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亮點解讀之八:與法同行 先行致遠
“一刀切執法”,人民群眾詬病已久。今年8月,盤錦直面問題,改變執法思路,回應社會關切,在遼寧省率先全面推行柔性執法制度,出臺《關于在行政執法中推行柔性執法制度的實施方案》,推出“721”行政執法工作新模式,堅持70%的問題用服務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解決。這里服務、管理、執法三個詞不是排序的簡單重組,而是將被動管理化為主動服務,末端執法化為源頭治理。
執法理念的改變,折射的是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彰顯的是法治政府建設的新高度。
這次“破冰之舉”也是盤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出制度性的解決辦法處理城市事務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實踐。輕微違法行為不處罰等新規實施三個多月來,全市累計免罰近百萬元,數千家市場主體從中受益。
讓人民群眾感到滿意的每一個“點”,其背后必然有民主法治建設的“面”所托舉。過去五年,盤錦“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測評連續多年位列全省第一”。這是“老百姓口碑”鑄就的第一,更是這座城市以人民為中心,耕耘民主法治建設的碩果集成。
啟航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奮力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靠什么保障?“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靠什么護航?黨代會報告給出邏輯清晰的回答:“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全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需要民主凝聚人心,以法治保駕護航。”
在這里,法治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選題、必答題,是硬底氣、硬保障、硬支撐。
為民初心里科學地“立”
——以高質量立法筑牢法治盤錦建設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前提都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北P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的美好愿景,離不開社會安全穩定。法治中國建設駛入快車道的今天,我們黨更加強調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法治才是實現地區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講,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與建設法治盤錦同途共向。
沐思想之光,循法治之道。黨代會報告堅持在法治的軌道上思考和行動,從多維度架構起進一步促進地區社會和諧穩定的“鋼筋鐵骨”:在指導思想層面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奮斗目標層面提出“平安建設走在前列,建成和諧穩定的‘平安之城’”;在推進導向層面提出“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全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在具體落實層面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扎實推進法治盤錦建設,縱深推進平安盤錦建設”。
報告既有整體謀劃,也下“繡花功夫”。隨著“一規劃兩綱要”三位一體的全面依法治國頂層設計展現在世人面前,護航美好生活,法治中國建設開啟嶄新局面。應勢而謀,因勢而動。盤錦的法治建設如何能跟上時代、緊隨發展的腳步?黨代會報告將經濟社會發展與法治建設同步謀劃,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
小智治事,大智立法。在法治盤錦建設板塊中“科學立法”的引領地位凸顯,同步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環節齊發力。其中“加強‘小快靈’立法”成為核心亮點。它在立法中以小口切入,不盲目追求“大而全”,以治理難題的解決為立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立法進度,縮短草案形成的時間,避免“久拖不出”;增強地方立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使得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盤錦自2015年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堅持黨管立法、民主立法、為民立法,立足本地實際,突出地方特色,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最大程度聽取人民群眾呼聲,推動地方立法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頻、與振興發展需要銜接,很好發揮了地方立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2016年,為對占全市土地面積一半以上的自然濕地保護與管理提供法治保障,盤錦積極探索制定出擁有地方立法權后具有首創性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盤錦濕地保護條例》。近年來,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物業服務不到位、飼養寵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等”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對民聲入耳入心,探索“小快靈”立法模式,及時把可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解決舉措轉化為規范的法律機制,將機動車停放管理、物業管理、文明行為促進等用法規形式固化下來。“切口”雖小,針對性卻很強??梢哉f,“小快靈”解決了大問題。僅2020年一年,盤錦就主導立法6項,實現高質量立法新突破,在地市級立法工作中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盤錦按下立法“快進鍵”的同時,引領法治盤錦建設邁入新征程。
攻堅克難中果敢地“破”
——以破浪前行之勢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盤錦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平安是一座城市發展最令人安心的那抹底色。盤錦今朝更繁華,而平安盤錦建設造就的穩定社會環境、安全治安環境和良好法治環境,成為盤錦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強基石。
平安盤錦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不斷升級的過程。在全面小康的新時代背景下,黨代會報告明示未來五年新方向:把實現“平安建設走在前列”納入盤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六個走在前列”內容之一,推動“市域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城市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建成和諧穩定的‘平安之城’”。
方向決定前途。把牢正確前進方向,才能靶向發力,把握主動。踏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平安盤錦建設的領域更加寬廣、手段更加多元,風險和挑戰也更為復雜。黨代會報告中,新一屆市委把握大“勢”,再接再厲、提高站位、再開新局,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盤錦”。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盤錦,是防范應對各類風險新挑戰的制勝之道。黨代會報告明確把“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作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盤錦的“牛鼻子”來抓,注重加強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謀劃布局,打出一套維護地區“大平安”的“安全組合拳”?!昂敛环潘勺ズ靡咔榉揽亍币获R當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經濟安全是地區總體安全的基礎,“力爭全域納入國家政府債務化解試點,扎實推進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以確保安全發展。社會穩定和安全是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做好信訪矛盾源頭排查化解,打造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升級版”擲地有聲。再注入食品藥品、安全生產、防災減災、邊海防等各領域的“安全因子”,盤錦全面織就起新時代維護地域平安穩定的“安全網”。透過這張網可以窺見新征程上市委“打造讓人民滿意的安全城市”的硬核擔當。
“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平安盤錦建設的“升級之路”并不平坦,且挑戰困難重重。勇攀高峰的志氣之下,更要強化攻堅克難精神,破除一切“不安全”思想和行為的阻礙。攻堅克難是盤錦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從當年的披荊斬棘尋油龍、鹽堿灘上植綠洲到今天萬眾共創文明城、全民參戰抗疫情,攻堅克難精神始終在傳承、延續。
奪取盤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的新勝利要繼續攻堅克難,直面風險挑戰,勇于擔當,破浪前行。通讀黨代會報告,攻堅克難精神頻頻閃現光芒。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為攻克百姓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破除勞動力和人才流動障礙,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為解決停車難、出行難等問題,堅持每年辦好一批民生實事;為建設“信用盤錦”,健全信用獎懲和信用修復機制;建立高風險領域環境污染強制責任制度,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完善企業違法行為倒查問責機制,加強執法監管全鏈條發力、全系統治理;用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牢牢守住債務風險、金融風險、社會穩定風險底線……這里的每一項任務不妥善處理都可能化為威脅發展和安全的新風險點、攔路虎,現實也倒逼我們要繼續勇于攻堅、善于克難,把“平安盤錦”這張名片打磨得更加亮麗。
與法同行中聚力地“筑”
——以法治新風尚引領全民共筑平安之城
辦好盤錦的法治之事,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黨代會報告把“推動各級干部主動學法守法”放在推進法治盤錦建設的頭一條,充分體現了“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這一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一方領導干部對待法治的態度直接決定著一方社會對待法治的態度,只有各級領導干部以實際行動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才能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圍。
隨著盤錦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不斷壓緊壓實,“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等法治理念在各級領導干部中間越來越入腦入心。全新的理念引導下,各級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在加速提升,更有力擔負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職責?!皠摻ㄈ》ㄖ握ㄔO示范市取得重要進展”,創造了在省內率先開展向鎮街賦權明責增效工作,率先將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的工作亮點。
法治的真諦,在于全體人民的真誠信仰和忠實實踐。黨代會報告在普法章節,“點名”盤錦的普法陣地建設亮點——“村(居)民評理說事點”。近年來,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盤錦不斷發展,現有社區都建立起“居民評理說事點”,成為百姓家門口化解矛盾糾紛的“減壓閥”。未來,我們將持續放大這一普法載體平臺優勢,通過“小平臺”來撬動“大普法”,“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見之于行”,全面提升人民可體驗、可觸摸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今年是“八五”普法的開局之年,全市各級國家機關從群眾需求出發,更加注重把普法融入到執法全過程,使普法由靜態變成動態,法律由“條文”變成“活生生的案例”。盤錦把地方性法規宣傳作為“八五”普法重點內容,將今后每年的7月定為盤錦地方條例宣傳月,真正讓地方性法規內容在市民中耳熟能詳、能懂會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正在盤錦成為新風尚,法治正在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推動社會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新征程上打造“平安之城”,你我一起奔跑。只要我們以市第八次黨代會為新坐標、新起點,把大會精神轉化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盤錦的強大動力,轉化為推進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就能在法治軌道上強勁推進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法治像陽光一樣溫暖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護航盤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走穩走實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