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銳意進取結碩果 砥礪奮進啟新程

來源:盤錦日報

發布時間:2024-07-05

閱讀次數:8

——盤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40年,對于歷史來說不過彈指一瞬,但對于盤錦而言,卻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從昔日的“南大荒”到如今的“米糧倉” “稻蟹鄉”;從當初的“一油獨大”,到現在的多點多元發展;從因油而生的石油之城,到聞名遐邇的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國際濕地城市……

建市4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歷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盤錦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實現從十億到千億的跨越。

特別是近年來,盤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大責任,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以港興市”不動搖,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努力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中走在前列,聚焦“六個走在前列”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高品質“宜居宜業之城”和“幸福平安之城”,經濟社會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具有盤錦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新”而行,我市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盤錦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

加快產業優化升級。遼河油田連續38年保持千萬噸油氣規模穩產,遼河儲氣庫群日注采氣能力達到全國最高,油氣生產根基不斷夯實。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減油增化、減油增特”步伐加快, 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六大板塊”17條精細化工產業鏈持續延伸,金發科技ABS等新材料項目投產運行,三力中科等39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全市原油加工量占全省比重達到23.4%,石化產業精細化率達到35%,遼濱經開區連續5年躋身中國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30強,盤錦成為全省石化產業發展“兩極”之一。

創新生態加快構建。圍繞主攻產業方向,我市推出支持創新主體培育、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服務提升政策措施,以制度創新構建良好創新生態。科技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截至今年5月,全市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677家,高新技術企業217家,“雛鷹”“瞪羚”企業105家。建好重大科研平臺、共性技術平臺、企業研發平臺、孵化加速平臺,全省首個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掛牌運營,引進大連理工產研院等1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國橡中心碳五低碳綜合利用研究所等研發機構相繼入駐,產學研聯盟加快建設。獲批省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位居全省前列,盤錦高新區在省級高新區績效考評中連續5年排名第一。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加快發展。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前瞻布局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打造數字盤錦、智造強市。中藍光電馬達產品出貨量位列國內第一、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14.1%,成為手機馬達領域“隱形冠軍”。益海嘉里獲評省級智能工廠,禹王無紡布等7戶企業獲評省級數字化車間。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我市充分發揮農業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著力培育“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在遼寧率先建成現代化大農業先行地。盤錦水飛薊素年產量占全世界90%,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水飛薊素出口基地。

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東北快遞(電商)物流產業園成為國家級示范園區,東北新發地農產品供應鏈中心成為東北地區果品流通重要樞紐。

文體旅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我市成為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全市4A級景區達到6個。

堅定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城鄉油地融合

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

我市高起點謀劃“一軸五城”的發展格局,布局“主城區+副城區+重點鎮+美麗村”的城鄉建設體系。一批謀劃多年的關鍵性樞紐項目啟動實施,一批群眾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全力推進,一批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取得積極進展,城市發展空間和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盤錦相繼榮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形成“四鐵四高”“一環七縱六橫”現代化交通格局,公路密度位列全省第3,遼西北供水盤錦應急支線等工程加快建設。

老舊小區和小街小巷全面改造提升,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躍居全省首位,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7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9個百分點。

成功舉辦四屆鄉村振興產業博覽會,打造大米、河蟹兩大產業聯盟,全市稻蟹綜合種養面積達到93萬畝,盤錦大米“紅海灘1號”被評為全省首批“遼寧優品”,糧食年產量穩定在110萬噸以上,河蟹年產量達到8萬噸。

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城鄉一體化大環衛項目被住建部授予人居環境范例獎,盤山縣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大堡子村等5個鄉村入選國家美麗休閑鄉村。

油地融合邁出堅實步伐,遼河儲氣庫群項目成為油地深度融合里程碑。因油而生的盤錦,與遼河油田、遼河石化、華錦集團等央企共生、共存、共榮、共贏,“一家人、一家親、一條心、一盤棋”,在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科技創新、國企改革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開創地方與央企合作的新局面。

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是盤錦全面深化改革的縮影,也是盤錦以高水平制度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我市將改革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扎實推進營商環境最優市建設,“放管服”“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等改革不斷深化,市政務服務中心在全省率先全面實行綜合窗口運行。盤錦獲評全省政務誠信建設優秀城市。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我市將全面擴大開放作為根本出路,不斷增強對外開放合作,匯聚更多資源要素。加快建設開放平臺,盤錦港拓寬型深水航道建成投運,沈金鐵路、阜盤高速等開放通道正式開通運行。

深度融入遼寧“一圈一帶兩區”建設與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強化與營口、錦州等周邊城市協同發展,共同推動仙人島——盤錦輸油管線改造、京哈高速公路改擴建等重點工程。同時,與無錫市對口合作實現突破,江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盤錦分中心、宜興環科園環境醫院盤錦分院簽約落地。

隨著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更加強勁。盤錦成為全省“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第三個核心引領區,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優勢加快形成。

目前,盤錦已躋身全國外貿百強城市50強。與此同時,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吸引中儲糧、新發地、長春化工、聯成化學、利安德巴賽爾等企業來盤投資,一大批內資、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實際利用外資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厚植盤錦生態底色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也是盤錦振興發展的優勢所在。

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嚴守“生態立市”這塊金字招牌。實施“退養還濕”工程,累計恢復濕地8.59萬畝,恢復自然岸線15.77公里。遼河口濕地連續8次成為國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盤錦榮膺“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多舉措練就環境治理“硬功”。我市以促進經濟綠色發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居民生活福祉為重點,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積極創建碧水藍天、綠色低碳、和諧宜居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推動形成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動。

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我市已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全省排名第3,5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成為國家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和全省首個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地級市,遼河油田“無廢礦區”成為全國“無廢城市”典型經驗模式。

提標升級,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2023年6月,我市印發碳達峰實施方案,將創建綠色制造工廠、綠色園區作為重要抓手,加快推動工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同時,強化能耗“雙控”,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目前,遼濱經開區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通過國家驗收。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

我市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托住民生底線,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近年來,我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傾情傾力做好民生保障、做實惠民之舉,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

財政收入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占比超過75%,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省控制線以下。在此基礎上,多措并舉穩就業,通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創業帶動就業和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力度,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始終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基本普九”到“雙高普九”,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我市始終堅持教育公平之路,通過加大教育投入夯實發展基礎、深化教師隊伍改革優化師資結構、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辦學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同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分別達到52.5%和89.6%,遼河石油職業技術學院獲批恢復辦學;

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互濟共享,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城鄉全覆蓋,城鄉一體化的低保救助標準全省第2。我市入選全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成為全省首個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地級市,獲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

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工程,一個個扎實的惠民舉措,讓人民群眾切實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過輝煌四十年,盤錦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擔使命,鼓足干勁再出發,盤錦錨定“六個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為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貢獻盤錦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盤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