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民生信息 > 社會保障

索 引 號: govsrsj-2022-101372 主題分類: 社會保障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遼寧實施“技能遼寧行動”打造“技工強省”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22-04-18
主 題 詞:

遼寧實施“技能遼寧行動”打造“技工強省”

發布時間:2022-04-18 信息來源:市人社局 瀏覽次數:59

 為加快培養創新型、知識型、技能型人才,打造“技工強省”,近日,遼寧省人社廳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技能遼寧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在全省實施“技能遼寧行動”,進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推動遼寧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緊貼產業發展需求發布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目錄

  《方案》重點為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石化和精細化工以及冶金新材料三個萬億級產業基地等重大工程項目培養急需的技能人才。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資源優勢,普遍設立企業培訓工作站,結合急需緊缺技術工種參考目錄,為企業訂單定崗定向培養技能人才。計劃每季度發布急需緊缺技術工種50個左右,全年開展急需緊缺工種培訓5萬人次左右。

  立足穩崗位保用工開展企業自主培訓和評價

  重點引導大中型企業依托職業院校或本企業培訓中心,采取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方式,組織技能崗位在職職工(含見習期)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精準培養適合企業發展和崗位需求的中、高級技能人才。全年支持各類企業自主開展補貼性培訓20萬人次左右,按規定給予每人1000元-5000元培訓補貼。全力支持各級各類企業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和實際需要,面向本企業職工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自主確定評價職業(工種)范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開發制定評價標準規范,自主運用評價方法,全年自主評價5萬人次左右。

  開展高校畢業生專業轉換及技能提升培訓

  面向畢業離校三年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下年畢業的在校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類畢業生),每年下半年組織實施3-6個月的數據分析、軟件編程、工業軟件、數據安全等專業免費專業轉換及技能提升培訓。全年培訓高校畢業生1萬人次左右,按規定給予每人每月1500元-2000元培訓補貼,補貼直補培訓機構。

  助力鄉村振興強化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全年培訓農民工5萬人次左右

  農民工輸入量較大的沈陽、大連等地區要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需求以及農民工就業意愿,組織轉崗和失業農民工開展建筑、機械、維修、家政等適合農民工就業的技能培訓和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直播銷售員、汽車代駕員等新職業新業態培訓。農民工輸出量較大的遼西北等地區要結合縣域經濟發展需求,開展農藥制作工、模具工、客房餐廳服務員等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職業(工種)技能培訓,促進其就地就近就業。

  積極推動退役軍人參加政府補貼性培訓,全年爭取培訓退役軍人1萬人次左右

  退役軍人可憑退役證件自主選擇在省內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依托高校、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創業孵化基地等現有資源,掛牌建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園地,對有創業意愿的退役軍人,重點跟進經營管理、品牌建設、市場拓展、風險防控及產業政策培訓,通過培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組織失業人員等其他重點群體開展免費技能培訓,全年共開展失業人員等其他就業重點群體技能培訓5萬人次左右

  以就業年齡段未就業殘疾人為重點,組織類別化、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對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開展以二產技工類、維修類為主的勞動預備制培訓。繼續實施脫貧人口、脫貧家庭子女技能幫扶千校行動、雨露計劃。面向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和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將解救的被拐賣婦女納入就業重點群體。

  深入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全年培養創業帶頭人1萬人

  面向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各類就業重點群體,針對不同的創業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培訓。對準備創業和創業初期的人員,開展創業意識、創辦企業、網絡創業、創業(模擬)實訓等培訓課程,提升項目選擇、市場評估、資金預測、創業計劃等能力。對已經成功創業的人員,開展改善企業和擴大企業的培訓課程,健全管理體系,制定發展戰略,抵御外部風險,穩定企業經營,擴大就業崗位。

  普及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和技能

  在各類職業技能培訓中增加有關數字技能的培訓內容,特別是面向新職業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能培訓,推動實施“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加強各類城鄉勞動者數字技能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和引導職業院校積極開設數字技能類專業,擇優遴選2-3所技工院校推薦成為全國技工教育數字化資源和應用優秀院校,支持建設1-2個具有數字技能培養優勢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站)。

  創建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職業技能培訓品牌,力爭形成“一市一品牌、市市有特色”的全省職業技能培訓品牌效應

  各地要動員職業院校、各類培訓機構為技能培訓品牌建設提供支撐,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各地培訓品牌納入全省職業技能大賽比賽項目,定期開展競技展示交流活動,不斷提升培訓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對培訓品牌發揮帶動就業創業、助推產業發展作用好的地區,在就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考核中給予適當加分。

  打造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主陣地,持續鞏固擴大招生規模,在校生規模逐年上升,力爭突破7萬人

  重點支持每個市辦好1至2所技師學院或高級技工學校(沈陽市、大連市重點辦好3-5所)。定期開展優質技工院校及優質專業建設,評選10所優質技工院校、30個左右優質專業,打造技工教育特色品牌。暢通“綠色通道”,采取考核方式,公開招聘引進急需緊缺的高技能人才,優化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將技工院校教師納入“職業教育省級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評選范圍。

  舉辦遼寧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對接世賽、國賽標準,緊緊圍繞遼寧省重點產業、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舉辦遼寧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推廣集中開放、賽展結合的職業技能競賽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支持、參與辦賽。通過全省性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精心打造省內精品賽項,實現世賽、國賽項目全覆蓋,引領各地、行業企業、院校開展百萬人次的技能比武和交流展示。

  提升技能人才公共服務能力

  推動職業技能社會化評價提質擴面,促進各類符合條件的社會主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評價和社會化認定,促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結果與培養使用待遇相結合。組織開展“遼寧省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活動,評選“遼寧工匠”20人、“遼寧技能大獎”50人、“遼寧技術能手”100人。創建高技能人才培育載體,新增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基地10家、技能大師工作站15家左右。做好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分別按相當于中專、大專、本科學歷享受同等待遇工作。全年發放職業培訓券20萬張以上,使用10萬張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