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財政預/決算 > 政府預算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政府預算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關于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2-08-30
主 題 詞:

關于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發布時間:2012-08-30 信息來源:市財政局 瀏覽次數:115


關于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
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 2010年1月12日在盤錦市第六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 王 巖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會報告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9年,全市財政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按照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和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的部署,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加強財政支出管理,深化財政各項改革,保證了公共支出、民生支出等重點支出需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較好,財政運行平穩,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一)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9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34,322萬元,比年初預算增加39,722萬元,增長10.1%,比上年增加85,206萬元,增長24.4%。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1)各項稅收完成333,187萬元,為預算的107.3%,比上年增長22.1%。其中,增值稅完成64,333萬元,為預算的75%,比上年下降15.8%,主要是遼河油田原油產銷量下降和價格回落影響的;營業稅完成86,076萬元,為預算的125.2%,比上年增長47.6%,主要是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和建筑業稅收增加的;企業所得稅完成9,872萬元,為預算的62.5%,比上年下降28.4%,主要是冷家油田企業所得稅減少影響的;個人所得稅完成16,465萬元,為預算的80.9%,比上年下降6%;資源稅完成10,231萬元,為預算的92.2%,比上年下降7.6%;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37,774萬元,為預算的92.7%,比上年下降0.7%;土地使用稅完成49,093萬元,為預算的146.8%,比上年增長97.6%,主要是加強稅收征管增加的;車船稅完成4,329萬元,為預算的67.4%,比上年下降15.4%;契稅完成31,298萬元,為預算的326.7%,比上年增長103.7%,主要是實施了購房優惠政策,拉動了房屋的銷售。(2)非稅收入完成101,135萬元,為預算的120.3%,比上年增長32.5%。其中:專項收入完成23,152萬元,為預算的92.6%,比上年下降7.3%,主要是教育費附加減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完成33,966萬元,為預算的147.5%,比上年增長35%,主要是耕地復墾費等收費增加影響的;罰沒收入完成7,178萬元,為預算的99.6%,比上年下降10.1%。
2009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831,369萬元,為預算的98.5%,比上年增加248,491萬元,增長42.6%。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農林水事務支出97,413萬元,為預算的99.3%,比上年增長58.9%;教育支出114,378萬元,為預算的96.6%,比上年增長44.5%;科技支出7,432萬元,為預算的99.9%,比上年增長69.3%;社會保障支出135,235萬元,為預算的99.4%,比上年增長31.4%;醫療衛生支出40,143萬元,為預算的99.3%,比上年增長40.4%;公共安全支出41,390萬元,為預算的99.2%,比上年增長4.9%。
按現行財政體制和國家有關預算政策,全市財政收支平衡情況是:2009年財政總收入為868,195萬元,其中,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34,322萬元,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33,63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30,751萬元,調入資金36,352萬元,上年結轉收入33,134萬元;2009年財政總支出為868,195萬元,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支出831,369萬元,上解省支出24,361萬元,結轉下年支出12,465萬元,實現了收支平衡。
(二)市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9年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35,379萬元,比年初預算增加4,279萬元,增長1.9%,比上年增加17,361萬元,增長8.0%。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1)各項稅收完成172,896萬元,為預算的92.5%,比上年下降1.0%。其中,增值稅完成45,066萬元,為預算的68.8%,比上年下降27.1%;營業稅完成24,963萬元,為預算的107.6%,比上年增長30.6%;企業所得稅完成2,623萬元,為預算的33.6%,比上年下降64.6%;個人所得稅完成11,330萬元,為預算的71%,比上年下降13.3%;資源稅完成10,166萬元,為預算的91.6%,比上年下降8.2%;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28,355萬元,為預算的88.2%,比上年下降8.7%;土地使用稅完成33,472萬元,為預算的167.4%,比上年增長80.7%;契稅完成8,913萬元,為預算的342.8%,比上年增長303.1%。(2)非稅收入完成62,483萬元,為預算的141.4%,比上年增長43.8%。其中,專項收入完成17,600萬元,為預算的88.9%,比上年下降15.0%,主要是教育費附加隨主體稅種減少影響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完成29,575萬元,為預算的150.9%,比上年增長79.6%;罰沒收入完成3,736萬元,為預算的74.7%,比上年下降23.2%。
2009年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426,000萬元,為預算的98.3%,比上年增加121,169萬元,增長39.7%。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農林水事務支出21,629萬元,為預算的97.8%,比上年增長20%;教育支出62,261萬元,為預算的94.8%,比上年增長64.9%;科技支出2,556萬元,為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5.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0,330萬元,為預算的99.7%,比上年增長24.7%;醫療衛生支出19,681萬元,為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40.3%;公共安全支出25,905萬元,為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3.9%。
按現行財政體制和國家有關預算政策,市本級財政收支平衡情況是:2009年財政總收入為487,558萬元,其中,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5,379萬元,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32,662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60,958萬元,縣區上解收入10,938萬元,調入資金28,000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9,621萬元;2009年財政總支出為487,558萬元,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支出426,000萬元,上解省支出13,542萬元,補助縣區支出40,854萬元,結轉下年支出7,162萬元,實現了收支平衡。
(三)2009年主要財政工作
回顧2009年的全市財政工作,大體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財政收入增幅創近年來新高;二是財政制度建設取得了新進展;三是理財工作提升到新水平;四是對上爭取資金工作實現了新跨越。
1、大力組織財政收入,超額實現收入目標
鑒于2009年財政收入的嚴峻形勢,全市各級財稅部門進一步加強了組織財政收入的協調、調度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工作。針對我市財政收入中遼河油田稅收占比較高的特點,密切跟蹤原油價格變化情況,深入遼河油田等重點稅源企業進行調研,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變化等情況。對全市重點建設項目進行跟蹤,及時掌握項目投資計劃、投資進度、稅源和入庫情況。通過嚴格依法治稅,強化稅收征管,增加稅收渠道,加強稅源監控,挖掘增收潛力,提高了稅收征管質量,確保了各項稅收應收盡收和及時足額入庫。通過加強非稅收入征管,規范非稅收入項目、征管行為和征管秩序,確保了各項非稅收入應收盡收,增加了政府統籌財力。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了首季度“開門紅”和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全年超額完成了人代會確定的增長13%的目標和市政府確定的增長17.6%的奮斗目標,超過全省平均增幅7.1個百分點。
2、積極支持經濟發展,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
認真落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資源型城市轉型等政策。多措并舉積極爭取國家、省扶持資金,全市共對上爭取資金40.5億元,同比增長56.4%。其中,財政部門對上爭取資金22.7億元,同比增長56.6%,促進了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累計安排各融資平臺公司項目資本金(配套資金)25億元,補充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擔保基金5億元,以財政承諾還款形式貸款70.5億元,申請中央代理地方發行債券資金3.36億元,以質押擔保方式發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債券10億元,籌集和調度資金6.2元,支持了工業園區、市中心醫院、中華路、雙興路改造、營盤線擴建、盤營鐵路客運專線及230條小街小巷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了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和市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的特許經營,推動了地區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繼續安排支持縣區經濟發展資金3億元。落實國家、省扶持縣域經濟發展財政政策,支持縣鄉財源建設,增加了縣鄉財政收入,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市撥付支農資金9.7億元,同比增長58.9%,重點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工程、生態農業等建設項目,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撥付設施農業補助資金1488.6萬元,支持新增棚菜面積5.2萬畝。縣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51.8%,兩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57.8%。繼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擔保貸款金額32.46億元,同比增長119.4%,累計在保額35.26億元,進一步緩解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辦理契稅補貼19,993戶,發放補貼資金7,364萬元,促進了房地產業發展。
3、加強財政支出管理,保障各項重點支出
努力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了人員工資和政權運轉的基本支出;確保了農民的各類補貼、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足額支出;確保了社會保障、就業再就業、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重點支出。全市共撥付民生支出39.5億元,同比增長42.8%;撥付公共服務支出37.3億元,同比增長31.6%。其中,教育支出11.4億元,同比增長43.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5億元,同比增長31.4%;醫療衛生支出4.0億元,同比增長40.4%;環境保護支出1.7億元,同比增長123.1%;科技支出0.7億元,同比增長69.3%;文體與傳媒支出2.3億元,同比增長182.8%。在保障重點支出的同時,切實壓縮了一般性支出。認真貫徹中央、省關于厲行節約有關文件精神,制發了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干問題的通知。全市黨政機關車燃費在近三年平均數基礎上降低15%,因公出國經費支出在近三年平均數基礎上壓縮20%,公務接待費用支出在2008年基礎上削減10%,水電消耗指標在2008年基礎上壓縮5%,全年壓縮公用經費2,150萬元。審核投資建設工程預決算總值39,014萬元,核減值11,685萬元,核減率達30%,節約了財政資金。
4、深化財政各項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制
一是推進了財政預算編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了市本級部門預算編制程序,規范了收支預算范圍,強化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減少了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追加行為,增強了部門預算的嚴肅性、規范性和權威性。指導縣區開展了部門預算編制的基礎性工作。二是深化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在繼續做好市本級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礎上,指導縣區開展了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轉軌后各類專戶的清理、歸并等工作。建立了市級國庫資金調度預警機制,確保了國庫資金及時合理調度,保障了重點支出資金需求。三是深化了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制發了《盤錦市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及相關限額標準》等文件,進一步完善了政府采購的規章制度。政府采購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完成政府采購金額19,329萬元,節約資金1,649萬元,節支率為8.5%。四是深化了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對市本級177個非稅收入項目的收繳方式進行了調研論證,為2010年在市本級所有部門全面實施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礎。根據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統一取消和停止征收涉及我市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59個。五是落實了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政策。撥付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資金1,828.4萬元。全市共有910艘各類漁業船只、446輛公交車、455輛農村道路客運車、3,238臺城市出租車享受了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六是落實了各項惠農政策。及時足額兌付種糧農民綜合直補資金13,854.7萬元,向上爭取良種補貼資金2,819.3萬元,爭取農機具補貼資金6,900萬元。撥付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764.3萬元,撥付家電下鄉補貼資金619.2萬元。
5強化財政監督檢查,健全績效評價體系
針對近年來特別是2009年我市財政承諾還款政府關聯類貸款項目不斷增多的實際情況,制發了《盤錦市政府關聯類貸款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保障貸款資金安全、有效運行。開展了中央擴內需、促增長專項資金的自查工作,開展了2008年度市級財政、兩縣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開展了衛生、水利、計生等部門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完成了全市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小金庫”專項治理的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工作,規范了財政專項支出的管理與使用,對檢查出的違規違紀問題,按有關規定進行了處理。開展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促進了依法理財、科學理財和民主理財。
2009年,全市各項財政工作完成情況較好,但是,財政運行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財政收支矛盾仍較為突出,增收節支壓力較大。二是財政收入特別是市本級財政收入受原油價格和銷量影響依然較大,收入結構有待于進一步優化。三是依法理財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資金使用效益需不斷提高。對于上述問題,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全市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一年。科學、客觀、準確分析和把握2010年的財政經濟形勢,積極穩妥地編制好財政收支預算,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構建和諧盤錦至關重要。2010年我市財政工作既面臨著困難和挑戰,也存在機遇和有利條件。在收入方面,由于遼河油田原油產量下降、價格回升幅度不大,直接影響財政收入減收。在支出方面,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全市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等,都需增加財政支出預算,財政收支矛盾將比較突出。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存在的機遇和有利條件,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決策部署,部分稅收政策的調整,將有利于增加我市的財政收入;我市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加快,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建設項目等為擴大經濟總量、壯大財政經濟實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上述形勢分析,依據國家、省對編制2010年預算的通知精神,2010年全市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組織財政收入,依法加強稅收和非稅收入征管,壯大財力規模;努力拓展聚財領域,整合財力資源,增強公共財政保障能力;堅持增收節支、統籌兼顧,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在“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前提下,加大對“三農”、 教育、衛生、社保、科技、就業再就業、公共安全、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等重點支出的投入,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硬化預算約束;深化財政各項改革,逐步建立科學的公共財政體系;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財政管理績效;強化財政監督,推進依法理財;確保完成年度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工作任務,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2010年全市預算草案
根據《預算法》和2010年國家財政收入政策及我市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安排,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503,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主要收入項目安排情況是:(1)稅收收入404,710萬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增值稅81,622萬元,增長26.9%;營業稅109,898萬元,增長27.7%;企業所得稅12,073萬元,增長22.3%;個人所得稅19,155萬元,增長16.3%。(2)非稅收入99,090萬元, 比上年下降2.0%。其中,專項收入25,190萬元,增長8.8%;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30,830萬元,下降9.2 %。
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637,871萬元,比上年增長21.8%。主要支出項目安排情況是:(1)農林水事務支出安排38,771萬元,增長28.4%;(2)教育支出安排99,220萬元,增長25.7%;(3)科技支出安排4,761萬元,增長9.6%;(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77,120萬元,增長19.7%;(5)醫療衛生支出安排31,249萬元,增長18%;(6)公共安全支出安排27,000萬元,增長6.1%。
全市財政收支預算平衡情況是: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503,8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19,279萬元,調入資金安排26,460萬元,上年結轉12,465萬元,收入總額662,004萬元;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637,871萬元,上解省支出24,133萬元,支出總額662,004萬元,為收支平衡預算。
(二)2010年市本級預算草案
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249,500萬元,比上年增長6%。主要收入項目安排情況是:(1)稅收收入193,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增值稅56,900萬元,增長26.3%;營業稅25,200萬元,增長0.9%;企業所得稅3,200萬元,增長22.0%;個人所得稅13,200萬元,增長16.5%。(2)非稅收入56,000萬元,比上年下降10.4%,其中:專項收入18,700萬元,增長6.3%;行政事業性收費26,250萬元,下降11.2 %;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7,050萬元,下降36.9%,主要是剔除了上年一次性收入減少的。
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286,344萬元,比上年增長8.3%。主要支出項目安排情況是:(1)農林水事務支出安排14,841萬元,增長8.4%;(2)教育支出安排47,893萬元,增長9.6%;(3)科技支出安排2,708萬元,增長10.3%;(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31,250萬元,增長9.4%;(5)醫療衛生支出安排18,339萬元,增長26.3%;(6)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7,153萬元,增長3.2%。
市本級財政收支預算平衡情況是: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249,5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6,102萬元,縣區上解收入4,170萬元,調入資金安排20,000萬元,上年結轉7,162萬元,收入總額316,934萬元;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286,344萬元,上解省支出11,590萬元,補助縣區19,000萬元,支出總額316,934萬元,為收支平衡預算。
(三)2010年主要財政工作任務
1加大財政收入組織力度,確保完成年度收入任務
強化財政經濟形勢分析和收入調度,提高收入預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依法強化稅收征管,加大稽查力度,堵塞征繳漏洞。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增加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水平,增加政府統籌財力。規范非稅收入征管秩序,深化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完善非稅收入管理體制。加強罰沒收入和各類專項收入的管理,強化費源管理。確保各項稅收和非稅收入應收盡收和及時足額入庫。整合資源性資產,增加國有資產收益。
2、嚴格支出管理,降低行政成本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厲行節約有關文件精神,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優良傳統,壓縮一般性支出在預算執行上,硬化預算約束,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除中央、省、市確定的重大事項和緊急救災支出外,原則上不再辦理追加預算。對可安排、可不安排的專項支出堅決不予安排,對必須安排的專項支出,也要本著最大限度節約的原則,按輕重緩急程度予以安排,降低行政成本。
3、促進經濟發展,培植壯大財源
貫徹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實擴內需、保增長方針,用好用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資源型城市轉型等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省扶持資金,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和資源型城市轉型。采取配套、擔保、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支持縣區及其工業園區建設,促進縣區經濟發展。支持以設施農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等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發展。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支持縣鄉財源建設,增加縣鄉財政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引導和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技術進步,支持利稅增長潛力大、市場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落實節能減排財稅政策,支持發展循環經濟和能源資源節約型經濟。支持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工作,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4、加大改善民生投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加大對民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及時撥付各項保民生支出。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發放標準、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和重點優撫對象及老黨員優恤、生活補助標準。增加農村公益事業投入,改善農村交通、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啟動機關和事業單位第二步規范津貼補貼工作。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加大職業教育基礎建設投入。建立健全全程助學體系,解決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難問題。落實好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財政政策。支持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環境保護、污染防治、交通網絡完善等,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5、深化財政改革,推進制度創新
推進預算編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機制。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延伸集中收付級次,清理和歸并財政資金專戶。推進鄉鎮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規范和加強鄉鎮政府財政性收支管理。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管采分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深化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完善財政管理體制,規范轉移支付制度。
6、強化財政監督檢查,推進財政績效評價
認真組織開展財經法規執法檢查、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監督檢查和財政投資審核工作。完善預算決算信息社會披露制度,推進“陽光財政”建設。完善政府償債預算管理機制,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推進會計誠信建設。建立健全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確保財政資金的使用安全、規范,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今年的財政工作任務光榮而艱巨,我們將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地把握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戰略機遇期,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扎實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財政預算和各項工作任務,努力為盤錦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