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監督檢查 > 公共衛生
索 引 號: | govswsjkwyh-2022-123456 | 主題分類: | 公共衛生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健康科普】常吃冬季“平安菜”,穩血糖、通腸道、利血管……這樣搭配更美味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2-11-10 | |
主 題 詞: |
【健康科普】常吃冬季“平安菜”,穩血糖、通腸道、利血管……這樣搭配更美味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豆腐是中國最大眾化的傳統食品,也是冬日最不可錯過的一味食材。
相傳漢代淮南王劉安愛好黃老之術,陪伴他修煉的僧道,由于常年吃素,不能吃肉,為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鮮美的豆腐,并在民間推廣。
因此,豆腐也素來有“植物肉”的美譽。
而現代營養學也認為,豆腐富含人體必需的優質蛋白質,甚至可以和魚肉相媲美。
一、冬日豆腐最養人
豆腐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至美食品,而且還有一定食療保健作用。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對其作了全面總結:“豆腐能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清熱散血。”
清代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豆腐具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除濁”等功效。
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豆類及其制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極少,血糖生成指數均較低,為20~30%左右,能改善血糖生成反應,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同時,豆腐的脂肪含量比大多數動物肉低,其中80%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等心血管疾病。
作為豆腐的原材料,大豆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而食用含纖維的豆類食品可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降血脂,改善大腸功能、通便,增加飽腹感。
此外,豆腐中的大豆異黃酮,有抗氧化、防衰老功效;卵磷脂可增強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大豆低聚糖,則有益腸胃健康。
二、豆腐要選“真豆腐”
傳統制法的豆腐,是以大豆為主要成分,多用鹵水點成,含鐵、鈣和鎂等微量元素,對人體的骨骼與牙齒的堅固都有幫助,具體可以分為南豆腐、北豆腐和內酯豆腐。
不過,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商品名為“豆腐”,但實際上卻不含大豆成分,大家一定要注意區分——
魚豆腐:主要成分為魚糜、淀粉,配料為糖、油和鹽。
雞蛋豆腐:以雞蛋為原料,加入鹽、水等制作而成。
杏仁豆腐:以杏仁、奶油、糖等為原料制成。
上述“假豆腐”蛋白質含量低,且含有較多的鹽、糖等調味料,不建議多吃。
三、豆腐怎么吃?
1、燉著吃
豆腐燉著吃可以避免攝入過多油脂,還可以搭配一些“黃金搭檔”,使營養更盛——
搭配一:豆腐+ 魚、肉、蛋類
魚類、蛋類、肉類等為富含蛋氨酸的食材,可彌補豆腐營養成分的不足,明顯發揮蛋白質互補作用。
搭配二:豆腐+海帶
豆腐含有皂角苷,會促進碘排泄,容易引起碘缺乏,燉煮時加入含碘豐富的食物一起烹調便兩全其美。
搭配三:豆腐+白菜
白菜富含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C,能彌補豆腐膳食纖維不足的缺陷。白菜炒豆腐、白菜燉豆腐都是不錯的選擇。
香菜豆腐燉雙魚
主料:鯽魚1條,草魚頭1個,豆腐1塊。
調料:料酒、蔥、姜、花椒粉、胡椒粉、食用油、豉油各適量。
做法:1.將鯽魚和小花鰱頭洗凈,鯽魚背打花刀后,加料酒、蔥、姜,花椒粉,胡椒粉腌漬入味;2.鍋內放食用油,將鯽魚和草魚頭同時入鍋,兩面煎至金黃,加水大火燒開后,改小火慢燉;3.待魚湯泛白后,加入豆腐塊和豉油,繼續慢燉10分鐘;4.出鍋前加入香菜即可。
功效:開胃滋補,增進食欲,強壯身體。
2、包餃子
用豆腐包餃子,您吃過嗎?
薺菜豆腐餃
材料:薺菜、豆腐、餃子皮、姜、鹽、雞精、花生油、香油各適量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滋陰潤燥。
適應癥:各類出血癥,經期延長,月經淋漓,口燥咽干,皮膚干燥,大便干結。
3、涼拌吃
小蔥拌豆腐是餐桌上的常見菜,不過,您知道豆腐怎么拌更好吃嗎?
涼拌豆腐
材料:豆腐、小蔥。
調料:蒸魚豉油、食用油。
做法:1.老豆腐掰成塊;2.淋上蒸魚豉油,撒上小蔥花;3.淋上少量的熱油,激發出香味即可食用。
四、哪些人不適合吃豆腐?
豆腐雖好,但身體出現以下問題時,要嚴格控制豆腐攝入。
腎臟問題:對于慢性腎炎、腎衰、尿毒癥或因腎臟功能下降出現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過高情況,需要嚴格控制。
尿酸高或痛風:如果尿酸水平的確非常高,痛風情況十分嚴重,確實需要控制豆腐等較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了。
高血鉀、高鈣血:無論因病理原因還是藥物作用導致的高血鉀和高鈣血癥,都需嚴格控制。
患有乳腺小葉增生和子宮肌瘤病史的女性,也要限制食用豆制品。