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層“出圈” 開辟果酒“新”賽道——匠心入酒 讓世界愛上“中國味道”
近日,2023年度“青酌獎”酒類新品評選結果出爐。憑借過硬的品質,來自遼寧盤錦的華原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原酒莊)的“綠緹蒸餾酒”斬獲“青酌獎”,在東北酒品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不僅如此,今年1月,華原酒莊董事長孫華被中國酒業協會聘為中國白蘭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在第二屆中國酒業工匠論壇頒獎盛典上,孫華又榮獲“中國酒業大國工匠”稱號。
國家一級釀酒師、國家一級品酒師,中國葡萄酒、果酒國家級評委,中國白蘭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酒業大國工匠,遼寧省果酒協會會長……諸多榮譽加身的孫華,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我要以工匠精神研發釀造,讓世界都品嘗到‘中國味道’。”孫華表示,多年來,酒莊始終以傳承古法釀制工藝為先導,致力于以釀造高品質酒為己任,走向國際舞臺,樹立中國品牌。
傳承古法釀酒工藝 突破創新破層“出圈”
孫華是山楂酒古法釀造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傳統工藝釀造的山楂酒沁潤細膩、幽雅濃郁、保留天然果香。孫華堅持傳承古法,同時積極創新融合現代科技,既保留了山楂酒傳統工藝的精髓,又通過引入現代科技使釀酒過程更科學可控。
葡萄酒知名的品牌太多了,作為一個全新的生產廠家想要異軍突起,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從2013年起,我走訪了國內、國外很多知名酒莊,請教專家關于葡萄酒釀造的技藝。再把學到的釀酒技術、理念進行研究、實踐、創新。”孫華憑借自身山楂酒古法釀造技藝,通過研究釀造工藝并結合其他蒸餾名酒的特色,成功研發出兩種葡萄酒。一種是可以和傳統糧食白酒一較長短的“水果白酒”——葡萄蒸餾酒,它兼具高度白酒的甘冽醇香和水果的清新果香,超脫傳統、獨具風格。另一種是葡萄脫醇酒,葡萄脫醇酒在去除酒精的同時,完美保留葡萄的香氣和口感,具有獨特的發酵蒸餾和清香水果味道。
這兩款酒實際上是葡萄酒領域里兩個補充酒種,迎合了很多消費者的口味,產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葡萄脫醇酒和葡萄蒸餾酒總是同時產生,不可分割。”孫華介紹,“水果白酒”既有高度白酒的甘冽醇香,又有水果的清新果香,入口細膩、香醇,蒸餾酒類獨特的甘冽味道過后回味著淡淡的果香,不“上頭”,唇齒留香,不用擔心身體不適。
截至目前,華原酒莊已研發出山楂酒、水果白酒、白蘭地、葡萄酒、脫醇酒等幾十余款產品,同時擁有千畝綠色食品認證的葡萄基地和兩千畝有機山楂認證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華原酒莊成為中國第十二屆運動會指定葡萄酒品牌供應商;2018年被中國酒業協會認定為中國十大“特色果酒”,是遼寧省商務廳推薦的“遼寧禮物”產品;近日,“遼品出遼”北京推介會上,又與十幾家央企簽訂禮品合作訂單……
“酸果”蝶變 賦予傳統農產品新價值
孫華與葡萄酒結緣,要從2001年說起。那年春節,她回婆婆家過年,閑聊中,鄉親們說起自家葡萄、山楂沒有銷路,讓她幫忙想辦法。就這樣,孫華原本平靜安穩的生活被一筐筐果子改變了軌跡。
在幫助村民尋找銷售出路的同時,孫華萌生了建廠釀酒的想法,將葡萄、山楂釀制成果酒,村民的水果除了銷售鮮果,還可以增加一個銷路。
2009年,華原葡萄莊園成立。酒莊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產業化模式,農戶按照要求統一管護,成熟后由合作社統一收購,既保證了水果的品質,又能讓農戶獲得更穩定的收入。
隨著農業種植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果酒產業鏈不僅解決了滯銷的水果,還賦予了產品更高價值,通過價值轉換來實現農民增收。”孫華介紹,“以果代糧”的釀制技術,減少了對糧食的消耗,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據悉,華原酒莊通過自主研發水果釀酒技術,目前已生產葡萄酒、山楂酒、樹莓酒等幾十余款產品,在不斷的探索中,蹚出一條水果蒸餾酒的新路,給傳統農產品賦予新價值。
一直以來,孫華始終沒有忘記要讓家鄉農民富起來的創業初心。
2016年,孫華與盤錦市婦女聯合會合作,共同建立起巾幗科技培訓示范基地。推出盤錦美麗鄉村建設的扶貧項目,為家庭困難的單親媽媽免費提供葡萄苗,教她們種植,葡萄成熟后上門收購,幫助他們發展庭院經濟,增加經濟效益。在孫華的帶動下,1000多戶村民的年收入達到了萬元以上。
在盤錦市盤山縣羊圈子鎮,樹莓種植是省重點扶貧項目,樹莓保鮮、儲運是制約種植發展的瓶頸。2020年,孫華了解情況后,主動承擔研發與創新工作,組建攻關小組,白天發酵化驗,晚上分析數據。經過近兩個月的日夜奮戰,終于解決了樹莓深加工的難題。
不僅如此,孫華注意到東北地區種植葡萄,冬季防寒是個大問題。孫華借鑒東北其他地區栽培優質葡萄的經驗,她和團隊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鉆研出能在偏寒冷地區生長、冬季不下架的酒用葡萄品種:“華原一號”。
“華原一號”葡萄抗病力強、果香味好、耐寒抗凍,冬季不用下架,節省了埋土防寒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副產品產業經濟的發展。現如今,“華原一號”葡萄已經成為當地農戶葡萄種植的主要品種。
向“新” 而行 用匠心譜寫“質”勝之道
釀,在我們中國人的字典里充滿智慧、美好和力量。“釀”從來不是簡單的轉變,而是要產生新的美好事物。
初心炙熱,步履不停。在華原酒莊的實驗室里,酒香四溢,桌上多個瓶器中盛放著白色、紅色等液體,色澤鮮明奪目。“我們正在開發研制新口味特色蒸餾酒,在此過程中,通過反復品鑒、品評,不斷試驗,最終確保釀造出高品質酒。”孫華說。
酒,對于孫華而言,是“工匠精神”的傳承和創新。在孫華看來,釀酒不是一個容易活,釀制一瓶成品葡萄酒,所需要的工序多達12個階段。從葡萄成熟、人工采摘、篩選到除梗破碎、發酵、過濾等細節的把控與處理,一直到最后成品的出現,每一步都要精心精準精細把控,容不得半點疏忽。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5年,孫華帶著產品參加被譽為“酒界奧斯卡”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大賽,一舉斬獲兩項銀獎。2018年,她傳承創新的綠緹山楂酒,更是喜摘該賽事金獎桂冠。
2017—2022年,華原酒莊連續6年在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中獲得8項國際金獎;2019—2022年,在FIWA法國國際葡萄酒大獎賽上,華原酒莊榮獲該項賽事六項金獎;2023年,華原酒莊榮獲中國新酒品最高獎“青酌獎”……截至目前,華原酒莊的四大類產品先后榮獲國內外金獎已有40余項,擁有15項國家專利技術,山楂酒古法釀造技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華原酒莊擁有兩千畝綠色認證的葡萄基地和兩千畝有機認證的山楂基地,是年產量可達5000噸規模的出口型企業,已發展成為東北最大的葡萄蒸餾酒企與脫醇酒產業基地。
如今的華原酒莊,正在競爭激烈的果酒市場中以“奔跑者”的姿態持續發力,在不忘初心、堅守品質的基礎上,其在研發生產、品牌建設等方面竭力推陳出新、矢志高質量發展,并不斷以“新”的姿態屹立在行業潮頭,尋求新的突破與轉變。
(責任編輯 徐鴻博 張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