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民生信息 > 社會保障

索 引 號: govsrsj-2020-021692 主題分類: 社會保障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關于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遼人社發〔2020〕14號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20-09-28
主 題 詞:

關于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遼人社發〔2020〕14號

發布時間:2020-09-28 信息來源:市人社局 瀏覽次數:46

遼人社發〔2020〕14號

各市人民政府,沈撫示范區管委會,參加省本級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央國家機關所屬駐遼各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22號)要求,經省委、省政府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準,現就2020年調整全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人員范圍和時間

  2019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人員(包括已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五七家屬工”,不含符合勞人險〔1983〕3號規定范圍內的建國前參軍的企業退休老工人),從2020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調整辦法和標準

  (一)定額調整

  1.符合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的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70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65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60元。

  4.1954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職)人員和“五七家屬工”,每人每月增加55元。

  5.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5元。

  (二)掛鉤調整

  1.退休(職)人員符合國家、省規定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等折算年限,下同)每滿1年(不足1年按1年計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元。其中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元。

  2.退休(職)人員、五七家屬工按照本人2019年12月領取的統籌內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按0.8%的比例增加基本養老金。

  (三)傾斜調整

  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基礎上,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分別再按有關標準增加基本養老金:

  1.2019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含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退休(職)人員、五七家屬工,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年滿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

  2.符合《關于印發〈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人部發〔2006〕61號)規定范圍內的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3.按照本通知前述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后,月基本養老金不足2500元的退休(職)人員,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元。調整后的月基本養老金最高增加到2500元。

  4.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增加基本養老金,在和其他條件相同的退休人員同辦法、同標準調整后,統籌項目內養老金總額低于調整后省轄市統籌區域企業退休人員統籌項目內月人均養老金水平的,補足到省轄市統籌區域企業退休人員統籌項目內月人均養老金標準。

  三、資金渠道

  (一)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

  (二)已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未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暫按原渠道解決。

  四、工作要求

  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廣大退休人員的關心和關懷,直接關系到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高。各地要把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各項要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抓緊落實,準確解讀政策,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工作平穩進行。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抽調得力人員,盡快做好調整待遇的審批工作;要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計籌措調整所需資金,確保在2020年7月底前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不得發生新的拖欠。

 

 

  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遼寧省財政廳

  2020年7月2日

信息來源:廳企業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