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政策解讀 > 媒體解讀

盤錦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解讀

發布時間:2021-07-07 瀏覽次數:1473

  一、總人口

  1.人口總量略有減少,凈流入量增加。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總人口138.97萬人,比戶籍人口多9.67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常住人口減少0.28萬人,凈流入人口增加1.7萬人。




  2.10年增速年均下降0.02%。從前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看,我市人口數量呈持續上升態勢, 1964年—1982年是我市人口快速增長期,1982年以后,普查年度間人口總量雖在持續上升,但增幅逐漸放緩,從“二人普”到“三人普”(1964—1982)間的年均5.3%回落至“五人普”到“六人普”(1990—2000)間的年均0.99%,再由“六人普”到“七人普”(2010—2020)間的年均-0.02%。



“四人普”—“七人普”人口總量及年均增速

                                    單位:萬人



  3.在全省占比提高,位次上升。普查結果顯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省14個市中,沈陽市和大連市人口總量有所增加,其它12個市人口總量均有不同程度減少,我市減量最少。使得在全省占比由3.18%提高到3.26%,成為繼沈陽、大連市之后全省14個市中占比略有提升的城市。總量由全省14位上升到13位。





  4.人口繼續向雙、興兩區集聚。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雙臺子區和興隆臺區兩個主城區常住人口總量增加6.72萬人,占比由48.57%提高到53.51%,提高4.94個百分點;大洼區(含遼東灣)常住人口減少0.81萬人,盤山縣減少6.19萬人。



  二、分性別人口
  1.全市人口性別比逐漸下降。普查結果顯示,全市總人口中,男性人口69.23萬人,占49.82%;女性人口69.74萬人,占50.1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99.28。從歷次普查結果看,我市人口性別比在1964年最高,為112.33,此后普查年份均呈下降趨勢,本次普查結果的性別比比歷史最高年份下降13.05個百分點,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下降2.75個百分點。

“四人普”—“七人普”人口性別比

                                     單位:%



  2.流入人口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市人口性別比。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性別比為99.28,比戶籍人口的性別比97.91高1.37個百分點,男性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多5.25萬人、女性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多1.37萬人,凈流入人口以男性為主。從家庭戶性別比97.73和集體戶性別比131.65的差距也可以看出凈流入人口男性明顯多于女性。



  3.我市人口性別構成居全省中游。我市常住人口性別比低于全省0.42個百分點,與沈陽市和大連市相近,即比沈陽市人口性別比低0.06個百分點、比大連市人口性別比高0.0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八位。全省14個市中,人口性別比高于100的市有5個,分別是鞍山市、營口市、鐵嶺市、朝陽市和葫蘆島市,其它9個市人口性別比低于100。



  4.分地區人口性別構成不均衡。全市各縣區、經濟區中,雙臺子區和興隆臺區女多男少,大洼區、盤山縣和遼東灣男多女少。遼東灣人口性別比最高,為106.79,流入人口以男性為主;興隆臺區性別比最低,是全市唯一常住人口性別比低于戶籍人口性別比的地區,人口的流動體現女性流入男性流出的特點。


  三、分年齡人口
  1.人口老齡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全市總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31.50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22.67%,10年占比提高近10個百分點。總量凈增加13.27萬人,10年增長72.8%,同時期60歲以下人口下降11%,總量減少13.5萬人。

人口年齡構成

                                     單位:%




  2.人口年齡結構優于全省。與全省平均水平比,0-14歲人口所占比重(12.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三位,比朝陽市低2.13個百分點、比葫蘆島市低0.88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所占比重(65.31%),高于全省2.1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比第一位的沈陽市低0.05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為22.6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十四位,比第十三位的沈陽市低0.57個百分點。


  3.盤山縣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全市各縣區、經濟區中,盤山縣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為27.62%,高出全市4.95個百分點,其人口總量占全市16.1%,而60歲以上人口占19.6%。興隆臺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最低,為21.01%,雙臺子區和大洼區(含遼東灣)與全市平均水平相當。

  四、人口受教育程度
  1.全市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長較快,整體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一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明顯增多。全市總人口中,擁有高中(含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49.11萬人,比2010年增加11.15萬人,年均增長2.61%。每10萬人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達到35337人,比2010年增加8076人,其中每10萬人擁有的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8908人,比2010年增加7434人。二是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全市總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81年提高到10.55年,增加0.74年。三是文盲率明顯下降。全市總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11360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9347人,文盲率由1.49%下降到0.82%,減少0.67個百分點。



  2.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穩居全省第三位。一是每10萬人擁有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居全省第三位,低于沈陽市和大連市,比位居第四位的本溪市多2341人。二是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居全省第三位,全市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5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1年,居全省第三位,比第二位的大連市低0.27年。全市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2010年增加0.74年,增量居全省第一位。





  3.分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差異較大。每10萬人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興隆臺區為51387人、遼東灣為42117人、雙臺子區為33474人、大洼區為24548人、盤山縣為15793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興隆臺區和遼東灣均超過11年以上,分別為11.78年和11.08年;雙臺子區為10.49年;大洼區和盤山縣不足10年,分別為9.71年和9.01年。15歲及以上人口文盲率,雙臺子區和興隆臺區不足1%,分別為0.60%、0.33%;大洼區、盤山縣和遼東灣均超過或等于1%,文盲率分別為1.04%、1.77%和1.00%。



  五、分城鄉人口
  1.人口城鎮化率顯著提高,人戶分離人口顯著增多。多年來,伴隨著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快速推進,城鎮范圍逐漸擴大,城鎮人口顯著增多。2020年,全市總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07.57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15.72萬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達到77.40%,比2010年提高11.44個百分點。從歷次人口普查結果看,我市人口城鎮化率快速提升,人口城鎮化進程顯著提高。其中1964-1990年間是我市人口城鎮化進程最快的時期,26年里,城鎮人口增加48.17萬人,人口城鎮化率從10.37%提升到49.15%,此后更是每10年邁上一個新臺階,2000年為57.92%、2010年為65.96%、2020年達到77.40%,城鎮化進程日益提升,近10年更是顯著加快。


“四人普”—“七人普”城鎮人口比重

                                   單位:%




  人口城鎮化率的快速提升和不同區域間的地域特色對不同人群的吸引力,使得人戶分離人口顯著增多。普查結果顯示,全市人戶分離人口57.13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41.1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總量增加28.14萬人、比重提升20.19個百分點。其中省外流入人口7.85萬人,10年累計凈增加3.17萬人,年均增長5.30%。



  2.各地區間人口城鎮化差距較大。在各縣區、經濟區人口中,雙臺子區和興隆臺區人口城鎮化率高于90%,分別達到95.32%和96.91%;大洼區和遼東灣人口城鎮化率介于60%—80%之間,其中大洼區為61.09%、遼東灣為71.29%;盤山縣最低,為42.68%。



  六、人口家庭規模
  隨著我市人口年齡結構的進一步調整,促使新生家庭逐漸獨立落戶,城市吸引力的增強和流入人口的增加,使得全市家庭戶數明顯增長。全市總人口中,共有家庭戶為56.09萬戶,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增加8.15萬戶。與家庭戶數趨勢相反,家庭人口規模明顯縮小,由2010年的2.82人縮小到2.35人,減少0.47人。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