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上級媒體看盤錦

還原濕地本真 守護地球之腎
——盤錦市推進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24-11-22 信息來源:遼望客戶端 瀏覽次數:319


  數量眾多的東方白鸛自在地棲息在遼河口濕地。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供圖



  遼河口濕地,紅灘綠葦,壯麗神奇。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供圖


  核心提示

  遼河口濕地是全球濱海濕地的典型代表、全球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以及具有國際意義的物種搖籃。2022年11月,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遼河口國家公園被列入國家重點建設的濕地類型國家公園。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省自然資源廳和省林草局的指導下,盤錦市自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在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工作中扮演生力軍的角色,持續厚植生態底色,還原濕地本真,守護地球之腎。如今,這里蒹葭搖曳生姿,紅灘濃烈如火,鳥兒凌天振翅,生物多樣性紀錄持續刷新,盡顯“國際濕地城市”的神奇壯麗。

  科學規劃

  共筑生態保護屏障

  盤錦,地處遼河入海口、中國最北海岸線,濕地覆蓋50%以上的國土面積,是“中國濕地之都”“全球候鳥天堂”和“國際濕地城市”,建設遼河口國家公園正逢其時。

  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區位于渤海遼東灣的頂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區域,是《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確定的國家公園候選區之一,公園規劃面積17.21萬公頃,其中海域面積12.52萬公頃,陸域面積4.69萬公頃。園區范圍涉及盤錦、錦州2市4個縣(區、市)的9個鎮,其中盤錦范圍14.04萬公頃,占82%。

  公園創建區以河口濕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為目標,統籌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銜接生態保護紅線成果,將典型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鳥類棲息地、西太平洋斑海豹產仔地、水生生物產卵場和索餌場劃為國家公園。

  這里有全球溫帶典型完整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和獨特的河口濕地景觀,是國際鳥類遷徙路線關鍵區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重要繁殖地,對維護遼東灣生態安全、推動遼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姜生偉說:“遼河口國家公園核心價值概括起來就是一套生態系統、一塊關鍵區域,一處獨特景觀,三個重要物種。一套生態系統即全球溫帶典型完整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一塊關鍵區域即國際鳥類遷徙路線關鍵區域;一處獨特景觀即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濕地景觀;三個重要物種即西太平洋斑海豹、黑嘴鷗、丹頂鶴?!?/span>

  創建伊始,遼寧即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專家介入、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確立了依法建園、綠色建園、科學建園、文化建園、質量建園的新發展理念。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注重科學論證,強化技術支撐。省里先后組織了尹偉倫院士、魏輔文院士、清華大學楊銳教授、中國科學院植物所馬克平研究員、地理所劉紀遠研究員、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所姜明研究員等多名相關領域專家對國家公園范圍內的生態功能、生態文化、野生動植物種群以及生態保護恢復情況等開展考察評估。省創建辦組織召開3次專家論證咨詢會,確定了國家公園面積范圍,提煉出“典型完整的濱海濕地系統”“遷徙鳥類和海洋生物關鍵棲息地”“全球溫帶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濕地景觀”三條核心價值,特別是遼河口具有凍融特色的最北河口濕地,在全國具有唯一性,得到國家林草局及專家認可。為進一步了解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置、立法、管理、保護、利用等情況,相關省領導帶隊赴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進行了考察學習,就創建工作研究交流、學習經驗。

  在國家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創建遼河口國家公園已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和遼寧省委印發的《關于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將遼河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納入自然生態保護項目庫,支持國家公園創建工作。

  逐綠而行

  退養還濕面貌一新

  深秋時節,正在創建的遼河口國家公園核心區域,浩瀚葦海中,風拂蘆花,魚游蝦戲,啼鳥歡歌,野曠人稀。

“我們對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盤錦遼河口省級自然保護區重點區域實行全封閉管理,嚴格限制人類生產、生活蹤跡,還原濕地本真?!北P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局長侯軍說。

  上世紀80年代,為發展經濟、致富百姓,盤錦人圍海養殖,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卻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守護濕地生靈,共筑生命樂園。2017年5月,盤錦市頒布實施了《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這是盤錦市擁有地方立法權后出臺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為加強濕地保護管理,打擊破壞濕地行為提供了法律保障。為了維護遼河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提升濕地生態功能,盤錦人開啟了一場跌宕起伏的自我救贖,大力實施“退養還濕”和濕地修復。十年來,完成濕地生態補水13.5億立方米,修復濱海濕地6878公頃、清淤疏浚供水渠系168公里。特別是拆除清理圍海養殖總計5727公頃,新增自然岸線17.6公里,完成了全國最大的“退養還濕”單體工程。此外,累計關停退出油氣水井813口,生態恢復井場井站599座。

  如今,盤錦阡陌規整、水系連通,濕地面貌煥然一新,遼河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完整。依托濱海濕地資源和“國際濕地城市”等金字招牌,盤錦市做大做強濕地生態旅游產業,建成了以濕地為主題的A級景區7個,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個。依托濕地資源舉辦了二界溝開海節、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等主題旅游活動,成為全國濕地生態旅游重要目的地。2023年全市接待域內外游客3780.0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31.04億元,同比增長540.31%。

  生態向好

  更多鳥類前來落腳

  “看,那是赤頸!”11月11日,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濕地進行鳥類監測調查時,驚喜地發現盤錦的鳥類家族又添新成員。盤錦鳥類名錄記錄物種再創新高,全市野生動物近500種。

  工作人員介紹,赤頸對棲息環境要求苛刻,主要棲息在水域廣闊清澈的湖泊、河流和沼澤等地,它能來這里,是對盤錦生態的高度認可。
  
  呵護動物家園,盤錦如對親人。

  建設野生動物監測網絡,盤錦市在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形成“空天地人”一體化監測體系,設有基站11處,布設監控半徑5公里的攝像頭43臺,對野生動物集中棲息地、繁殖地進行跟蹤監控調查,全面掌握保護區物種種群動態變化及棲息地植被變化。設有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生態研究站、沈陽農業大學生態定位監測站兩個研究機構,開展土壤及水質變化對野生動物影響的研究,監測氣候變化對于濕地及其碳庫和野生動物的影響。

  采訪中幾個鏡頭令人印象深刻。

  11月初,在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東郭管理站,站長郝延明正通過“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智慧管理平臺” 遠程監控保護區內的情況,這里新設置17處高點野外視頻監控系統,最遠可以清晰地看到10公里以外的畫面。

  “站長,有人在保護區跟前轉悠,我去看看?!庇泄ぷ魅藛T向郝延明匯報完畢后騎著摩托車疾馳而去。

  “我們站10名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巡視200多公里,保護區內有些路不好走,大家就騎摩托車去。雖然辛苦但保護濕地可懈怠不得?!焙卵用髡f。

  距東郭站不遠,是“鳥類天堂”南小河。

  南小河是全球最大的黑嘴鷗繁殖地,每年在此筑巢6000多個。每年2月末,黑嘴鷗陸續從越冬地北遷到南小河繁殖地,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集中到繁殖地堿蓬濕地筑巢繁殖,7月中下旬繁殖結束。11月初南遷越冬地過冬。此時,絕大多數黑嘴鷗已經南遷越冬地。繁殖地的水池里,還有幾只“戀家”的黑嘴鷗,與翹鼻麻鴨、鴻雁等數千只水鳥正在參加一場聚會,它們時不時伸嘴叼魚,享受著美味的“自助餐”。正在拿著望遠鏡瞭望的南小河管理站巡護員楊將忽然提高了嗓門:“快看,丹頂鶴!”只見5只丹頂鶴如殲擊機一般從頭頂掠過。緊隨其后,21只白鶴滑翔而來。

  “這些年,還有十幾萬只的鸻鷸類在我們這兒停歇,同時,新增了環頸鸻、紅腳鷸、白額燕鷗等繁殖鳥類。”說起南小河的“人丁興旺”,楊將如數家珍。

  在遼寧省鶴類種源繁育基地,面龐黝黑的養鶴名人趙仕偉領著記者參觀了幼年丹頂鶴舍,他揚了一把玉米粒,幼鶴們乖巧地湊過來,如同見到了爸爸。

  “丹頂鶴野外繁育成活率很低,一對夫妻一年只產兩枚卵,成活率在42%至43%之間?!壁w仕偉說。

  為了擴大野外丹頂鶴族群,30多年間,趙仕偉和同事們精心養鶴,經過野化訓練,現已成功放歸野外243只。

  風兒了解森林,動物感知生態。

  隨著濕地生態環境逐漸向好,盤錦生物多樣性恢復成效顯著。分布著各類野生動物近500種、野生植物275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5種。這里有舉世聞名的3個野生動物旗艦物種:丹頂鶴、黑嘴鷗、西太平洋斑海豹,還有3個典型的野生植物群落:蘆葦、翅堿蓬、野大豆。遼河口濕地為野生動物營造了美好家園,每年來此停歇或繁殖的候鳥達到上百萬只。這里成為丹頂鶴大陸種群南北遷徙的最集中停歇地和第三大自然越冬地,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全球八大繁殖地之一、中國唯一的產仔地。

  濕地講堂

  提升公眾保護意識

  保護濕地,守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在市民心中播下愛的種子。盤錦市建成遼河口濕地宣教館、紅海灘濕地科學館、趙圈河管理站和丹頂鶴野化基地科普宣教長廊、鶴類繁育保護站和鼎翔鳥樂園觀鳥屋,設置濕地保護廣告牌15個、展板157塊,生動展示了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生物多樣性和獨特的遼河口濕地自然景觀。

  每年在“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愛鳥周”等節點,盤錦市組織動員全市各行各業、各類協會、志愿者等參加全民凈灘、觀鳥知鳥、濕地體驗等系列科普宣教活動,帶動約46萬人次參與、了解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

  近5年來,盤錦市舉辦線上線下“濕地講堂”1281期,宣講盤錦濕地故事,受眾達到123萬多人次,極大地提高了公眾濕地保護意識。倡導市民爭做生態文明的保護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盤錦市開發遼河口濕地文創產品,以三個旗艦物種丹頂鶴、黑嘴鷗和西太平洋斑海豹為原型,設計開發了黑嘴鷗玩偶、丹頂鶴平面形象、斑海豹表情包等系列文創產品,引導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參與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在盤錦舉辦UNDP-GEF候鳥遷飛保護網絡候鳥遷飛通道國際專家研討會、首屆遼河論壇、遼河口國家公園分論壇、中國盤錦丹頂鶴人工繁育與野化放歸技術研討會,持續提升遼河口濕地的對外影響力。

  “濕地是地球之腎,我們要做濕地守護星,呵護家園,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边@是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面向全球發出“濕地守護星”招募活動時,參與者發出的心聲。

  高效率保護取得顯著成果,盤錦成為全球43個“國際濕地城市”之一、全國13個“國際濕地城市”之一和遼寧省的唯一,遼河口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沼澤濕地”“中國十大魅力濕地”。

  渤海奔騰,遼河蕩漾,濕地廣袤,候鳥飛翔,云在藍天,水繞城郭。濕地是盤錦城市的靈魂所在,這幅遼河口“濕”意畫卷已成為國際交往中耀眼的名片,讓世界為之贊嘆。隨著遼河口國家公園的設立,盤錦濕地生態建設必將邁入歷史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