚴控藥物的使用,養殖產生的糞肥經過檢測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我們要有計劃逐步修復被污染的耕地,按照由輕到重、由易到難的原則,科學引入市場機制,嚴厲打擊弄虛作假。”潘元松認為,要明確各級政府確保土壤安全的責任,制定相應檢查驗收、考核獎懲制度。同時,有序實施信息公開,在全社會監督下,保障各項措施落實,堅決防止新的耕地污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