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保護生態環境 奮力繪就“美麗盤錦”錦繡畫卷
來源:盤錦日報
發布時間:2024-07-16
閱讀次數:9
——三論貫徹落實“初心如磐 征程似錦”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也是盤錦振興發展的優勢所在。我市召開“初心如磐 征程似錦”高質量發展大會,立足市情、著眼長遠,提出要“持之以恒保護生態環境,奮力繪就‘美麗盤錦’錦繡畫卷”。推動這一重要部署細化具化、見行見效,全市上下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寫就“生態顏值”變“經濟產值”、“美麗風景”變“發展前景”的生動篇章。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是時代所需,更是民生所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盤錦40年發展成就表明,綠色是盤錦的自然稟賦,也是振興發展的鮮明底色。篤定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頂住轉型陣痛,保持發展定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營造環境、積蓄力量。
夯實高質量發展生態根基,必須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實現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重要抓手,也是美麗盤錦建設的主要途徑。護好一方山水、造福一方百姓,必須保持定力、持續用力,把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引向深入。我們要堅決抓好中央及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加強推進河湖岸線和入河入海排污口治理,形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綠色生態環境。
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打造綠色產業、高質量產業。綠色發展,是一場關乎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調整的經濟變革,是一次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綠色革命”。作為轉型中的資源型城市,要取得“新突破”,只有從思想認識、價值追求到產業形態、經濟結構都進行徹底變革,才能真正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我們要持續推動“減油增化”“減油增特”,加快構建現代化能源體系,讓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園區不斷賦能高質量發展。要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使盤錦日益成為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共生的“典范”。
在拯救中利用,在修復中開發,加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蘊含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盤錦實施水系連通、退養還濕等工程的生動實踐證明,生態保護修復是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的重要措施。牢牢守住生態紅線,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就能換來草茂流清、鷗鳴鶴舞、人海和諧,為綠色發展、生態富民奠定基礎。我們要繼續創新工作機制,加強濕地生態環境管理,以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為抓手,實施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推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濕地生態功能的有效發揮。
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建市40年來,盤錦堅持生態立市、綠色低碳發展,蹚出了一條顏值更高、價值更大的振興之路。生態文明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要胸懷“國之大者”,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準確把握生態優勢和發展基礎,以生態之美催生發展之變,打造全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讓天藍、水清、地綠成為常態,讓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成為“標配”,讓綠色成為盤錦高質量發展最動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