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試基地是工具也是引擎 盤錦回應投資8億建精細化工中試基地
“建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我們先后投了8億元,為什么還要建?我們不能這樣算(經濟賬),要算大賬?!?月17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遼寧主題采訪團走進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調研該基地助推科技成果轉化跨越“最后一公里”的生動實踐。有媒體問及中試基地盈利模式,盤錦市雙臺子區委副書記、區長蓋世功如是回答:“要算大賬,如果中試成功,項目落地在雙臺子開發區,可以增加稅收、帶動就業等等;即使落在它處,那也解決了‘卡脖子’技術問題?!?/span>
中試是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必由之路。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負責人張建國給記者打比方說:“中試就是中等規模的試驗過程。從實驗室的克級到產業化的萬噸級,好比讓一位會給1人做飯的廚師給100人做飯,掌握不好火候就會出問題,中間需要先能給50人做飯?!?/span>
中試車間就相當于放大的實驗室、縮小的生產線。除了資金投入高,化工中試還受到場地、安全環保等多方面限制。如必須在化工園區進行,同時要配備?;穾旆?、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等,這對于一般的中小型企業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門檻。因此,中試平臺被視為連接實驗室和應用場的橋、幫助企業渡過“死亡之谷”的船。
據介紹,2017年,盤錦市雙臺子區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合作,共建的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就是現在遼寧精細化工產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建立之初,就開始積極探索市場化建設與運行模式,以解決精細化工領域先進技術成果中試難題為導向,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新,全力推進專業化、精細化、高效化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建設,打通了“小試—中試—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張建國告訴記者,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投入運營以來,已有總投資21億元的青島三力中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7個高科技中試產業化項目成功轉化落地,其中6個就落在了雙臺子開發區。而實踐中,中試基地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多種模式,其中一種是中試基地以投資人的身份參與。
“中試基地既是工具,也是引擎,企業轉型升級離不開它,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也離不開它。未來,我們一定要利用好、發展好中試基地,幫助更多企業和科研團隊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強勁推動高質量發展。”蓋世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