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工業穩增長成效
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22-06-30
閱讀次數:43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4月份同比下降2.9%轉為同比增長0.7%。復工復產和物流保通保暢扎實推進,工業生產穩步恢復。“當前正處于全年經濟發展承上啟下關鍵時期,應高效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工業生產,鞏固5月份以來工業生產恢復增長勢頭,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作出更多貢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
政策效果持續釋放
“4月份以來,疫情多點散發嚴重沖擊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工業經濟遭受較大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出臺各項降成本、穩主體、暢供給等措施,穩住宏觀經濟大盤。”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表示,5月份,隨著疫情防控好轉以及政策效果持續釋放,各地工業生產穩步恢復。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同樣認為,前期一系列政策舉措持續發揮作用,有力支撐經濟回升。從供給端看,生產形勢呈現明顯向好趨勢,生產指數由4月份的44.4%回升至5月份的49.7%;供應鏈運轉明顯改善,供貨商配送時間指數由4月份的37%上升至5月份的44.1%;原材料成本和企業庫存明顯下降,產成品庫存指數和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分別由4月份的50.3%、64.2%下降至5月份的49.3%、55.8%。
從需求端看,制造業企業需求恢復,新訂單指數由4月份的42.6%回升至48.2%;制造業企業出口形勢有所回暖,新出口訂單由4月份的41.6%上升至5月份的46.2%,5月份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1.1%,較上月回升13個百分點。
“5月份,多數行業和產品實現回升。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61.0%;33個行業增加值增速較上月加快或者降幅收窄,占80.5%。”關兵告訴記者,高技術制造業的穩定增長持續發揮引領作用。5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3%,較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1.0%,較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新能源汽車、單晶硅、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14.9%、108.3%、49.8%、22.3%。
工業生產恢復增長得益于各地積極出臺落實幫扶政策。湖北先后出臺降成本20條、援企穩崗促就業10條、服務業45條、穩工業經濟13條、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3條、加快消費恢復提振18條等政策,不斷加大政策落實和兌現力度;南京印發《南京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5項舉措,要求做好關鍵零部件、重要原材料等供給替代預案,構建都市圈疫情防控高效聯動協調機制,解決工業企業遇到的困難;河南構建“1+1+N”政策體系,建立全省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經濟運行調度機制,搭建“四保”一體化調度平臺,實現部門橫向貫通、省市上下聯通,加快惠企政策落地見效。
“我們梳理國家出臺的33條穩經濟政策后,在省內推出44條160項穩經濟具體措施,并將其納入惠企政策清單,按月調度通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洪波說。
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各項政策形成合力,各地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為工業生產穩定恢復提供堅實基礎。“我們聚焦重點區域、行業、企業,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大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穩產達產,目前已經取得積極成效。”辛國斌介紹,2.25萬家部省“白名單”企業已全部復工,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6.3%,達產率超過了70%,廣東的工業企業已基本恢復正常生產。
在位于武漢光谷區的TCL華星G6柔性OLED產線上,一輛輛自動運輸車往來穿梭,工作人員預訂生產工單,通過生產執行系統,將命令下派到各自動化設備,設備根據工單將產品搬運至制成站點,玻璃基板按照設計程序被送入不同區域,生產十分有序。
據介紹,作為半導體顯示企業,TCL華星產品工藝特殊,必須確保全年不停產。得知企業訴求,湖北省多部門聯合協調,結合當地政策,疫情期間積極協助TCL華星解決日常原材料供應及運輸問題,為企業正常生產保駕護航。6月21日,TCL華星發布0.016Hz(刷新一次/1分鐘)穿戴顯示屏,具有超低頻無頻閃、超窄邊框、低功耗、寬頻段自由切換、TDDI(觸控與顯示驅動器集成)與低頻色彩無變化等性能,并已具備量產能力。
此外,為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融資、原材料、物流等問題,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積極落實政策進企、銀企對接、產銷對接、賬款清欠等專項服務,爭取工信部駐上海前方工作組支持,助力汽車等重點產業鏈穩定運行;河南制定出臺《河南省工業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白名單企業保障辦法》,并成立工業生產專項工作組,快速建立省市縣三級重點企業“白名單”體系,基本實現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蓋,確保產業鏈穩定。“從長三角地區來看,江蘇、浙江、安徽等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達產情況好于預期。”辛國斌說。
“5月份,全國運輸生產指數(貨運)同比下降4.1%,比4月份回升3.8個百分點。上海公路貨運量為3月份的一半,廣東公路貨運量已接近3月份水平。”關兵表示,全國復工復產速度正在加快,但仍未達到疫情前水平。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區域,長三角、珠三角工業恢復的程度和速度直接影響工業整體運行水平,應全力以赴確保兩地工業穩定發展。
穩預期促消費是關鍵
總體而言,全國工業生產恢復顯現積極信號,但也要看到,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猶存,需求不足、預期偏弱和成本問題仍然困擾大多數企業。“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是制約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的最大因素。”關兵分析,疫情擾亂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加大產業鏈供應鏈脆弱性,生產者、經營者、投資者對未來發展預期轉弱。
因此,提振市場主體投資信心、增強投資內生動力是下一步工作的關鍵所在。關兵建議,要加快部署“新基建”項目建設,創新投融資機制,激發“新基建”投資活力;充分發揮技術改造對投資撬動作用,通過加強應用場景推廣應用、數字賦能效果,切實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緩解成本壓力。
在河南,上半年全省入庫新建工業項目877個,其中,開工項目162個、已完成投資268.22億元,投產項目49個、已完成投資81.31億元。
在湖北,技術改造現場會每季度如期舉行,通過標桿示范引領帶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1月份至5月份,實施工業技改項目4292個,推動武漢中航鋰電、華星光電、荊州華魯恒升、宜昌寧德時代等投資過百億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據了解,TCL華星t3項目將在7月1日完成主設備搬入,預計2023年6月實現量產。該項目于去年新增投資150億元,建成后將在現有產能5.5萬片/月基礎上,增加4.5萬片/月產能,主要生產中小尺寸IT顯示屏、車載顯示器、VR顯示面板等產品。
“應通過設立地區投資基金和其他各類制造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激發地方推動技改投資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同時,要以政策落地落細提振企業信心,重視政策出臺之前的政企溝通,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套,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業生產可持續性、工業投資便利化等領域,凝聚振作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合力。”魏琪嘉說。
在疫情持續反復背景下,接觸型聚集型消費需求受到嚴重抑制,居民消費持續收縮。為此,關兵建議,培育壯大新消費群體、新消費市場、新消費模式,加快布局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釋放養老消費潛力;積極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激發市場需求;創新消費場景,加快推進新業態新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提升消費品工業實施數字“三品”的技術融合應用能力,加快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轉型。(記者 李芃達)
- 上一篇: 堅持對違法違規收費行為“零容忍”
- 下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